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悲歌——英國皇家海軍42型艦隊防空驅逐艦(二)

在1968年的皇家海軍造艦計劃中,“省錢”是突出的主題。在那個防務開支大幅削減的年代裡,甚至連“航空母艦”一詞都被認為帶有敏感性,無論是英國海軍還是政府高層都避免提及。正是由於英國政府已決定不再建造航母,所以海軍和設計師必須要編出種種理由來敷衍搪塞相關的政府高官們,因此最初採用“全通甲板(航空)巡洋艦”的稱謂,以達到掩飾其真正用途的目的。

“馬島”悲歌——英國皇家海軍42型艦隊防空驅逐艦(二)

最初,設計師們提出了一種12500噸級,可搭載6架“海王”反潛直升機的“指揮巡洋艦”方案,英國海軍造船部的開發小組於1971年完成了新艦的方案初始設計。但為適應英國國防部海軍戰略的需求,該設計方案隨後又幾經更改,先是將艦載直升機的數量增至9架,但之後發現,如此一來,就必須將機庫移至下甲板且其長度幾乎與艦長相等, 同時上(飛行)、下(機庫)甲板之間需要安裝升降機。

另外,為了獲取最大化的飛行甲板作業面積,新艦的上層建築(即艦島)被移至右舷,飛行甲板成為全通的甲板,於是新的方案就修定為19500噸級的“全通甲板型(航空)巡洋艦”。後來,英國海軍又決定在艦上加載獨具特色的“海鷂”式短距/垂直起降(STOVL)型戰鬥機,至此史上一代名艦的設計終告塵埃落定。

但這背後卻是皇家海軍的苦楚和無奈——-從排水量6萬噸級的CAV-01重型艦隊航母到勉強只有2萬噸的“無敵”級滑躍起飛/垂直降落輕型反潛航母,其中的失洛想必不是局內人可以體會的。即然航母這個艦隊核心的噸位都縮水到了如此程度,那麼其護航艦隻的噸位自然也不能太大。於是,作為82型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替代品的42型,也經歷了從接近7000噸級到勉強只有4000噸級的滑落(標準排水量只有3150噸,滿載排水量4150噸),甚至還沒有同時期的22型護衛艦大(第一批次的22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達4400噸)。

當然,其出發點還是為了“省錢”——-據工黨政府的一項研究表明,排水量每下降500噸,水面艦艇的相應造價將相應降低6-9%。

“馬島”悲歌——英國皇家海軍42型艦隊防空驅逐艦(二)

作為一艘縮水版的“海標槍”系統防空艦,42型的艦體實際上是以維克斯公司在1964年推出的3009型出口型護衛艦為基礎改進而來。不過,雖然42型的排水量縮水近1/3,但皇家海軍仍然希望42型能夠接替起82型的全部任務職能——-換句話說,除了“依卡拉”反潛導彈外,“布里斯托號”的全部作戰系統都要轉移到42型的艦體上來,甚至連“布里斯托號”也沒有的直升機機庫也成了標配。

為此,皇家海軍費盡了心血,這首先體現在引入了一些82型也不曾用過的新技術上。比如,42型使用了革命性的燃-燃交替動力裝置(COGOG):2臺奧林普斯TM3B燃氣輪機作為加速主機(每臺持續功率18.38MW(25000hp)),2臺太因RMlA燃氣輪機作為巡航主機(每臺持續功率為3.64MW(4950hp))。

TM3B主機經膜片聯軸節和自動同步變速離合器與主齒輪箱內的一級減速齒輪齧合,RMIA巡航主機通過一個單獨的減速齒輪箱先行減速,然後再輸入主減速齒輪箱。所有的燃氣輪機機組均安裝在密封箱裝體內。共設前輔機艙、前主機艙、後主機艙和後輔機艙4艙佈置。前主機艙內佈置2臺TM3B主燃氣輪機及其附屬設備等,TM3B的近旁及兩端配置燃油過濾器、燃油分離器、空氣壓縮機、減搖鰭一對和進排氣道等。後主機艙內設2臺PLMlC巡航燃氣輪機及其附屬設備等。

RMlA前端佈置2臺主減速齒輪箱,兩旁佈置空氣壓縮機、滑油供應系統、燃油過濾器、燃油分離器等輔助設備。此外,還設有減搖鰭一對。前輔機艙佈置2臺V型16缸YJCAZ柴油發電機組,單機容量1000kW,440V,60Hz,轉速1200r/min。還配置有2個空調裝置、1臺空氣壓縮機等設備。後輔機艙佈置2臺柴油發電機組,型號、性能與前輔機艙的相同。還配置有2個空調裝置,型號與性能與前輔機艙的相同。

“馬島”悲歌——英國皇家海軍42型艦隊防空驅逐艦(二)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說,42型採用的燃-燃交替動力裝置(COGOG),較之82型的蒸-燃聯合動力裝置有其革命性不是沒有根據的——其主機的箱裝體尺寸只有4.3mXl.6mXl.7m,重約7.1噸,全部4個動力機艙設備的總重也不過87噸,僅僅相當於82型動力系統的1/5。這不但為42型具備良好的戰略和戰術機性能奠定了基礎,也為大幅度降低排水量成為可能。

另外,同樣是為了保障42型的作戰能力不低於被取消了82型,皇家海軍在42型的設計過程中挖空心思,力圖壓榨“每一盎司的噸位”。比如,全艦設計緊湊化,船體線型按在靜水和風浪中具有最佳的巡航速度和最高航速設計;主船體由主橫隔壁劃分為18個水密艙段,艦內設二層連續甲板,主橫隔壁至2號甲板為水密;簡化了全艦的殼體結構,採用了薄殼型艦體結構,而且為了減重甚至不惜降低艦體結構強度。

主船體與上層建築採用鋼質結構,船體採用縱骨架式結構,甲板間高為2.44m。重要部位選用A級高強度鋼,屈服點為313.6MPa,其他部位選用B級鋼,其屈服點為251MPa。其艦體總縱強度的設計彎矩的選取是這樣考慮的:42型艦在北大西洋25年的壽命服役期中,只有1%的概率會超過此設計彎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