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眼丨联合国腾讯牵手背后,深圳抗疫“法宝”贡献全球

美东时间3月30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宣布,腾讯公司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为联合国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对话,将在深圳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支持下完成。

在市内战场,深圳抗疫做法获得世卫专家组的点赞;在湖北战场,多批深圳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战疫“下半程”,在全球战场上,深圳又将有什么样的表现?

这座年轻都市抛出的援助极富深圳特色:一方面是探索得出的超大城市抗疫“深圳经验”,另一方面是凝聚创造力与实用性的“深圳智造”。这两项难以替代的输出,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法宝”,彰显了深圳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传递“深圳温度”:为20个国家32座国际友城提供援助

“La victoire appartient aux plus persévérants.(向前走,胜利终将到来!)”3月20日,由宝安企业生产、宝安区捐赠的40000只口罩和1000份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被装上货厢,预计将在7—10天内抵达宝安区的友城法国阿维尼翁市,以支援当地人民抗击疫情。每个防疫物资箱上,贴上了这句法国名言。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釜山加油!深圳与你同在。”3月18日,深圳筹集的医用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及防护服等抗疫物资分批起运,捐往韩国光阳、仁川、釜山等友城。物资箱上印着韩国古代诗人许筠的诗词。

“环球同凉热,四海共冬春(One World,One Fight)。”总部位于深圳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筹集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从中国出发,目的地是英国伦敦定点医院。

在确保自身抗疫需求的基础上,深圳政府与民间组织携手,全城发动,向海外输送防疫物资。截至目前,深圳筹措多批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为20个国家的32座国际友城提供援助。

这是对友谊质朴的回馈。友城,不仅是平时牵手,更需要危难时伸手,相扶相济。当深圳疫情爆发时,日本筑波、韩国光阳、法国伊夫林省、美国夏洛特等国际友城纷纷发来物资和慰问。波兹南市市长杰克·贾科维亚克在视频中坚定表示,“在这一艰难时刻,我们与深圳人民在一起。”

疫情没有国界,挽救生命也没有国界。开放包容、有爱温暖的深圳以迅速行动,回应国际友城的困难和诉求。政府、各大企业、行业协会和公益组织形成合力,力所能及地筹措资源、提供渠道,形成了参与国际抗疫合作的全方位网络。

共享“深圳经验”:推荐使用康复患者血浆治疗危重症

3月26日,一场跨越6000公里的视频通话,在深圳及其波兰友城波兹南之间举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重症医学科带头人袁静领衔的专家团队,与波兹南市医疗专家连线交流。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深圳首次通过视频通话,与国际友城分享抗疫防控的“深圳经验”。

截至4月2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52例,累计出院419例,死亡3例,重症、危重症患者清零,没有医务人员感染。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到深圳考察时,对抗疫防控的“深圳模式”予以高度肯定。

面对一种新型病毒,除了缺乏医疗资源和物资,许多地区最大的困难在于“两眼一抹黑”,找不到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应对。一座超大城市在疫情防控、诊疗救治中积累的经验,正是此刻许多地区最急需的。

刘磊毫无保留地向波兹南专家推荐了三种治疗方式: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氯喹、法匹拉韦,康复病人的血浆,以及康复病人血浆提取的球蛋白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危重患者。“根据我们经验,没有什么特效药,但是康复病人的血浆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项研究成果,也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杂志之一《JAMA》上,以论文形式发表。论文指出,进行血浆治疗后12天内,5名危重症患者体内病毒均转阴。《JAMA》杂志编辑表示:“该研究工作为国际同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前期临床经验。”

此外,深圳市委外办已经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制作外语版本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居家隔离必备手册》、《居家防控指南》等一手防控措施与信息,发往友城。

钟南山院士曾说,“如果不从全球范围内控制好,不可能战胜疫情。”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深圳经验”的输出,能够降低全球各地医疗机构的试错成本,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性的参考。有了合适的治疗方案,疫情很可能迎来重要转机。

输送“深圳智造”:核酸检测试剂盒覆盖全球70个国家

西班牙穆尔西亚的海岸边,警方使用大疆无人机巡逻街道、公园等公众场合;意大利那不勒斯,大疆和当地医院合作,用无人机搭载 3D 打印盒,运输血液、咽拭子等样本和物资……这些飞出深圳的无人机,提升了各国防疫抗疫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战时”物资,必然是能够满足抗疫需求的优质产品。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使用便捷、质量过硬、产能充足,这些优势使得“深圳智造”在国际抗疫战场上大放光彩。

还记得3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中国兄弟”表示感谢吗?当时他称,收到了第一笔来自国外的防控疫情物资援助。这笔物资,正是由华大基因研发生产、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捐助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而另一批援助日本的试剂盒,为“钻石公主号”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及时助力。

与一般的防疫物资不同,试剂盒属于医疗器械,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要更快、更大量地生产出合格、准确的试剂盒,离不开科技研发的积淀和投入。

今年1月起,华大基因开始投入研制相关试剂盒,仅用72小时即完成了初步研发。3月27日华大基因宣布,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成为国内率先获得该项授权的企业。目前,华大基因已累计生产该试剂盒700多万人份,约7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高科技企业在国际抗疫中的活跃,背后折射的是深圳对全球创新要素的强大汇聚力,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实力,研发投入的力度。这些独特的深圳元素,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丰富了抗疫和诊疗手段,提升了各地的“战时”管理效能。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全球战疫中的“深圳力量”正越来越强劲。命运与共,携手同心,人类定能战胜病毒的侵袭,共赴春暖花开的约定。

【记者】夏凡

【作者】 夏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