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有人喜歡用優秀的孩子對比自己孩子的巨大差距?

悟宇之道


“中國孩子最苦,中國家長最累!”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就是中國父親、母親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導致了他們的苦與累,是虛榮心和公益心充斥了這些年輕的中國父母的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說在實行素質教育,但是教育結果的評價方式基本沒有變,仍然是以分數為主,一個孩子優不優秀,作為家長們看的就是分數。每逢期中期末,家長們常常就會問一句話:”你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呀?班上第幾名?”“分數”和“名次”幾乎成為家長關心孩子學習與生活的唯一。而分數也是做一個可比較的硬性指標,當家長的常常以為孩子的分數高,就洋洋自得,以為自己的孩子聰明,有出息;分數低便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抬不起頭,數落孩子沒出息。


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為了培養出他們,不得不進行對比教育!

還是建議我們的家長們,從多方面去考慮自己的孩子,少做一些對比傷害!


九門題都教育邦


(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要求他們這樣想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說明中國人真的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強。

正是這樣迫切的心理,家長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學得更好,做得更好時,心理就產生了落差,這是一種焦慮。

(2)希望孩子將來更能幹的形態要求他們這樣做

中國人口多,同齡人多,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社會壓力更大,所以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比別人的孩子優秀。

(3)社會風氣浮躁

當前社會風氣太過浮躁,人們太過功利,導致部分父母心態失衡。

(4)攀比、愛面子心態作祟

很多家長死愛面子讓孩子活受罪。相互之間攀比成風,他們攀比吃穿攀比房子大小,更攀比孩子學習成績。


萬重山溝裡


這就是中國父母的通病。和家族的人比,和鄰居的孩子比,和其他比自己優秀的孩子比,痛苦來自比較,其實孩子在你比較的第一次內心就種下了自卑的種子,後來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生根發芽,最後長大。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孩子跟別人交談時,不敢看著對方的眼睛,而且做一件事非常怕失敗。想的很多!內心苦惱!我作為一名老師。平時經常和家長和自己家人傳遞的一個觀念就是。不要比較,只要我們孩子有進步就好,我們跟自己比,只要身體健康。思想進步,心態樂觀,將來他絕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愛思考的張老師


在中國家長總有家長喜歡用優秀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這是中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在中國依然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

我在這裡講個我們都知道的小故事,一箇中國家長和歐美家長在一起給孩子談理想,當兩個小孩說:“長大想當農民”時,中國家長會罵“真沒有出息”,而歐美家長會說“孩子好好努力,爭取做一個優秀的農民”,這才是教育的本質。

還有中國家長雖然“望子成龍”,但也特別溺愛自己的孩子,民間有句話叫“娃兒總是自己的乖”,所以我們家長雖然拿自己的孩子做比較,但是別人指責不聽話的小孩的時候,家長也會護短,所以我們國家了“李剛是我爸”的孩子,還有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李天一現在還在監獄裡,都是家長過於溺愛的結果。

我們對孩子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孩子,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從小要教會努力學習,教會孩子感恩,幫助別人,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不要與他人相比,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康,正直,積極向上,有益於社會的人!



3少爺


首先分析一下“我們”這樣做的初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但是世界往往就這麼殘酷,優秀的孩子往往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哪怕自已家的孩子已經很優秀了,也架不住還有更厲害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的攀比心、虛榮心、超越心愈加強烈,說出這樣的話就再所難免了。

一山還比一山高,這個世界本來如此,而人性也是如此,從來沒變過。每個階層的人群都有自已的朋友圈,而這個圈子內總有一些佼佼者。即便你很優秀,脫離了這個圈子,可是當你到了另外一個同級圈子的時候,你會發現比你強的人,大有人在。可能我們永遠滿足不了我們自已;也有可能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誰也不能做到“清新脫俗”。

儘管我們不是聖人,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沒有那麼高的境界。在這裡還是強烈呼籲大家,如果能,還是儘量別在孩子面前說誰誰誰比你強,你怎麼不像他學習類似的話。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失敗的,沒有效果的。想要孩子強大,先讓我們自已強大起來,陪孩子一塊學習,給他營造一個“爸媽都在學習,你為什麼不學習”的氛圍,相信,效果會更好。


炫彩啟智魔方工作室


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優秀,所以說優秀的學生就成了家長心目中的目標。一開口就是和這些優秀的同學比較的話語。其實這樣很容易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反感家長這樣說。咱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到閃光點,幫孩子樹立信心。孩子的閃光點可以從身邊的小事找起。


跟我一起學硬筆


八十年代的時候,看到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老農,說自己的孩子沒有用,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考了狀元,接父母去享福之類的話。他兒子就說,我是沒有用,你有用?你看某某人,到朝廷做宰相,他兒子天天遊手好閒到處惹事。我雖沒用,但我天天砍柴賣,還給你養老。比別人的孩子,你怎不比別人的父母?


亦真亦幻696797


比較有兩種:一是從前的自己,二是現在的別人。不能總和別人比,也要看看孩子現在是不是比過去更優秀。


5638865fhb


學習的真正的起跑線是學習興趣產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早教,別總是自以為是的跟人比差距,這樣就會被打擊了自己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這個道理不許說嗎?


悟宇之道


家長不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