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現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應遵循傳統節日文化,按其規矩辦事?

Marvel的婦聯


感謝悟空回答提出的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我個人覺得,傳統文化是值得學習,傳承和發揚的,傳統節日也應該遵循。我們一慣柄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思想,對於有意義的方式,還是要按照規矩來辦事。比如明天的清明。

傳統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而今年清明節,對於我們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又有著特別的意義。我們全體國人在黨和國家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我們可愛可敬的白衣戰士身先士卒,奮不顧身,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今天發佈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願逝去的英雄白衣戰士和疫情中不幸逝世的同胞安息!!!


詩話旗袍


文化的傳承,一直要秉持去其糟粕,去其精華的態度。不能夠盲目的傳承,也不能全部拋棄,既要符合現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要符合時代的要求!


透明101727371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傳承著中華民族對祖先的記念和天地的敬畏。但在實際情況中,我們要去粕充精。


天一論彩


當然要,優秀傳統美德還是要傳承下去的


讓家家成為書香門第


我們的生活是需要一點儀式感的,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小時候這也好那也好,尿尿活泥巴都那麼開心?因為無拘無束,因為沒有硬性的規定小孩子就該怎麼樣,一切都是天性使然!

剛開始禁鞭炮的時候,好多人都說就應該禁,不然這不好那也不好列舉出一大堆理由,好像不禁鞭炮就會對社會造成多大傷害一樣,那現在我們不也懷念小時候噼裡啪啦的喧囂嗎?因為那是我們兒時過年的符號!當然等現在的小孩子們長大了,也許他們只能在課本上看到,幾十年前,人們過年是要放炮的,有二踢腳,有竄天猴,有摔炮……

現在的社會,人們太忙碌,春節疫情期間,也變相的給大家一個慢下來的空間,人們才發現,其實整個中國乃至整個社會,真的不是離開了我們哪個人的忙碌,就轉不動一樣!我們需要靜下來想一想,等一等,忙碌的生活工作中,猛然抬頭“哦,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要插柳枝,要煮幾個雞蛋吃!”“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這兩天得留意哪的粽葉好,哪的江米好!”“重陽節了,得回家看看父母了!”……而不是,清明節了,又多了一天假期,端午節了,又可以多休息一天了,春節到了,可以多睡幾個懶覺了,因為,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不能總是低頭向前,而讓我們丟失了很多東西!


劉敦傑


我個人認為,寒食節,禁菸火,吃冷食等這些老規矩,不應該一一照搬。

中國歷史悠久,一些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是歷朝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這些風俗習慣,涵蓋了勞動人民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也是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去偽存真,不斷完善。社會的不斷進步,有的風俗習慣,顯然滯後,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還是該改即改,才能進一步完善。人民百姓才自願接受,優秀的傳統不能丟。只是順民意,不能生搬硬套。社會發展才不受條條框框制約,輕裝上陣。人民百姓才安居樂業!


黃正香cheng


我們的生活是需要一點儀式感的,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小時候這也好那也好,尿尿活泥巴都那麼開心?因為無拘無束,因為沒有硬性的規定小孩子就該怎麼樣,一切都是天性使然!

剛開始禁鞭炮的時候,好多人都說就應該禁,不然這不好那也不好列舉出一大堆理由,好像不禁鞭炮就會對社會造成多大傷害一樣,那現在我們不也懷念小時候噼裡啪啦的喧囂嗎?因為那是我們兒時過年的符號!當然等現在的小孩子們長大了,也許他們只能在課本上看到,幾十年前,人們過年是要放炮的,有二踢腳,有竄天猴,有摔炮……

現在的社會,人們太忙碌,春節疫情期間,也變相的給大家一個慢下來的空間,人們才發現,其實整個中國乃至整個社會,真的不是離開了我們哪個人的忙碌,就轉不動一樣!我們需要靜下來想一想,等一等,忙碌的生活工作中,猛然抬頭“哦,明天就是清明節了,要插柳枝,要煮幾個雞蛋吃!”“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這兩天得留意哪的粽葉好,哪的江米好!”“重陽節了,得回家看看父母了!”……而不是,清明節了,又多了一天假期,端午節了,又可以多休息一天了,春節到了,可以多睡幾個懶覺了,因為,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不能總是低頭向前,而讓我們丟失了很多東西!


雪流星落


我覺得還是要傳承節日文化,這是古代勞動勞動人民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寒食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節日,源於祭祖,後附會以介子推的故事。當然,可以變通一些,教育子女瞭解歷史文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學生活,改日適當吃些素食。既繼承傳統,又不食古不化。


良上君子


我覺得非常必要,傳統節日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國粹的沉澱和積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逐漸融合了各個民族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簡單的就以春節為例。

過年的熱鬧就不必贅敘了,凡山川不同,便傳統風俗不同。除夕之夜,我們總要接紙,過年的頭三天家裡通常都要坐紙,初三晚上要送紙。這首先要說到拓票票,“拾圓”“伍圓”“冥府銀行”等字樣,俱老人們說都要兒孫親手拓的才誠心。說迷信也不全是,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慰藉。除夕年夜飯做好了,都要先獻飯、水果、再點香奠茶酒、叩拜和祭奠,然後才能放炮迎接先人回家過年。為了喜慶貼春聯掛紅燈籠貼門神請灶神凡次種種不一而足。按照我們的習俗還要坐夜,等到子時之後新的一年迎福納福祝福。年三十晚上過12點,大家都要去本地廟上上香焚香表跪拜再磕頭。感謝一年來方神的保佑,同時祈求來年平順幸福安康。中國古代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一段叫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這時我們上香,咱定西人叫燒頭香。初一早上,起個大清早吃完早飯,就要到長輩親人家去拜年。拜年,一定要下跪、拜再磕頭,以示對於長輩的尊敬,同時還要說“某某某,給您拜年了,祝您健康長壽等等之類祝福語”。老人長輩們給小輩壓歲錢,咱定西人說的叫散年錢。初三的晚上送紙,通常所說的送先人。一家人多以男性為主(未出嫁的姑娘亦可),焚香和紙表,磕頭再跪拜。這是一種對先人的深深緬懷,和子孫後代一起過年表示子孫後代和祖輩同在。

年過完了,按照傳統的要玩社火和唱戲。我們所謂的唱戲主要說的是唱秦腔,社火在我的記憶當中十幾年都不玩了,秦腔則稍微熟悉一點。賈平凹說過“山川不同,便風俗區別,風俗區別,便戲劇存異;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劇不同腔,京,豫,晉,越,二簧,四川高腔,幾十種品類;或問:歷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經者,是非最洶洶者?曰:秦腔也:正如長處和短處一樣突出便見其風格,對待秦腔,愛者便愛得要死,惡者便惡的要命。”人們總喜歡過年熱鬧,戲臺上演員一亮相一叫板,高興了唱“快板”,痛苦了唱“慢板”。高興還是痛苦都發乎與情止乎於情,在田間地頭喉一嗓子是那樣的酣暢淋漓。這也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到臺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弟可以拜弟媳為帥為將,子可以將老父繩索捆綁。生、旦、淨 、醜,在舞臺上這是人一生的藝術昇華。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穿了看秦腔不圖新鮮,只為圖個過癮。

所謂的傳統文化,就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一板一眼一步一步按照約定俗成的來。在繁忙而辛苦的一年勞作過後,一家人親戚朋友聊一聊不堪回首的過去一年再憧憬展望下一年。

只有知道了從何處來,我們才知道走向哪裡!


唐寶楨


按習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