《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为什么高兴到发狂?你怎么看?

你的历史我来评


范进这个举动正好可以代表当时儒士对功名利禄的强烈渴望。我们知道,《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写儒生百态的世情小说,而且通过这些儒生对待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来讽刺腐朽的社会现状和文化教育体系,并表达自己不为利禄所困的超然心态。

所以,小说明确把儒生对功名的态度分为三类,一类是代表作者立场的名士,以杜少卿为代表,他们不为名利而困;一类是以范进为代表的地位突变而使心态性情迅速变化的士人,他们原来有获得高官厚禄的理想,但是苦于穷困境遇,不得不压制心中那片热情,直到整体地位升迁后,这种压抑心思才爆发出来;第三类则是严监生等一批把对名利的欲求明摆在众人面前者,这类群体也叫“腐儒”,往往是作者讽刺戏谑的对象,所以在他们身上运用的是稍显喜剧色彩的笔调,突出他们的丑陋滑稽。

而范进中举后的发疯正是前面际遇的最终结果,他在强烈渴求名利心理以及前期欲求而不得的铺垫下,忽然的中举让他的心理防线断裂,最终发疯。可以说,前期他渴望功名富贵的程度,在顾虑因素基本消除后,完全表现出来了,只不过之前压抑得太深,导致个人情绪极度变化,沦为疯癫状态。作者正是通过这个典型形象,以喜剧性笔调讽刺社会上那些同样毕生追求名利的儒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有现实意义和批判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