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紅色故事——紅軍題壁留款信

在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鄉楊美村,珍藏著一幅寫在牆上的紅軍留款信:

“老闆:你不在家。你的米我買了二十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裡)。紅軍”

這封留款信普普通通,但它卻像一座歷史碑文,真實地記載著當年紅軍堅決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一歷史事實。

1929年8月間,朱德率領紅四軍第二、三兩個縱隊3000餘人,向東攻打寧洋、漳平,以打破敵軍“圍剿”。其間經過漳平楊美村。當地群眾雖然聽說過“朱毛紅軍”三打龍巖,但紅軍是什麼樣子,他們卻未見過。現在紅軍真打來了,土豪劣紳散佈流言蜚語,汙衊造謠紅軍“殺人放火”,全村人心惶惶,扶老攜幼躲進深山老林。只留下個老人叫蘇觀泗,他倒想看看這新出現的紅軍,到底是什麼樣子。

突然,村口的小道上呼啦啦地打出一面紅旗。接著,浩浩蕩蕩的紅軍大隊人馬向楊美村開來。蘇觀泗老人躲在房間內向外窺視,心裡怦怦地跳。他清楚地看到紅軍一個個頭戴斗笠,腳穿草鞋,身著褪了色的灰軍裝。一聲軍號響,紅軍大隊人馬在楊美村停下!除幾個戰士四處站崗外,其他人原地休息。楊美村一下子沸騰起來。

炊事員發現沒有米下鍋,急忙報告朱軍長。朱軍長正拿著望遠鏡觀察地形,聽了,揮手說:“要想辦法找到老鄉買米。沒吃飯,戰士們怎能行軍打仗?”

這洪亮的聲音,被距離不遠躲在房內窺視的蘇觀泗老人聽見了,他心中一驚,想:“嗯,就要下手了!”回想過去“兵勇”和土匪踢門搶劫的情形,真捏了一把汗。不過,他看著紅軍今天的舉動,又感到奇怪。紅軍戰士對門戶關著的屋子,只站在門外喊:“老鄉,屋裡有人嗎?”對門戶沒關的屋子,紅軍戰士空手進屋,又空手出屋。農家屋外土坪的雞、鴨、鵝,紅軍戰士視而不見。

一個戰士報告說:“軍長,在上面那一家中發現有一缸大米,但找不到屋中主人!”

朱軍長聽說有大米,立即說:“把它拿來過秤,告訴司務長按市價付錢。”那個戰士說聲“是”,轉身就跑。

紅軍戰士與朱軍長的對話,蘇觀泗聽得一清二楚。心想:軍長是個不小的官兒,可是,紅軍的軍長普普通通,和戰士們的穿戴一個模樣!他正想著時,朱軍長竟然走到他房間門前,和藹地喊:“老鄉,屋裡有人嗎?我們是紅軍!”

蘇觀泗打開房門,豎起大姆指,說:“好,紅軍好!我經歷了兩個朝代,可從未見過今天這樣好的軍隊呀!”他把朱軍長請進屋裡,正當朱軍長與蘇觀泗談話間,司務長前來報告說,大米已過秤,剛好是26斤,按當地市價約值1元大洋。他已取兩元大洋放入米缸中。

朱軍長聽了,說:“不,銀元就交給這位蘇觀泗老伯,叫他代轉。”

那家戶主名叫蘇和。於是,司務長又回到他的家中,取出放入米缸中的那兩塊銀元,當面交給蘇觀泗老人。辦事認真的司務長,考慮到當時複雜的環境,為了便於提供主人查核,找來毛筆,又返回蘇和家中,就在他家房間的牆壁上寫下保留至今的這封紅軍留款信。

事情過去了近半個世紀,1974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派人到漳平楊美村實地調查並複製了這幅紅軍留款信,擺置在陳列館展覽。而這封留款信的原跡,至今還在漳平市象湖鄉楊美村上埔山蘇和的家中保存著,就像一座不滅的歷史燈塔,永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