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名著推薦之《海龜交易法則》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講價值投資,但是呢,老齊發現更多的人還是喜歡技術分析那一套,總是被人家用兩根K線就給騙走了。儘管沒什麼用,但卻極具誘惑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東西簡單,彷彿對以前的分析,總是能夠頭頭是道。但真實如此嗎?技術分析其實就是一整套的交易系統,絕不是兩根k線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借一本書,海龜交易法,來給大家講一講,什麼叫做交易系統,交易系統跟你電視上看到的技術分析又有什麼區別。

這本書的作者是柯蒂斯費思,這個書裡面的交易系統很多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在用,而且確實有效果。也有不少雪球上的投資高手曾經推薦過這個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海龜交易法有什麼特別之處。注意您得坐穩了,這本書屬於技術派交易系統,跟我們之前的價值投資理念,完全不一樣,需要您有個觀念上的轉變。

交易名著推薦之《海龜交易法則》


作者19歲那年,也就是1983年,他第一次來到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期貨交易,並已經心嚮往之,這一次他見到了當時的傳奇交易大師,理查德丹尼斯,在他3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通過幾千美元,炒成了幾億美元。這個丹尼斯相當高調,他認為已經找到了搖錢樹,並在報紙登廣告招聘培訓生,說要傳授方法給這些徒弟。甚至他說要給他們每人100萬美元的賬戶,讓這些新手來證明自己的技巧是多麼的有效。據說,丹尼斯獲得了成功,他的培訓生計劃成了一個傳奇,而這些培訓生被稱為了海龜,作者就是其中之一,海龜這個名字是丹尼斯起的,源於一個叫做海龜農場的地方,在那裡他提出,我們要像新加坡人養海龜一樣,培養交易者。四年半的時間,這些海龜獲得了80%的收益。

作者很早讀過股票作手回憶錄,對於利佛莫爾這樣的大投機家很感興趣,而且他還有研究測試交易系統的工作經驗,所以他在這屆培訓生裡顯得更加出類拔萃。作者說,他之所以比別人強,最主要一點是,他會完全遵守交易法則。而其他的培訓生,則往往忽略交易紀律。老齊多說一點,在交易系統中,紀律佔8成,而技術只佔2成,大部分人使用技術分析賠錢的原因是因為壓根就沒有紀律。漲起來不敢追,跌下去不願止損,那就只能是越來越賠錢。

海龜班的學員都有哪些呢,有一個賭徒,一個語言學博士,一個交易員兼象棋冠軍,一個會計師,一個職業21點玩家,還有幾個有經驗的交易員。

高風險,高回報,玩這個遊戲是需要勇氣的,這也是對交易者事前的警告,這裡作者用了交易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投機者,可見他們也想跟那些傻傻的投機者劃清界限,沒有系統更沒有紀律,就去抓價差的人才是投機者,而他們不是。當然他們也不是投資者,投資者指的是巴菲特他們,買入企業長期持有,分享企業的成長帶來的收益。這點我們講了很多了,投資者就是在股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而當價格明顯高於價值的時候賣出。而交易者不是這麼玩,他們更多買期貨,比如交易商品,貴金屬等等,即使買股票,他們也會買股指期貨,或者期權,交易者不關心基本面,他們只關心價格。

所謂期貨,就是約定價格到期交割,把價格寫死,這樣就能避免很多的不確定,比如石油價格總是會波動,影響航空公司的業績,那怎麼辦呢,航空公司就會做大量的對沖交易,在市場上做多石油,一旦石油價格上漲,他的成本增加,盈利減少,期貨市場上就能獲利彌補損失。一開始期貨就是幹這個用的,這就是套期保值。但很多人通過交易這個合約,能賺到錢,所以就出現了交易者,專門炒作這個合約價格。當然這裡面存在這巨大的風險,而最要命的風險就是流動性風險,這個大家可能還感受不到,但期貨交易者們都知道,一旦你想買,發現沒有人賣了,一旦你想賣,發現沒人買了,這就是流動性風險,股票和現金相對來說都是有很好的流動性的,但土地、房產和商品,流動性就差的多。

在商品市場上參與交易的有這麼三類人,第一類是對沖者,也就是那些企業,他們的目的是消除風險,不讓價格波動,比如航空公司。第二類是帽客是指搶帽子的人,位於對沖者和投機者之間,他們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賺取差價但不願意承擔流動性風險,所以快進快出。第三類就是投機者,他們會賭一個方向,從而下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