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三毛遗作,林青霞、秦汉主演的《滚滚红尘》出品于1990年,一晃眼,通力协作完成这部经典电影的人们,有的早已魂归太虚,有的美人迟暮,有的化身老顽童。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大概是小学时候看过这部电影,至今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林青霞、张曼玉、秦汉这些老美女,老帅哥。而是吴耀汉--五福星系列里面的老流氓,老光棍,这会儿成了情圣了。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以及他的几句台词: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这几句台词也不知道是三毛留下的剧本里头本来就有,还是导演严浩后来给加进去的。很明显的,不怀好意嘛。不过1949年那会儿,甭管是留下来,还是逃出去,确实非常难选择。

无论是市井百姓,升斗小民这类小人物还是军政官员,教授学者这类头面人物,意见都是分裂的。甚至于当时有很多家庭,夫妻之间,家长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对于留下来和逃出去的意见也都是分裂的。

那时候,浙江宁波镇海有户人家就是这样一种状况。这家人当时一共兄妹六人,1951年的时候,父母带着还没成年的老五、老六举家搬到了香港,那会儿搬家到香港根本不难。而年长的四个孩子,就给留在了大陆。留在大陆的四个,老四,是唯一,最开始留在大陆,后来却逃到香港的一个。而且他逃往香港的经历,相当传奇。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老四名叫小聪。1951年16岁半,中学毕业,进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突击学习训练三个月,小聪同学毕业,加入了人民解放军,而且成为了一名派出所干警,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军警尚未分家。

从1951年到1957年,六年时间,小聪同学,先后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治理淮河工程,又到江苏北部参加整治盐碱地,到内蒙古参加草场变农场,到东北参加开发北大荒。六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小聪也从一个16岁的少年成为一个22岁的小伙。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当时的社会主义事业开展地那是一个轰轰烈烈,小聪同学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受到了很好地历练,时不时地宣誓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不过很快,小聪同学是否真心实意想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件事,他竟然成了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现行反革命了。

内蒙古的冬天,冷到不行,那时候经常一个人拉着一板车煤炭干活的小聪同学,来自南方,根本冻得受不了。要知道草原上树少,柴火就少,他也确实是找不到其他柴火,有一次路经一座破烂木桥,觉得这座桥是根本没什么人走的弃桥,就偷偷吧木桥给拆了,用来烧火取暖用了,要知道小聪拉的可就是煤炭,但却非常自觉地没有偷用一丁点取暖,这说明他还是挺有革命觉悟的。但是最后,拆桥这事还是给别人知道了还给举报了。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立马,小聪同学就被隔离审查,并且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公安干警的出身他知道,在那个岁月,那种环境下,自己给定性成反革命,意味着什么。他立马决定跑路。

因为他的父母和一弟一妹,1951年已经迁居香港,他决定逃往香港投奔他们。那时是1957年,刚好也是大逃港浪潮四个高峰年段的第一个。作为体制内的公安干警,他平常应该能够接触到这类信息,这可能是他出逃的一个诱因。

但是从内蒙到香港,整整两千五百多公里的距离。而且除去交通工具,路上吃喝花费外,最大的问题是,当时已经开始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管制。任何一个人想要出门到外地,必须有当地派出所或相关单位的出行原因证明,和介绍信。

还好,小聪同学毕竟干的公安,见识过各种公章、文件、介绍信长什么样子,平时也绝对和刻假章的小贩们打过交道,偷师了一些本事。他费了不少劲找来一大堆肥皂,抓紧时间,偷偷刻录了一堆假公章。还甭说,他倒的确是块干手艺人的好料子,那假公章搁在印泥里头一蘸,再往纸上那么一戳,就跟真的一模一样。又自己偷偷写了不少假的文件,介绍信,他文笔本来就好,加上这种文件,介绍信见得多了,弄得跟真的一样也不成问题。

万事俱备以后,小聪同学就踏上了漫漫的逃亡之路。

他的计划是先南下,逃往广东,然后由广东珠海,进入澳门,再由澳门转往香港。单看这个计划,就知道小聪同学人如其名是非常聪明的。首先,那帮正忙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公安同事们,要是不打算放过自己,一时半会儿估计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没有舍难取易,跑去东北投奔哥哥姐姐,而是冒险南下,奔往了几乎不可能到达的香港。其次,经由澳门转到香港,一看小聪同学就是专业的。因为当时绝大部分大逃港的大陆居民,差不多用的都是泗水游过深圳河,深圳湾的笨方法,不仅笨,而且还要冒很大的风险。

到达香港后,小聪同学终于开始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他从工人、校对、编辑一步步走来,并且最终成为专业作家。没错,小聪同学就是倪亦聪,也就是香港著名的小说家倪匡。号称香港写字最快的人,写了卫斯理系列,帮金庸写瞎了阿紫的眼睛。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倪家留在大陆的三个。倪家老大奋斗混迹于东北,后来甚至成为某工厂的厂长。老二是个女孩,精于数理化,后来成一名出色会计。老三则成了电器工程师。而倪家老六,也是个名作家,著名言情小说家亦舒。倪匡、亦舒兄妹两人与金庸更是合称为香港文坛奇迹。

倪匡父母来港后,又添了老七,兄弟姊妹七人,伴随着这片土地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冰霜,竟然一直是散居两岸多地,天各一方。并且,最终人生境遇,大相径庭。

就如罗大佑写的那样,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逃逸,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