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能不能在做好教書育人的同時又能搞好科研?

叮噹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並且可以和教學教育工作相互促進。

現在很多教師在網上詆譭教師職稱評審,認為條條框框太多,分散工作精力,很多在一線的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去做課題研究,或者沒有必要做教育科研工作。

教師工作,每天很繁忙,尤其還要和各種學生,同事,領導,家長打交道,感覺很累,有些人總拿這些說事,認為哪有時間做科研工作。

教師每天要進行的工作,是一個需要耗費智力和體力的事情,由一個教學新手到優秀教師,要經歷很多挫折,不斷反思總結,逐漸積累經驗才能成長起來。有的教師經歷這個過程時間三五年,或者十來年,有的則用一輩子也未必能成為優秀的一類教師。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是否善於研究、反思、總結。有的教師及時捕捉工作中的新問題,琢磨解決策略,由實踐到理論,寫成文章,或者提煉成科研課題,由量變到質變,很快脫穎而出,逐漸成為專家型教師。四川有個鍾傑老師,在不同的學校做班主任,特別善於帶班,將遇到的問題分門別類整理,將處理的途徑和策略歸納整理,出了二十多關於如何做好班主任的書。後來深圳有學校對她伸出橄欖枝。山東泰安有個孫明霞老師,教副科初中生物,將作文、美術、生物相結合,學生的生物作業簡直就是藝術品。她將課堂教學及時反思,寫出的科研論文太多了,專著也出個好些本,個人順利評上正高級教師,現在四處受邀講學。

教師的工作,瑣碎繁雜,要面對的難題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提升效率。如果將這些要面對的很多難題進行研究,那就是科研工作。比如小學生的愛告狀問題,比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講話問題,比如課堂的組織教學難問題,比如作業拖拉問題,比如教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問題、比如師生之間的距離問題等等,太多的難題需要教師應對。如果教師能選工作中這些小問題系統研究,找出科學解決問題的規律,那對提升工作效率和個人專業水平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同樣從起步開始,是否做有心人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是優秀教師與一般教師區別的公開秘密。


雪滿中條山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這樣的新聞,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輔導孩子學習的家長順利拿到了教師資格證,其實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有的人說家庭的家務勞動不可能超過學校的教育學習。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判斷。

所以說,教師可以做到做好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能搞好教科研方面的內容,只不過現在有一個非常悲催的問題,時間不夠用,我們必須向24小時奪取更多的學習時間,想必犧牲的就是家庭,犧牲的就是健康,這才是最悲催的一個狀態。

所以說,老師在搞好教育教學,做好學生學習工作,又要搞好教科研的時候,想必必須犧牲的就是,自己的休息時間。

工作接近30年之後,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好多的事情本身是因為時間不足而造成的,年輕的時候覺得無所事事,不願讀書,不願學習,只覺得朋友和娛樂更為重要,等到想讀書想學習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才是最缺乏的東西,沒有人可以繞過這一個。

當然,更復雜的問題還是在於沒有成系統的學習指導沒有可執行的目標去尋求,這才造成了教科研對於老師是多麼的困難。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就是,老師搞了教科研之後,有沒有機會出人頭地?在沒有利益和榮譽刺激的前提下,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最後呢?


義誠老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讓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實例:我的一個同事寫了一篇論文《自行車流和洗衣大隊》,發表在省級教育刊物上,接著被其他六個省級教育刊物轉載,無疑是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可我們只看題目,一頭霧水,這是什麼高深內容啊?你一看內容就明白了,寫的是學生寫一篇半命題作文《我學會了……》時大部分學生寫的不是學會了騎自行車,就是學會了洗衣服。這篇論文的意義何在?就是發現了學生寫作時選材範圍太狹窄。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是學生生活圈子小,活動內容單調;二是大部分學生仿寫範文。我們現在關注的主要是這篇論文是怎麼行成的?這個老師在閱小升初的試卷時是專閱作文的老師之一,他在閱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問題,順手作了統計,之後稍作思考,就寫成了這篇學術論文。

我給大家說這個論文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實際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是在搞教育科研,只是大部分老師沒有或缺少思考的習慣和結題的意識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題目和題目陳述內容看,題主把教書育人和教育科研並列起來,像“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這是不對的。實際上教育科研的過程如果分提出問題、實施研究、分析結題的話,重頭戲恰恰是前兩個內容,正是教書育人的過程。這麼說,題目中的“科研”只是指撰寫結題報告(學術論文)了。

我們往往一提到“科研”,就想到科學院、科學家,院校科研……實際我們中小學教師無時不刻地在搞科研,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在研究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大家不同的是,我們研究的是不同的子課題或子課題的子課題。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有的老師帶著實驗班或就在實驗學校教書,也不知道他整天在搞實驗,實驗班或實驗學校,肯定有對應的對比班或對比學校,這是相關教研部門在搞某種教學實驗,這個實驗報告肯定有人寫,但我們每個老師都是實驗的參與者。實驗是科研手法之一。新課改中提到的“問題是課題,教室是實驗室,老師是研究者”這幾個理念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正是這最後的總結環節我們沒精力完成,如果完成,就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我說不是這個理。“磨刀不誤砍柴功”。我提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大多數有科研成果的老師教書育人的工作沒做好呢?不是吧!我實話實說,我寫的論文獲得過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是寫的;同時我也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獎,是評的。可見二者不衝突吧。我還可以告訴大家,我寫論文並沒有費多大勁,我寫的論文如果讓老師們一讀,同樣得出的結論是“沒啥嗎”。真的沒啥,我也是一線老師,就是把自己作的工作分析了一下,思考了一下而已。


大厚真金


我覺得義務教育學段,什麼情況下才是真正的搞科研呢?如果沒有那麼多要上交的文字材料,沒有那麼多要檢查的東西,老師是因為喜歡、愛好、有興趣主動搞科研,平時積累材料,等到一定程度,真的可以撰寫論文,發表文章,把自己教育教學體會寫出來,互相溝通參考,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而現實是什麼情況呢?老師平時窮於應付各種檢查,各種文字資料,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寫論文。有的學校每週一次檢查老師作業批改情況,備課情況,學生糾錯本檢查情況,班主任每週一次上交班主任工作手冊;全體老師每月一次上交聽課記錄,政治學習筆記。就像數學老師,只批改作業還不行,還要批新課程同步探究、學生糾錯本。中層領導檢查,連作業全批對號、叉號都不行,要指出錯在哪裡。然後所有檢查項目都要給老師分為A、B、C、D四個檔次,檢查結果全年級每位老師人手一份。

這麼多要檢查的東西,老師幾乎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搞科研。但若是評職稱,還要發表論文,所以,很多老師只好找人代筆。發表論文也不是因為質量好,幾乎所有的論文,都要花錢才能發表,說是要版面費。

我覺得寫東西不難,我要好的同事,寫論文時大部分都要找我幫著修改。倒不是找我代筆,因為數學論文還比較好寫,一個專題,多找一些類型題,給出思想方法,然後一篇論文就出來了。我也就是給潤色潤色。再說,發表論文真的也不太看你的質量,有一次我們看到一位老師的省級一等獎論文,錯字什麼的就有20多處。

都是職稱惹的禍,但還不能不評職稱,因為職稱和工資掛鉤。不說這麼多了。我的意思是,在各種各樣的務虛干擾下,老師很難有時間和精力搞科研、寫論文。

何時能夠不被各種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情干擾,何時老師就能靜下心來教學、搞科研了。


素面布衣


就這個問題說幾句。一是必須搞,教育科研促教師成長,二是落實在教育教學中,將遇見的問題變課題,三是靜心搞,別太急,四是多閱讀並思考相關文獻,自我啟發。五是適度形成文本材料。


Ly12345678901234567


教然後知不足!

盡信書不如無書,科學是發展的;教師要敢於質疑、批判,逆向思維,有所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