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偉大的,“暴秦”不“暴”

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三祖涿鹿之伊始,歷史的車輪滾滾碾過。想要了解古人,我們唯一的途徑便是史書。歷朝歷代也修撰史書,而對於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所有的評價大體上皆是以“暴秦”稱之。所說暴政,主要也是體現在刑法嚴苛,焚書坑儒、大興土木這幾點。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偉大的,“暴秦”不“暴”

可是我卻覺得,“暴秦”不“暴”。

縱觀歷史,秦朝創造了封建社會的無數個第一次,各種創舉直接影響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後世建立王朝,基本也是沿用了秦朝這個大的“模板”然後稍加改動而已。《過秦論》有文指出: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大概意思自秦孝公至始皇,奮鬥幾代人之威能,才能橫掃八荒,席捲六合,統一華夏。秦朝統一前一直是非常強大的國家,而正是秦王朝的“暴政”才使得國家國力昌盛,才能完成大一統的偉業。可能只是統一後,別的人民突然接受不了這麼嚴苛的吏法。所以才造成了民間怨聲載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偉大的,“暴秦”不“暴”

而秦朝所做的最大的一個貢獻,便是統一文字和度量衡。文字作為文明的載體是具有延續性,傳承性的。大家都用一樣的文字了,事情都統一了,爭鬥也就少了。國家經過時間的融合,也就更好融入到一起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偉大的,“暴秦”不“暴”

俗話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偉大的,從這個角度講,秦朝的“暴政”似乎也就說得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