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網上掃墓嗎?如何看待現代的清明節意義?

零售新天地


我不贊成網上掃墓。現在很多人在十字街路口上供品和燒紙。有的人甚至在網上祭祀。這是對逝者的不尊重。只有到墓地祭祀,才是恭敬的做法。心誠則靈,跋山涉水去墓地,才能感通靈界。


非常財富聞道傳播


我沒試過網上掃墓,我一直都是現場掃墓。近年來的網上掃墓,是遠在他鄉的人因各種因素未能到達現場掃墓而選擇的一種方式,還有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倡導的網上掃墓,是因疫情需要。

我覺得現代清明節,應該可以做到幾方面。第一,銘記、傳承先人優良的遺風;第二,飲水思源,不忘根不忘本,回報故土;第三,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貫穿到日常生活中。


一筆眾生


我有過網上掃墓的經歷,當時還是學校要求的,但總體感覺不是很好。清明節做為傳統節日,它是有一定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不能簡簡單單的抹去。

現代的清明節就是對原有節日的傳承,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祭祖也是很有必要的,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家族宗親感比較濃厚的人,如今反倒是衰弱了,這並不是很好的一個現象。

我覺得現在更應該注重文化的根基,維護民族的意識,如果連自己的根脈都忘了,談何發展民族精神。


澤陂


網上掃墓 是通過在網上設立一個網上陵墓,然後在該網上陵墓進行上香獻花等方式祭拜的掃墓形式。網上掃墓是民政部發文明確提倡的綠色掃墓方式。

網上祭奠的方法很簡單,用戶只需要在紀念網站上註冊一個賬號,成為網站用戶後,就可以為故去的親友或名人建立虛擬的紀念空間,祭奠的方式與現實中沒有太大的差異,同樣可以獻花、點燭、上香、擺供、祭酒、燒紙、鳴炮、行禮等等。此外,用戶還可以在故人空間裡發佈照片,聲像資料,紀念文章等等。

我從十年前即通過中華英烈網不間斷不定時地祭奠以毛澤東為首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烈,還進行了留言寄語。“中華英烈網”是首個關於烈士褒揚工作政府門戶網站,設有新聞動態、紀念設施、烈士英名錄、網上祭奠、網上尋親等8個欄目,載錄了186萬名烈士基本信息,展示了4151個烈士陵園的建設情況,收錄了3000多名中華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蹟。中華英烈網以“緬懷烈士英名,弘揚烈士精神”為主題,以服務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烈屬為宗旨。

中國人是一個特別崇尚祖先文化的群體,所以會有專門的節日來緬懷祖先寄託祝願。清明節既是為了緬懷也是為了祝願,祝願在世的生靈在逝去的生靈的保佑之下能夠順順利利度過生活當中的劫難。清明節寓意是祭祀祖先,向逝者捎去相思之意。清明是一個節氣,在古代的時候也象徵著萬物復甦,各個生物都進入生機勃勃的狀態,而這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與逝去的先靈寄託相思。

具體意義有以下幾點:

1、中華民族是一個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於是就有每逢重大節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習俗,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節日之一。

2、清明節加上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3、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裡的。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

4、 先祖對我們每一個人是重要的。

正是對先祖的崇拜使人們的家的概念更為穩固。祭祀說是一種迷信活動,不如說是一種風俗,是懷念先祖的一種特殊方式。所以清明節是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5、清明起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碧影悠悠


我清明節會去祖先墓前掃墓,清明節掃墓,有著深遠的文化、道德、社會、情感意義,它是我們緬懷祖先的表達,而不是表面文章,《論語》裡面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都能對祖先致以無比的敬意,這個社會的民風和道德,就會深厚了。


讀書新勢力


你試過網上掃墓嗎?如何看待現代的清明節意義?

答:我沒有在網掃墓,真的也沒有試過。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家越來越走向科學,使時代更快速轉變,不管什麼都是網絡一體化。



快樂25225


一般在微信上聯繫兄弟姐妹親人親友互相交談互動,這是經常的事情,清明那天自然會互相聯繫,是很方便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