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乾坤大,別總是“茶禪一味”,看宋僧飲茶後“夢成風雨翻江”


壺中乾坤大,別總是“茶禪一味”,看宋僧飲茶後“夢成風雨翻江”

作者書法


常有喝茶的朋友讓我寫一幅“茶禪一味”掛在茶室,一開始我來者不拒,後來覺得這四個字被寫濫了也被掛濫了,幾乎是個喝茶的地方都有掛,於是再遇到來求“茶禪一味”的,我就建議要麼不寫“茶禪一味”換個詞,要麼寫這四個字但一定要再嵌入一首詩,或者索性就寫一首詩。

寫“茶禪一味”再嵌入一首詩的,我會用斗方的形式,將“茶禪一味”四個字寫在四角,而將詩用小字寫在斗方的中間。有了這首詩,“茶禪一味”不僅僅是有了一個註腳,而且還翻出了非凡的氣象。

這首詩是宋代僧人釋德洪的一首《山居》,詩云:

深谷清泉白石,

空齋棐幾明窗。

飯罷一甌春露,

夢成風雨翻江。

詩名“山居”,但寫的卻是品茗。第一句是山居即景,讓人想起袁中郎的那句“山中一日可滌得十年俗腸”。第二句寫的是齋中的清雅,可以想見第一句的深谷、清泉、白石是坐在明窗前所見。第三句的“一甌春露”令人想到古樸的茶具和春天的新茶。前三句靜極,到了第四句卻陡然一翻,“夢成風雨翻江”,不但目遇之畫面動極,而且耳得之聲勢奪人。一句話,氣象非凡。

如果茶禪一味,那麼讓釋德洪“夢成風雨翻江”的那“一甌春露”是什麼滋味呢?喜歡參禪者就回去一邊品著茶,一邊對著這幅字慢慢參吧。

一壺新茶,一定要佐以一首與飲茶有關的詩,我認為釋德洪的這首《山居》是最宜佐茶的。


壺中乾坤大,別總是“茶禪一味”,看宋僧飲茶後“夢成風雨翻江”

作者攝影


我是喜歡飲茶的,雖沒有釋德洪“夢成風雨翻江”的境界,但也記錄過幾次因茶帶來的心動。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的這首詩很有名,其中“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更是千古名句。按南朝盛弘之《荊州記》的記載,陸凱與范曄交情好,好到從江南將一枝梅花寄到長安給范曄,同時贈了這首詩。這真的是太浪漫了,因為太浪漫,詩中的情意也就格外動人。

這些年每到春天,我都會像范曄收到梅花一般收到一罐龍井茶,茶是友人上元子道兄寄來的。我不知道陸凱是否每年都會給范曄寄一枝梅花,我是一到春天就會收到茶的,這讓我覺得這茶是友人寄來的春天的訊息。於是在某一年春天,在品了春天第一盞新茶後,我信手題道——

春訊迭至,壺中最佳。萬紫千紅,不及一芽。詩云:

明前春訊至,

悅目碧芽箋。

片片心香遞,

一壺恍若仙。

我將所題寄給了友人,覺得若掛在他喝茶的地方會比“茶禪一味”有意思,倒不是說這有特別紀念意義,而是該作所記不僅只是一個人的真情實感,而且對所有嗜茶者來說,可能都是同此心通此感,具有普遍意義。


壺中乾坤大,別總是“茶禪一味”,看宋僧飲茶後“夢成風雨翻江”

作者書法


還有一次,在煙波浩渺的太湖邊上,上元子道兄請我品竹葉青茶,多年前我曾品過竹葉青中的“獨芽”,一直念念不忘,沒想到這次又能品到,心中一時大悅,又見包裝盒上有國寶熊貓,就當場擬了一幅對聯:

竹葉青沏君意雅,

熊貓萌合我心痴。

一個喜歡飲茶的人是會隨身帶著茶具的。我是個懶散的人,在生活上幾乎沒什麼講究,但在喝茶上卻從不含糊。

2017年我去廣東中山出差時在朋友圈分享了我隨身攜帶的朱泥西施壺以及兩種茶,並配發了一段文字。著名詩人吳少東先生看到後評論道:“好詩啊!”我回復他:“兄見笑,哪算詩。”沒想到我剛回復完,就看到了少東兄已將我的配發文字分行排列了出來:

這次旅程,帶了我最小的西施

帶了安吉深溪塢野生茶,帶了

武夷山的巖茶

中山是值得閒情偶寄的地方

在這樣的地方,我的小跟班

小幫閒們一個都不能少

在中山,它們一個個都顯得

那麼精貴。“精神貴族”的“精貴”

少東兄不但像一位詩刊編輯把我的文字分行排列成詩的樣子,還在後麵點評道:“好詩,自然顯現,信手拈來。不做作的日常事物皆是詩歌。況兄本身就是極賦詩人氣質、情懷與才華之人。”

因為喝茶,竟被一位著名詩人給編輯並點評了,這倒真像“夢成風雨翻江”般出人意料啊。

壺中乾坤大,別總是“茶禪一味”,看宋僧飲茶後“夢成風雨翻江”

作者自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