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舒適圈來源於哪裡?

不拿拿banana


是四個選擇裡面選擇一個還是排序?

我的話優先肯定是第一個,家人是世界上無條件愛你的人,他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不會因為你變成什麼樣而改變。這就是血緣關係最奇妙的地方。“這個世界上屬於你的港灣永遠都是家”

然後就是第二點,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想要活出自己,那就需要一份穩定的事業,而不單單是工作,只有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才會保持長時間的熱情,才會在事業中找到成就感,和人生的意義。而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收入才是最好的工作狀態,付出就有回報,才能給人物質上真實的安全感。

其次是穩定的感情和家庭,在精神上也是可貴的支柱,也會為生活增添樂趣和色彩

最後是知足常樂,這個確實需要因人而異,有些人的生活重心會更加傾向於事業,那麼追求物質和精神上的收穫,想更多發掘自己的能力,賺取更多的回報可能是他們畢生所希望的,這類人永遠都在路上奔跑著不知道累。

有些人就只追求穩定的感情和幸福的家庭,有足夠的收入能支持正常的生活就很滿足了,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獲得簡單的快樂。

所以123和124和1234和1243都是不一樣的人生,只要能活得好,這樣的舒適圈都可以令人感到幸福。



沈小陸


30歲上下,大多數人選擇了循規蹈矩的結婚生子。覺得工作安穩,家人朋友在身邊,這樣過完一生也不錯。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舒適圈的迷思。

再上那麼一點點年紀,工作到了瓶頸,父母開始有了病痛,孩子也即將要面臨學業壓力,朋友之間竟然也開始出現莫名的嫌隙。

才發現,人生哪來的舒適圈。

哪一步不是如履薄冰。


看護小劉


抖音


時油橘子


1、什麼是“舒適區”?

舒適區這個概念,源於一個科普心理名詞,它的概念比較寬泛,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學術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大家呆在裡面會感覺最舒服,因為舒適圈裡的任何事都是我們最擅長和熟悉的。

可是,每個人的舒適圈是不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範圍也不一樣。舒適圈——能讓自己感覺到安穩放鬆的圈子範圍。它可以分為很多的方面,在生活中體驗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人存在著不同的舒適圈。所以,我覺得如果一直待在熟悉的環境,每天做同樣的事見同樣的人,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適合的又是什麼,走出舒適圈是一個能讓你發現自我潛能,實現自我的過程。

而對於走出舒適圈並不是一個盲目的過程,不是所有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都值得嘗試和堅持,在做決定之前,需要先想想你能從中收穫什麼,是不是值得這麼做。

在心靈方面,在情感方面,在生活方面,在習慣方面,在想法方面等等。我覺得我的書是學來自於原生家庭所給予的環境,和生活所給予的東西等等。有些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生活上遇到了一些麻煩,總會想著去依賴別人,問題發生時不想著主動解決,而想著別人幫你解決,這也算為自己舒適圈的一種形式。


昨天早睡了嗎


什麼叫舒適圈?可以理解為幸福感嗎?幸福感可能只是一剎那的感覺,舒適圈會因為你的感覺和要求而改變吧?活在當下、知足常樂。


花花陳皮小主


我的舒適圈來源於工作崗位上,有著夢想光環引導,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 才是我最有安全感的舒適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63f74ccc13e4fb4912faa582d008d0c\

ZhuLizhou


疫情的開始 就只剩這麼幾天了


抖音網易雲小酒館


來自於潛意識裡對自我的定位、認知和放縱!與外在物質基礎關聯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