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數科:為大宗商品產業升級打造全套數字化解決方案

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大宗商品流通模式正在被重新定義,舊的秩序在崩潰,新的秩序正在建立。

受疫情影響,塑化等大宗商品行業面臨資金、庫存、貨物流轉等多方面的壓力。3月24日,《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記者從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京東數科”)瞭解到,日前,京東數科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整套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

“此次,京東數科希望基於自身AI和區塊鏈等數字科技能力,以及對於大宗商品流通領域各環節的行業Know-how,幫助大宗商品解決在不同場景下所遇到的需求痛點,將大宗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倉儲、物流、交割、交易、金融、風險管理等環節實現數字化、線上化和智能化,提升產業鏈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大宗產業數字化轉型負責人王剛坦言。

多方案助力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進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驅動力,從投資和資源驅動型轉向消費和科技創新領域,大宗商品行業也已逐步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

“靠規模換利潤”的粗放模式難以為繼,企業紛紛進入“精耕細作”的轉型期,而數字化、智能化

成為關鍵詞。

“我們希望,通過整合大宗商品產業鏈協同服務、大宗商品智慧物聯倉庫、大宗商品在線金融、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等多個垂直類的解決方案,在給大宗商品流通領域帶來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全新服務體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大宗商品流通數字化進程。”王剛強調。

首先,在產業鏈協同服務方面,該方案依託企業徵信、企業支付、風險管理、區塊鏈baas、區塊鏈數字存證、供應鏈金融等中臺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搭建大宗商品產業鏈協同服務平臺,為大宗上下游企業提供在線倉儲、安全交割、大宗交易、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性服務。

其次,在智慧倉儲方面,該方案依託“人機結合”模式,將AI視覺識別、電子圍欄、智慧叉車、智慧托盤、RFID等數字化技術應用於倉庫日常管理,建立“以貨為核心”的大宗倉儲監管體系,實現大宗貨物的安全管控、實時看貨、精準查詢。

第三,在金融服務方面,該方案綜合利用智慧倉儲、電子倉單、區塊鏈溯源、徵信與數據等方面的數字科技能力,為交易方提供基於電子倉單的質押融資、採購融資等服務,幫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搭建在線融資解決方案,解決銀行與企業資金需求匹配,有效改善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第四,在交易風控方面,該方案將企業認證、電子簽章、人臉識別、在線支付、區塊鏈等技術通過企業中臺賦能於大宗商品在線交易、在線過戶等多個環節,同時結合線下智慧倉儲提貨權管控能力,對於倉儲管理、提放貨、貨物交割、企業徵信等多個維度下的風險問題進行了提前預防和控制,極大提升大宗商品交易交割的安全性。

“在推出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夠與同行業內有創新思想、創新模式的夥伴開展合作,同合作伙伴開展‘共建’,共同為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王剛表示。


京東數科:為大宗商品產業升級打造全套數字化解決方案

據記者瞭解,3月18日,京東數科與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遠程視頻模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我們將與廈門象嶼供應鏈體系做深入結合,在助力廈門象嶼實現數字化同時,提升上下游企業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效率,為生態合作伙伴帶來更多價值,助力實體經濟高效運轉。”京東數科副總裁張萬萍在出席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線上簽約儀式時指出。

“貨兌寶”上線,探索產業互聯網新路徑

最近兩三年內,從中央到地方,舉國上下,發佈多個政策文件,都指向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供應鏈,尤其是大宗商品流通領域對供應鏈模式創新熱情高漲。

供應鏈為何如此受大宗商品產業領域的重視?

一言以蔽之,從大的方面來說,它關乎中國在大宗商品國際貿易中的定價權;對大宗商品產業鏈本身來說,可以有效緩解上下游企業融資難問題。

去年10月份,京東數科與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共同成立了“中儲京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從橡膠、塑化品類切入,進行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平臺會將共性的服務能力“中臺”化,如客戶管理、訂單管理、支付管理等,從技術架構層面為未來平臺支持不同品類服務做好基礎。

而結合上述最新解決方案,中儲京科於近日還上線了大宗商品產業鏈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平臺——“貨兌寶”。

據記者瞭解,目前,貨兌寶已經在中儲內部完成業務試單,3月31日已正式對外部客戶開放。屆時,傳統的線下倉儲業務將轉移至線上,中儲的客戶能夠在疫情期間通過線上辦理出入庫、過戶、交易、金融等業務,有效地提高作業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平臺並不是簡單的線上化,而是利用區塊鏈、人臉識別等技術對各環節進行風險管理,滿足行業對風控方面的要求。

另外,京東數科與中儲股份一同搭建可查、可驗、可溯、防篡改的電子倉單體系,確保倉單融資場景下貨權清晰、倉單真實,避免重複質押。協助金融機構實現倉儲數據透明化,質押貨品和貨值動態監管,倉單全生命週期追溯,質押物安全可控,有效減少金融機構放款風險,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再通過“貨兌寶”服務,實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效解決了大宗商品交割環節風險。

應對疫情,把線下工作轉移到線上

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宗商品行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大宗商品產業鏈受到嚴重衝擊,巨大消費潛力難以形成規模化訂單,供應鏈阻滯也導致社會化生產全要素生產率下降。

“疫情對終端消費確實造成了影響,但京東商城在消費端的線上服務為拉動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生活資料消費能力的提升必然會傳到至大宗商品生產資料端。”京東數科內部人員介紹,京東數科此次推出的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就是在解決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效率和安全問題。

把必須在線下工作轉移到線上。”上述人員進一步舉例說,之前大宗商品交易雙方在成交前必須現場看貨,但是現在通過倉儲企業提供的遠程看貨服務,可以坐在辦公室完成貨物質檢等操作,避免了疫情期間的差旅。

近期,相關部門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大宗商品行業企業影響調查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大宗商品上下游資金短缺問題尤為突出,70%的鋼鐵行業一級代理商、90%的中藥材行業企業均反映資金嚴重短缺。

在京東數科看來,“放心”是銀行向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核心邏輯,所以京東數科首先將傳統倉儲業務數字化,形成數字資產,在配合線下中儲股份的放心庫服務,中儲京科的生態協同服務向銀行輸出安全放心資產,這就解決了銀行關心的貨權歸屬問題、貨物安全問題、貨物處置問題。

如此一來,銀行才敢迴歸大宗商品行業,形成行業的健康發展。

放眼市場,雖然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轉型戰役才剛剛開始,但有意涉足該領域供應鏈協同升級的服務企業並不少,無論是作為C端客戶供應鏈協同服務商中的代表性企業京東數科,還是其他任何企業,都正處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本文刊載於《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2020年第7期,作者楊雲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