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追憶高陵四十年前的李觀蘇村,探尋“先人們的村莊”


清明時節,追憶高陵四十年前的李觀蘇村,探尋“先人們的村莊”

一捧土接納了一具具肉體,收藏了一顆顆靈魂。一茬一茬的先人們如同一料料的莊稼,收了種,種了收,豐收也好,歉收也好,只要把種子撒下去,莊稼不收年年種,總有一料好收成。這就是農人們最樸素的生命哲學。農人最看重的是熱炕與靈土,熱炕是繁衍生息的溫床,靈土是記錄生命來路的功德碑。農人說: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有了這片靈土,這片土地才是熱的,有了這片靈土,不管我們走多遠,我們都知道回家的路。不論我們飛多高,我們始終知道根在哪裡,總有一份牽掛。肉體的寄宿與靈魂的遊蕩混響成生命的進行曲和招魂歌,在天地間迴響。


面對著這片土地我們連一隻鞋都扔不進去。兩年多了,只有一個黑狗,我記不住是誰家的,它可以以各種辦法進去尋找主人的靈魂味道,或守望哪片故土。


清明時節,追憶高陵四十年前的李觀蘇村,探尋“先人們的村莊”


今日清明,是看望先人們的日子,也是最能體現常回家看看的日子。今日清明,給先人們奠杯酒,培培土,壓上紙錢,隔世的嘮叨著,寄託了長久的思念。現在我們是失去土地的人們,連一點點祖先的墳臺臺都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失去了人生意義上的最珍貴的收藏。這個收藏的匣匣子被打碎了,連同深深的根被拔起來了。今日清明,我寫下這點文字,是對我們祖先的責任,更是陪同我們祖先千百年閒聊的先民們的願望。請記住這片土地,請記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辛苦奮鬥的人。我以為用這種方法是對他們共同的懷念與祭奠,更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來路與歸途。


李觀蘇村就是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慢慢地生長起來的。一九八二年前,我問過了當時村中壽數最大的老人,如:呂三爺、蘇志俊、張洋彩,郭文清,王明兆,韓全發,張福昌等,他們也說不出個眉目來,大多以山西大槐樹底下的人的故事搪塞過去,可是誰也拿不出來證據來,我們就是明朝來的。


我還細細的追索過各姓氏的祖墳地,郭家的墳在村西學校操場西邊。那兒有兩個墳,葬著郭文傑的祖先。南莊子李元祥莊後有一片墳園,也是郭家的墳場,有三四個墓堆、還有石供桌,這個早一點也在清代。郭家解放前後是兄弟倆,郭文傑、郭文清。村南場畔南邊有個迎春花墳,哪個是呂家的祖墳,往早的說,也就是光緒皇帝時期所埋設的。


我能記得呂家老弟兄三個人,呂大解放前就去世了,二爺終生未娶,三爺育有五個兒子。姚家潘家的祖墳在新房街李保同與文夢筆先生莊子的夾道里。姚家人能說清的是山西人。在村裡,人們說潘姚不分,是在祖上姓姚的給舅家或姑姑家(現在活著的兩姓,人家也說不清。)過了紀、頂了門。兩家老弟兄們也就三個,潘家兩個、姚家兩個,到下一輩,姚家五個,潘家三個。蘇家的墳在村西郭家墳的東南面一點是一片墳園。北灘地裡還有一片。蘇家老弟兄九個,我知道名字的有蘇振東、蘇繼文、蘇佔鰲,蘇振祿,蘇振乾,蘇維功。蘇玉順,蘇玉琴可能是老一輩。這些在我來說都是爺字輩的,如果活著都在一百二三十歲了。

蘇家的孫字輩那就多了,在二十多個傳宗接代的人。我們張家的墳在渠南的地裡,靠近東西南北渠的近南面,那裡葬著我的老爺與爺們,稍南近還有一個墳園,張家共兩片墳園。老爺一人,爺三人。父輩們弟兄八個,我父親最小為八,人們叫他老八。1998年去世,生年77歲。許家的墳在渠南地中間,老弟兄是兩個,小弟兄六個。最小的還比我大兩歲,叫許天德。李家的墳就在李解放與許德才莊子的空院裡,老弟兄一個,叫李德芳。小弟兄五個,最小的叫解放。這些墳就是目下西蘇村人能說清的祖脈以及靈魂肉體的歸宿地。


清明時節,追憶高陵四十年前的李觀蘇村,探尋“先人們的村莊”


從這些墳的布排可以基本肯定,在清代以前到民國時期,這些土地屬於本族人的私有財產。而村北亂墳崗,村西南方向的亂墳崗,村東與羅蘇村交界處的亂墳崗,都是解放以後、合作化以後、人民公社以後,或許更遲一點兒才逐漸的發展起來的。這些就是西蘇村現有的基本人脈的源流地,也就是這片土地的莊主。


其餘的姓氏或人口的添加,幾乎都是這些姓氏的延續或附庸於這些姓氏而存在的。如:長工、舊軍隊退役軍人及追隨退役兵員、女婿、招女婿、攀親留住的,還有一部分舊社會解放初的手藝人。


如打洋襪子的、織布匠、石匠、窯戶,木匠,開粉房的,以及解放後留住本村的光棍們。他們取下河南、山東、甘肅等地逃荒要飯的婦女們,村裡人說這叫連鍋端。也就是說這個婦女引著幾個孩子就都落戶到了村子。更有幾戶屬於文革前後,家窮問不起媳婦的。經生產隊貧協會、隊委會研究,可以將所取媳婦孃家人的戶口全部遷來本村。


這兒是多好的土地啊。渠井兩灌、旱澇保收、地勢平坦,土地肥的像插個討飯棍都能發芽兒,誰不羨慕這片土地呀,只要能走出大山,娃窮歸窮點,可將他們世代貧瘠的根從大山裡移了出來。有了這樣好的土地,有了這樣好的環境,只要人勤快。在這兒拔掉窮根還是很容易的。奇怪的是,不管在生產隊時期,還是在實行了土地承包制後,這些外來的親戚,憑著勤勞節儉,把日子過得都囊哉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