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會有人脫粉之後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黑原偶像麼?


脫粉回踩一定會有。

從情感上來看。這就類似於分手後“辱罵”前任,作為粉絲對偶像投入了大量的感情,更有甚者將偶像作為感情的寄託點,可的確明星或多或少都是要經過包裝的,你看到的往往是ta的團隊希望你看到的,華麗外表下明星也是肉做的人,是人就有缺點,起碼不可能像你看到的那麼完美,在高曝光的網絡環境下,有缺點就難免會暴露,可是將全部真情實感全部賭在這個人身上的粉絲往往難以接受明星人設崩塌,這就像你原本完美的對象,你把ta當成神壇上的人物追了好久才追到,可他天天待在你身邊以後你發現ta原來也只是個普通人,你做不到的事情ta也一樣做不到,你以為ta不會做的事情ta居然會做,這時候就會與你的預期產生偏差,感到被欺騙,或是感覺到自己的感情寄託崩塌了,從而產生怨恨心理,於是就有了脫粉回踩以洩憤的行為。

從粉圈人數來看。網絡日漸發達,網民基數本身就在增長,粉圈的人群也越來越廣泛,這當中就勢必包含了各色各樣的人,不同的人對待事情的處理方式不同,加之這人多了就難免有空閒多脾氣大的嘛[馬思純的微笑],所以脫粉回踩的人是一定有的。但我認為這樣的人即使有但也是少數。畢竟明星說到底還是遙遠的存在,往往並沒有真實的侵犯粉絲的利益,而且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幹嘛要花大量時間去黑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呢,況且這還是你曾經真情實感欣賞過的人呢[皺眉]

綜上,有,但是少數,追星本身就是圖一樂嗎,切勿動怒[做鬼臉]


PEIzzh


所謂的“脫粉”,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一個可能自己追的“星”出現了各類問題,譬如道德品質有瑕疵、譬如演技下滑等等。當然也有對自己所粉的星有了疲倦感。

也有,是追星的目的沒有達到,這個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然後由愛生恨 ,反過來去千方百計的黑,用文字和斷章取義的視頻,把這個星糟蹋的一無是處,恨不得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讓他遺臭萬年才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這樣的粉非常可恨也非常可怕,而且更是可惡。


小路118


有,但一定是少數。

這種人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付出與收穫不對等的報復心態。

情況大致分為一下幾種。

其一,花費了大量金錢、時間、精力的追星的情況下,脫粉之後認為自己付出得太多卻沒有收穫。

其二,卸下了粉絲濾鏡後發現了該藝人人品、性格等多種方面的汙點。希望以回踩的方式讓其他粉絲也看清事實。

其三,比較閒的人。

其四,職業黑子。偽裝一段時間以後表演脫粉回踩,引導輿論,試圖引起網絡罵戰。


點亮星星的人


主要看粉絲的心態,有,也可能是少數。之前有看過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飯圈“撕”的日常。其實,飯圈不止是“撕”的戰場,也是表演“脫粉”(出坑了,不愛了)的戲臺。

粉絲對偶像的感情,是無私的,但也是自私的。

他們甘願為偶像付出,但日常也把自己當成偶像的男/女朋友、親爹親媽,從事業到家庭到行為習慣,事無鉅細,在追星的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控制慾”。

就和戀愛一樣,總需要“驚喜”去刺激二者之間的關係。(比如藝人有了“好餅”,粉絲就認為偶像爭氣)並且習慣性地把對偶像產生共鳴的部分無限放大,甚至自己腦補出來一種人設。卻忽略了,“不完美的地方才最接近人性的本真”。

偶像是粉絲內心“慾望”的投射。之所以有“脫粉”,就是因為粉絲“粉”上一個偶像,其實也一直處於“彷徨”狀態,他們一直在不停地做選擇和判斷。當自己心中的“標杆”倒了,自然就會去尋找下一個“標杆”。

“脫粉”不該被妖魔化,不帶“負面情緒”的離開、重新選擇,往好處想,其實也是一種體驗了“人生喜怒哀樂”後的自我成長。

但同時,也並不排除有些粉絲因為“脫粉”而變得暴躁、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甚至“走火入魔”。(比如“回踩”,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藝人、粉圈)

短暫表達情緒化是合理的,但不要讓自己長期陷入消極中,尤其是把飯圈的不良情緒“嫁接”到現實生活裡。

如果把脫粉當成一種情感釋放,“脫”完之後覺得更輕鬆自在,我覺得就沒有什麼不好。說白了,“脫”與“不脫”都是個人選擇,但千萬,不要讓自己覺得不舒服。





冉苒與墨


因為某些原因,某個點,然後喜歡上某個人,過後某天,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脫了粉。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是自己的主觀意識做出來的選擇,被喜歡或者被厭棄的那個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你曾經的心路歷程,更沒有強迫你任何,所以,何來仇何來怨啊?好奇這人得多狹隘才能做出這麼幼稚鬼的事?大寫問號臉⊙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