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中藥該如何煎和服?

我們在看中醫時,醫生一般都會叮囑中藥的煎服方法,但有些病人不能按照醫囑執行,用藥效果難免會打折扣。那麼中藥的煎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中藥該如何煎和服?


No.1

煎藥器具

首先,我們煎藥的器具最好使用砂鍋或搪瓷鍋。一是因其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二是因其導熱均勻,保暖性好。切忌使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因為金屬元素本身也具中藥的某些性效,恐與病情不合。另外這些器皿表面常覆蓋有一層氧化物,可能會與藥液中的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或喪失原有藥效的物質而降低療效,甚至產生有害於人體的物質而對機體造成傷害。

No.2

煎前浸泡

煎藥前不要清洗或浸洗藥材,這樣可能會使有效藥材成分流失。可以在煎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能縮短煎煮時間。宜用冷水浸泡,不要用開水。一般藥物可浸泡20~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藥可浸泡更長時間。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

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中藥該如何煎和服?


No.3

加水適量

一般用水量為將藥材適當加壓後,液麵淹沒過飲片約2-3cm為宜。如果質地堅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藥物略多;質地疏鬆,或有效成分容易揮發,煎煮時間較短的藥物,那麼液麵淹沒藥物即可。

No.4

煎煮方法

煎煮時先用大火煮沸藥液,再改用小火慢煎。一般治療外感疾病的中藥慢煎10~15分鐘,補益類中藥需煎煮40~60分鐘,其餘中藥煎煮20~25分鐘即可。煎煮時須蓋緊鍋蓋,待水沸騰後可留些縫隙讓蒸汽排出。一劑藥一般需要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次的一半左右。煎煮後把兩次的藥液混合到一起。

No.5

特殊處理

一般藥物可以同時入煎。但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不同。有的還需作特殊處理,甚至同一藥物因煎煮時間不同,其性能與臨床應用也存在差異。如果有特殊要求醫生一般都會提前告知患者。

(1) 先煎:礦石類、貝殼類及其他質堅的藥物,因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應先煎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他同煎。

(2) 後下:是指藥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發或破壞而不耐煎煮者,入藥宜後下,待他藥煎煮將成時投入,煎沸幾分鐘即可。比如薄荷、沉香。

(3) 包煎:是指對花粉、細小種子及研末的礦石類藥物,宜用紗布或其薄布包裹後,再放入鍋中煎煮。避免煎後藥液混濁,或減少對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比如辛夷花、旋覆花、海金砂、蒲黃等。

(4) 另煎:是指對某些貴重藥材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渣吸附,造成浪費。比如人參。

No.6

如何服藥

大多數中藥早晚各服一次,成人每次200ml左右,兒童每次50-100ml。一般在飯後半小時服藥,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宜飯前服用,治療失眠的藥物宜在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用。一般情況下,每日服用一劑藥,分早晚兩次分別服下。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嘔吐病人宜小量多次服藥。若病人還需要吃西藥,應與中藥錯開半小時以上。

No.7

服藥禁忌

服用中藥時,應忌菸酒,忌食辛辣、油膩和生冷食物,不要暴飲暴食。皮膚病患者不要食用魚蝦等海鮮及刺激性食物。小兒、孕婦及老年人服用中藥應格外謹慎,對於劑量和次數要嚴格遵守醫囑。

正確煎服中藥,能最大程度發揮藥物的作用,使病情儘快好轉。

不按要求煎服,莫怪中藥無用,中藥該如何煎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