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朋友圈“屏蔽”了


我把朋友圈“屏蔽”了


以前爱翻朋友圈,现在“朋友圈”成了摆设,即使每天都有朋友发朋友圈,但我居然不感兴趣了,甚至觉得无聊。朋友圈的价值在于分享,在圈里,你可以看到身边人的生活方式,一开始有好奇心理,看看人家是怎么活的。

可是现在朋友圈的“活法”渐渐趋同化了,晒美食、晒旅游、晒美颜……

今天这个全媒体的时代,好玩的东西层出不穷,因为有热爱生活的人,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都成了朋友圈,玩游戏可以和全世界陌生朋友一起玩,社交圈其实也变得越来越大。

vlog越来越火,我们能看到更多有趣的生活,身边人的生活也很精彩,但是精彩度与朋友圈外相比,略有差距,有些东西玩腻了,也就不想玩了;有些东西让人视觉疲劳了,也就不想看了,喜新厌旧是人生常态。

我一直不懂QQ和微信有什么差别,最初都是通讯工具,对我这样一个很无趣的人来说,即便今天,这些软件也都是通讯工具而已,办公、和家人聊天、和朋友聊天。

但我又不喜欢在网上聊天,所以微信常常成为摆设,所有人都用,我也只能跟着用,这种随波逐流,就像所有人都得吃饭。

饭得一直吃,至于朋友圈,越来越没看头。

有时候翻翻,总是那几位爱发朋友圈的朋友发朋友圈,他们似乎很钟爱朋友圈,有的属于记录者,记录自己生活点滴;有的属于分享者,特别乐意把自己怎么活着分享给大家看看。

我把朋友圈“屏蔽”了


可翻来翻去,总是那么几个人爱发朋友圈,说实话,我都了解了他们的套路。比如我有位同事,特别爱发朋友圈,她崇尚精致生活,有点轻奢主义。

她一天不发朋友圈都不行,她晒美食——早餐豆浆油条。我早餐也吃豆浆油条,我去早餐铺子买一杯豆浆买一根油条,再夹一些咸萝卜丝,随随便便就解决了早餐。她不行,她自己榨豆浆,自己炸油条,然后摆盘精美,拍一张照片!

我起初觉得——她生活真有情操,后来我却慢慢厌倦了,因为我感觉真实的生活——不会是每天都这样的!人都得工作挣钱,每天都有这事那事,一顿早餐,时常无法精致。

我后来越来越觉得,朋友圈里的好多美好——都是摆拍出来的,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我更喜欢写实派,记录也好,分享也罢,生活应该充满苦辣酸甜,而非只有甜。

可是有的朋友,她在朋友圈里竭力展现的是生活最完美的一面,初看有点意思,看腻了有点无聊。

有的朋友,则整天在朋友圈打广告,他们把朋友圈利用的淋漓尽致,变成了谋利的媒介。

我把朋友圈“屏蔽”了


有的朋友,看似朋友圈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实则被朋友圈捆绑住了,吃饭发朋友圈、旅游发朋友圈、甚至和朋友吃饭、聊天、喝酒也要发朋友圈,身体做着事情,心却想着朋友圈。

我和朋友去吃饭,还没干杯朋友先拿起手机:“不要吃,我先发个朋友圈!”

我和爱人去旅行,我想安静看看风景,爱人却举着手机把我和风景一起变成了风景线!

慢慢的,我开始厌倦,我开始反感,我开始抵触朋友圈,有时候点开微信,看朋友圈亮了“红点”,下意识想打开看看,突然有一天再想想,不看了,没啥好看的,除了美食美景美人广告,再无其它。

与其这样活着,真不如纯粹体味人生,我把自己从朋友圈里拽了出来,看看书也不看朋友圈,我发现我的生活轻松了好多,愉悦了好多,有意义了好多,因此我就这样一点一点把朋友圈“屏蔽”了。我不仅还能活,而且还活回了比较真实的模样。

我强烈建议那些凡事都发朋友圈的朋友,也适当放下朋友圈,让我们找回更纯粹的生活,岂不更简单快乐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