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悲歌——英国皇家海军42型舰队防空驱逐舰(二)

在1968年的皇家海军造舰计划中,“省钱”是突出的主题。在那个防务开支大幅削减的年代里,甚至连“航空母舰”一词都被认为带有敏感性,无论是英国海军还是政府高层都避免提及。正是由于英国政府已决定不再建造航母,所以海军和设计师必须要编出种种理由来敷衍搪塞相关的政府高官们,因此最初采用“全通甲板(航空)巡洋舰”的称谓,以达到掩饰其真正用途的目的。

“马岛”悲歌——英国皇家海军42型舰队防空驱逐舰(二)

最初,设计师们提出了一种12500吨级,可搭载6架“海王”反潜直升机的“指挥巡洋舰”方案,英国海军造船部的开发小组于1971年完成了新舰的方案初始设计。但为适应英国国防部海军战略的需求,该设计方案随后又几经更改,先是将舰载直升机的数量增至9架,但之后发现,如此一来,就必须将机库移至下甲板且其长度几乎与舰长相等, 同时上(飞行)、下(机库)甲板之间需要安装升降机。

另外,为了获取最大化的飞行甲板作业面积,新舰的上层建筑(即舰岛)被移至右舷,飞行甲板成为全通的甲板,于是新的方案就修定为19500吨级的“全通甲板型(航空)巡洋舰”。后来,英国海军又决定在舰上加载独具特色的“海鹞”式短距/垂直起降(STOVL)型战斗机,至此史上一代名舰的设计终告尘埃落定。

但这背后却是皇家海军的苦楚和无奈——-从排水量6万吨级的CAV-01重型舰队航母到勉强只有2万吨的“无敌”级滑跃起飞/垂直降落轻型反潜航母,其中的失洛想必不是局内人可以体会的。即然航母这个舰队核心的吨位都缩水到了如此程度,那么其护航舰只的吨位自然也不能太大。于是,作为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替代品的42型,也经历了从接近7000吨级到勉强只有4000吨级的滑落(标准排水量只有3150吨,满载排水量4150吨),甚至还没有同时期的22型护卫舰大(第一批次的22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4400吨)。

当然,其出发点还是为了“省钱”——-据工党政府的一项研究表明,排水量每下降500吨,水面舰艇的相应造价将相应降低6-9%。

“马岛”悲歌——英国皇家海军42型舰队防空驱逐舰(二)

作为一艘缩水版的“海标枪”系统防空舰,42型的舰体实际上是以维克斯公司在1964年推出的3009型出口型护卫舰为基础改进而来。不过,虽然42型的排水量缩水近1/3,但皇家海军仍然希望42型能够接替起82型的全部任务职能——-换句话说,除了“依卡拉”反潜导弹外,“布里斯托号”的全部作战系统都要转移到42型的舰体上来,甚至连“布里斯托号”也没有的直升机机库也成了标配。

为此,皇家海军费尽了心血,这首先体现在引入了一些82型也不曾用过的新技术上。比如,42型使用了革命性的燃-燃交替动力装置(COGOG):2台奥林普斯TM3B燃气轮机作为加速主机(每台持续功率18.38MW(25000hp)),2台太因RMlA燃气轮机作为巡航主机(每台持续功率为3.64MW(4950hp))。

TM3B主机经膜片联轴节和自动同步变速离合器与主齿轮箱内的一级减速齿轮啮合,RMIA巡航主机通过一个单独的减速齿轮箱先行减速,然后再输入主减速齿轮箱。所有的燃气轮机机组均安装在密封箱装体内。共设前辅机舱、前主机舱、后主机舱和后辅机舱4舱布置。前主机舱内布置2台TM3B主燃气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等,TM3B的近旁及两端配置燃油过滤器、燃油分离器、空气压缩机、减摇鳍一对和进排气道等。后主机舱内设2台PLMlC巡航燃气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等。

RMlA前端布置2台主减速齿轮箱,两旁布置空气压缩机、滑油供应系统、燃油过滤器、燃油分离器等辅助设备。此外,还设有减摇鳍一对。前辅机舱布置2台V型16缸YJCAZ柴油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000kW,440V,60Hz,转速1200r/min。还配置有2个空调装置、1台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后辅机舱布置2台柴油发电机组,型号、性能与前辅机舱的相同。还配置有2个空调装置,型号与性能与前辅机舱的相同。

“马岛”悲歌——英国皇家海军42型舰队防空驱逐舰(二)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说,42型采用的燃-燃交替动力装置(COGOG),较之82型的蒸-燃联合动力装置有其革命性不是没有根据的——其主机的箱装体尺寸只有4.3mXl.6mXl.7m,重约7.1吨,全部4个动力机舱设备的总重也不过87吨,仅仅相当于82型动力系统的1/5。这不但为42型具备良好的战略和战术机性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幅度降低排水量成为可能。

另外,同样是为了保障42型的作战能力不低于被取消了82型,皇家海军在42型的设计过程中挖空心思,力图压榨“每一盎司的吨位”。比如,全舰设计紧凑化,船体线型按在静水和风浪中具有最佳的巡航速度和最高航速设计;主船体由主横隔壁划分为18个水密舱段,舰内设二层连续甲板,主横隔壁至2号甲板为水密;简化了全舰的壳体结构,采用了薄壳型舰体结构,而且为了减重甚至不惜降低舰体结构强度。

主船体与上层建筑采用钢质结构,船体采用纵骨架式结构,甲板间高为2.44m。重要部位选用A级高强度钢,屈服点为313.6MPa,其他部位选用B级钢,其屈服点为251MPa。其舰体总纵强度的设计弯矩的选取是这样考虑的:42型舰在北大西洋25年的寿命服役期中,只有1%的概率会超过此设计弯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