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是破產危機還是營銷套路?


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是破產危機還是營銷套路?


疫情陰霾未散,餐飲不易。

過去2個月,我們看到了無數餐企閉店、轉租、退會費的消息,也見識了各大企業老總努力求生的怪招頻出。

從“西貝”賣慘只夠扛3個月,到“老鄉雞”的土味營銷,再到“羅永浩”首場直播明顯刻意的頻頻失誤。

賣相或許不好看,但成果喜人。

西貝與眾多銀行信貸部門溝通融資,僅從浦發銀行就迅速融資5.8億。

老鄉雞獲銀行授信投資共10億。

羅永浩累計銷售額達1.7億元,創下了抖音平臺目前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


4月2日,@luckincoffee瑞幸咖啡再爆負面消息,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盤前暴跌近80%,盤中六次熔斷。截至收盤,跌幅75.57%,市值蒸發350億元,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劉劍也面臨著被起訴的風險。

不過,隨著消息在媒體輿論界的發酵,大量用戶害怕瑞幸因為財務造假倒閉,紛紛湧入門店和APP進行擠兌式消費。4月3日,瑞幸門店和外賣全部爆單,門店排隊最長要等一小時,瑞幸APP也因點單人數過多而無法使用,截止下午4點發稿前仍然沒有恢復。


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是破產危機還是營銷套路?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朋友圈發聲:“ 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 似乎並未受股市風波影響。

隨後又對造假事件給出正面回應。


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是破產危機還是營銷套路?


瑞幸「自爆」財務造假,是破產危機還是營銷套路?


目前,關於瑞幸 “ 自爆 ” 財務造假事件,我們尚不知道更多細節,不敢妄加斷論。

但從其帶來的連鎖反應與銷售熱度熱度來看,瑞幸這次造假風波,是悲是喜,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