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狀元難,連中三元更難!1300年只有這十七人做到了

解釋一下古代的高考:“科舉制度”

就拿明清科舉制度舉例,它分為四級:

童生參加(第一級院試)——院試的考生為童生。童生不管年齡大小,就算六十歲,你只要沒通過考試就永遠是童生。類似於初學畢業。考試合格為秀才。

秀才參加(第二級鄉試)——每三年秋天在各省省會舉行考試(秋闈),考試合格者稱為舉人。 中了舉人你就是這個國家社會的上等人了,見官可以不跪!

舉人參加(第三級會試)——(春闈)鄉試後一年。在京城舉行,由禮部主考。通過者稱之為貢士。

古代中狀元難,連中三元更難!1300年只有這十七人做到了

貢士參加(第四級殿試)——參加全國範圍考試,在京城考試,由皇上親自主考,通過者為進士!

殿試一甲第三名——稱之為探花。

殿試一甲第二名——稱之為榜眼。

殿試一甲第一名——稱之為狀元。

考上狀元實數不容易,在古代有的人學了一輩子還是童生、秀才的大有人在。所以古代考狀元的難度比現在的高考狀元還要難!

古代中狀元難,連中三元更難!1300年只有這十七人做到了

切入正題: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中狀元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連中三元,即省考第一名解元,國考第一名會元,殿考第一名狀元。自隋唐開科舉至清廢除科舉1300多年間,連中三元者只有十七人。他們是:

1、唐朝:張又新、武翊黃、崔元翰;

2、宋朝: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巖叟、馮京;

3、金朝:孟宋獻;

4、元朝:王宗哲;

5、明朝:黃觀、商輅、李騏;

6、清朝:陳沆、錢棨、陳繼昌。

古代中狀元難,連中三元更難!1300年只有這十七人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