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五倍子的主要寄主——鹽膚木


中藥五倍子為倍蚜寄生在漆樹科植物鹽膚木和青麩楊和紅麩楊葉上,是因刺激葉組織細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的蟲癭,蟲癭是植物受到刺激後產生的增生組織,後蟲癭隨內部的蚜蟲增多而長大變成中空殼體,再經過蒸煮殺青、晾乾便是中藥五倍子。


五倍子不僅是我國傳統藥物還是生產單寧酸和沒食子酸的重要原料,其廣泛應用於醫藥、紡織、化工、礦業、食品、環保和農業等行業。五倍子主要產在中國,我國五倍子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5%,因其含量高、量大、質優而著名,被國際上稱為中國五倍子,同時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五倍子寄主——紅麩楊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五倍子有14種,分別有14種倍蚜在鹽膚木、青麩楊和紅麩楊等漆樹科植物樹上形成,這些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蟲癭都被稱為五倍子,均可入藥使用,在生產上主要把五倍子分為三大類,分別為角倍類、肚倍類和倍花類。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五倍子寄主紅麩楊


角倍類其中又分有角倍、圓角倍、倍膽形態,角倍類蟲癭外形上多有角狀突出,且分叉較小,角倍類這種主要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角倍類為生產上主要組成部分,其產量約佔到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同時也是市場上的主流品種。其價格適宜一般在25-26元/公斤左右。但角倍的成熟期較晚一般在9-10月左右。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鹽膚木上的角倍類


而肚倍類因外形圓潤似肚而名,其又分為肚倍、蛋肚倍、棗鐵倍、蛋鐵倍、紅小鐵倍、黃小鐵倍和米倍等,肚倍類蟲癭外形多為梨形、球形或棗狀,這種寄主為青麩楊或紅麩楊,肚倍類佔總產量較少,但肚倍相對角倍質量較好,價格較高在26-27元/公斤左右。其成熟期較早在6-8月。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寄生在青麩楊上的肚倍類


倍花類同時也分為紅倍花、鐵倍花等,其形成的蟲癭外形瘦小,多分叉且明顯較深,倍花類因外表密集聚合呈花狀,謂之倍花。形成倍花的蟲癭寄主樹包括鹽膚木、青麩楊和紅麩楊,倍花類五倍子佔比總產量最少。質量也較次,價格相對較便宜,每公斤在20-22元左右。其成熟期在8-9月左右。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寄生的倍花類五倍子


五倍子的形成


關於五倍子的分類前面已經說到,那我們下面說說,五倍子的形成,關於五倍子的形成,倍蚜、樹的寄主和苔蘚的越冬基地,三者缺一不可,這也是北方生長的鹽膚木不結五倍子的原因,主要是缺少越冬特有的匐燈蘚。五倍子適合在我國南方海拔500-1500m,氣候較為陰溼的環境,能同時滿足鹽膚木和匐燈蘚的溝谷地帶都是適合五倍子形成的良好環境。


那我們說一下倍蚜,倍蚜為蚜蟲的一種,蚜蟲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害蟲,但倍蚜卻是為我們帶來財富的益蟲,倍蚜主要包括這三種,角倍蚜、倍蛋蚜和蛋鐵倍蚜,其中角倍蚜主要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主流的角倍類和花倍類,因此又被稱為五倍子蚜。人工種植的五倍子,養殖的蚜蟲多為此種。而肚倍類的形成主要為倍膽蚜和蛋鐵倍蚜。


而倍蚜們冬天越冬的寄主苔蘚類,也不是隨便某種苔蘚,主要為南方常見的提燈蘚科提燈蘚屬植物,因其營養枝匍匐橫生又被稱為匐燈蘚類。其屬下主要三種,包括為尖葉提燈蘚 Mniurnacutum.、側枝提燈蘚 M.maximoviczii Lindb和圓葉提燈蘚 M.vesicatum Beseh。其中側枝提燈蘚是角倍蚜主要的冬季越冬寄主,因此此種側枝提燈蘚經常被五倍子種植戶廣泛培育。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側枝提燈蘚 M.maximoviczii Lindb


現在下面以角倍的形成為例,介紹下倍蚜的生活史和五倍子的形成過程;


1、秋遷蚜遷出期


在9-10月份左右,五倍子裡的角倍蚜長出翅膀,變為有翅個體,從自然破裂的角倍頂端口中飛出,因為遷飛的季節為秋季,所以有翅個體被稱為秋遷蚜,飛出秋遷蚜會遷移到附近的匐燈蘚上進行越冬。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從五倍子頂端飛出的秋遷蚜


2、五倍子蚜的越冬期(越冬蚜)


秋季從頂端飛出的秋遷蚜為孤雌蚜,不用交配就可以生產後代,也是倍蚜主要的生殖方式。秋遷蚜遷飛到附近的匐燈蘚後,1-3天秋遷蚜以孤雌方式,生產越冬蚜,平均每個秋遷蚜產4-20頭越冬蚜,秋遷蚜完成使命後就會死去。越冬蚜為無翅蚜,在匐燈蘚的嫩莖上取食成長髮育,並開始分泌蠟絲,形成蠟球包裹自己身體進行保溫,並在蠟球內越冬。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秋遷蚜遷飛到附近的匐燈蘚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以孤雌方式生產的越冬蚜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越冬蚜在蠟球內越冬


3、五倍子蚜春季羽化期


第二年春天寄生在苔蘚上的越冬蚜,破蠟球而出,開始發育生長為有翅蚜(春遷蚜),開始從苔蘚上向鹽膚木遷飛到其樹幹上。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遷飛在鹽膚木樹幹上的春遷蚜


4、五倍子蚜性蚜期


從苔蘚上遷飛出去的春遷蚜在鹽膚木樹幹上無需交配就可以生產性蚜。在鹽膚木樹幹縫隙中開始產生性蚜,完後便死去,產生的性蚜有雌性蚜和雄性蚜兩種。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雌性蚜和雄性蚜


5、性蚜有性交配期


產生的雌性蚜和雄性蚜經過蛻皮和壯體,便開始交配,性蚜階段也是唯一一次有性階段,交配後雄性蚜死亡,交配後的雌性蚜經過30-45天的發育,開始產卵一粒,且交配後每隻雌性蚜只能產一枚卵。


6、卵孵化為幹母期


交配後的單枚卵,立即(30分鐘左右)孵化為無翅若蚜,被稱為幹母,產後的幹母經過幾十分鐘狀體便開始向鹽膚木樹稍處爬行取食。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孵化為無翅若蚜的幹母


7、幹母取食期


幹母找到鹽膚木樹稍處的葉翅並開始在葉翅處取食,鹽膚木葉翅因受到幹母取食口器刺激開始形成斑點,逐漸凹陷把幹母包圍在蟲癭內,一般一個幹母形成一個蟲癭,蟲癭開始慢慢變大逐漸形成雛倍。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鹽膚木的葉翅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幹母取食後早期形成的雛倍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蟲癭逐漸包圍幹母示意圖


8、幹母癭內數代繁殖期


被包裹在蟲癭內的幹母開始經過多次蛻皮後,腹部開始膨大,幾天後又經過孤雌生殖產生第一代若蚜,且若蚜全部為雌蚜,又被稱為幹雌,幹雌在蟲癭內經過四次蛻皮後再次開始產第二代幹雌,幹雌在蟲癭內部取食,慢慢刺激蟲癭變大,並開始形成分叉,第二代幹雌又開始產生第三代幹雌,此時蟲癭內幹雌經過幾何倍增長,可以達到幾千到上萬只幹雌。蟲癭也在逐漸忍受著痛苦生長。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剖開後的蟲癭,可見內部密集的幹雌


9、秋遷蚜形成期


這些成千上萬幹雌們成熟後逐漸由無翅變成了有翅,五倍子蟲癭也一步步變大了,最後五倍子開始變成熟,出現自然裂口,成翅的秋遷蚜便開始從裂口處爬出,飛向了附近越冬的匍匐燈蘚上。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幹雌逐漸變為有翅個體——秋遷蚜


五倍子形成通常認為鹽膚木是最受害的一方,其實蟲癭的形成對鹽膚木也是一種好處,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蟲癭把蚜蟲包圍住,滿樹蚜蟲肯定會把鹽膚木啃食殆盡,蟲癭的形成也對蚜蟲有利,對鹽膚木也有一定的好處,這種寄生關係,稱為偏利共生,蚜蟲在蟲癭內獲得了穩定的食物來源,還利用蟲癭躲避了天敵的危害,同時蟲癭也限制了蚜蟲的取食範圍,防止了蚜蟲對植物的進一步危害,正是這種不同物種間的偏利共生,為我們創造一種獨特的藥用資源。


中藥材五倍子


中藥五倍子在秋季採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殺死蚜蟲,取出,乾燥。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其倍花類五倍子入藥歸為角倍類。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藥材角倍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藥材肚倍


中藥五倍子是怎樣煉成的?

藥材倍花,也被稱為角倍


五倍子藥材性狀:


肚倍: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囊狀,長2.5~9cm,直徑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質硬而脆,易破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壁厚0.2~0.3cm,內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蟲及灰色粉狀排洩物。氣特異,味澀。


角倍:呈菱形,具不規則的角狀分枝,柔毛較明顯,壁較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