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對於老年婦女這個問題上,不僅從現代來說,就連古代皇朝,都有頒佈一些有利於養老的相關政策。而且在我們現代,經過儒家文化的洗禮,我們國人對老年婦女的敬愛和尊老程度都十分強烈,所以在贍養這些人的基礎上,我們都是十分積極的,不管哪家哪戶。

不過,在不是十分發達的古代皇朝,雖然有過一些針對養老的措施,但是在那些男尊女卑的社會之上,老年婦女們的養老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在對於唐代老年婦女們身份地位為何之高,這種種的原因或許得去那有關唐朝盛世的古籍中去尋找了。

一,唐朝頒佈養老政策的原因

1.儒家思想的影響

要知道,早在很多年前,儒家文化就影響了不知有多少個朝代,所以《孝經》等諸多倫理思想的產生也深深影響著廣大人民,甚至繼承到我們現代。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則成了我們的一大文化特徵,從現在的清明節,再到我們的重陽節這些與老年婦女等有關的節日來看,就可以看出我們當今社會對老年婦女的關注與重視。

而在唐朝時期,對於這些人的養老問題,統治者和政府也是有著不少規定,或許也是因為這種優良的傳統文化,政府頒佈養老政策也就可以說的通了,而從這些歷代皇朝中,唐朝對她們的照顧和養老程度,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最重視的一個了。

可見當時唐朝政府對於這些人的關注度有多大。這些政策的出現也是極大的反映出,我們古代敬老,尊老的現象所受到的儒家文化薰陶程度。同時這也側面反映出,唐朝老人的生活狀況了。

2.唐朝老年婦女的生活近況

如果從唐朝來看,唐朝時期的人們平均壽命是五十歲左右,在其中查閱史料裡,這樣的數據也是沒有相差太大。不過要了解到,在唐朝的人口統計中,唐朝人口在最強盛時期也只有幾千萬的人口數量,但是在老年婦們的統計上,其中的佔比就足足百分之二十多,可以看出當時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狀況了。

而這些人們在當時的生活狀況是怎麼樣的呢?其中在《敦煌賦》中就有一些相關的記載“六十面皺發如絲,行步龍鍾少語詞;愁兒未得婚新婦,憂女隨夫別異居。七十衰羸爭奈何,縱饒聞法豈能多?明晨若有微風至,筋骨相牽似打鑼。

八十眼暗耳偏聾,出門喚北卻呼東;夢中長見親情鬼,勸妾歸來逐逝風。九十餘光似電流,人間萬事一時修;寂然臥枕高床上,殘葉凋零待暮秋。百歲山崖風似頹,如今身化作塵埃;四時祭拜兒孫在,明月長年照土堆。”足以看出當時老年婦女們的一些真實寫照了。

正是因為這種低迷的現象出現,這也不得不引起朝廷高層的重視了。所以從唐朝初期,以皇帝所領頭的一些相關政策,也就頻繁出現。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上到朝廷下到地方政府,對養老政策的實施和頒佈是真的有了很大的改觀。

3.為老年婦女們養老政策的實施提供條件

唐代時期,人們所提倡的大多都是儒家文化,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很少注意到老年婦女們的生活情況。不過畢竟在歷代以來有很多統治者實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民眾又以老年婦女們為尊輩。所以在唐代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同時也是因為老年婦女們的生活狀況也是不堪入目。

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當朝的統治者對於改善她們的生活問題方面開始下功夫。儒家風氣使得人們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樂尊老愛幼的尊老思想。而意識到這種情況後,同時也是為了給百姓做一個領頭作用的前提之下。

統治者便開始發行或實施養老政策。所以這為養老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條件與基礎,也是為養老政策的發行有了實質性的保障。

二,唐代的養老政策是怎樣對待老年婦女們的

1.政府頒佈養老政策

從以往的生活中,不僅我們生活要有保障,同時在養育我們一生的親人們也應該有所回報,而且在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孝敬這些上了歲數的人們也就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大特色。

古代也是一樣。要知道唐朝老年婦女們的問題,大多都是社會上保障的生活問題,以及一些情感問題,在這一基礎上,唐高宗時期,就有明確的提出“各版授郡君,仍給賜物。”這樣的召令頒佈也是促進了社會孝敬老年人,尊老的社會現象。

所以政府方面實施的相關政策,對於當時的社會,也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其中在唐朝均田法中,也明確的規定,老年婦女們或殘疾人有可享有一定數目的授田。而且在《唐律疏儀》中也有著相關的記載,其中所描述的老年人與青壯年的財產問題。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可以看出,早期老年婦女們與青壯年的對比上也是有著與青壯年等同的財產。與此同時,唐朝政府也規定在子女分家這一情況中,明確禁止老年婦女們在別地異居,就是說明子女不能把老人搬離別處,要讓這些人跟他們一起居住。

這種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婦女們的情感需要,甚至也解決了她們的孤獨終老的問題,所以再次看來,政府對這些人的養老問題也是十分關注和照顧的

在對養老政策的這些活動中,唐朝政府對於她們的關注程度還是比較完善的。而且在籠統的說,政府之上就是當今朝廷,而當今的朝廷的統治這者便是皇帝。那麼政府的如此重視,也能從中看出,皇帝的看重程度。

2.皇帝所下發的詔書

在唐代,人們對於老年婦女們是十分的重視的,這應該也是因為皇帝的原因。據史書記載《冊府元龜·帝王部》中唐代帝王對她們物質上的賞賜,便高達五十六次之多。而從《冊府元龜》中記載皇帝所下詔的就高代七十多次。

可見唐代朝廷的重視程度了。而且,不僅對於她們的生活方面,就連政治上的一些禮儀也是準備的十分到位。在唐玄宗時期,就有著為她們“賜杖”的說法。而在《新唐書·食貨志》中記載,五品以上的官員在退休後,可始終享受一半的俸祿,即便是五品以下的小官吏,也是可以分配四年的俸祿。

這樣的對於我們現代來說的“退休金”也是十分的到位。這樣的優惠條件,也是足以看出唐代統治者對於養老方面的問題有多高的重視了。

而對於我們現代來說,以現代的養老水平,估計連當時的一半都達不到。而唐朝皇帝在下發的詔書中,也是滿足了這些人老年婦女們的各種要求,不僅賜物,封官,同時還要求子女們為其服務,這樣政策,也是絕無僅有的。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3.老年婦女社會地位潛在性的影響

我們知道,從皇帝開始重視國家老年婦女等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以後,從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她們的生活狀況便開始發生了改變。或許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但慢慢的當政府,以及統治者下發的各種詔書和政策後。

這些人的社會關注度和家庭地位,正在被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不僅僅對她們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對於提倡儒家文化的社會風氣來說,也是為人民做了一個好的榜樣。不過主要的還是為解決老年婦女們的養老問題。其中大部分受影響的還是這些人。以及她們的社會地位。

三,為什麼老年婦女在唐朝地位高

1.所受益的養老政策

在唐朝對於老年婦女養老的問題上可是下足了功夫,不僅頒佈了很多政策,同時也是要求家裡的子女對這些人要有著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安慰,這極大程度上,

是寬放了老年婦女被律法的束縛,同時也是讓她們晚年有了一個生活的保障。

從物質的賞賜上,還有這精神的賞賜,其中給予虛職,在到弘道元年“大赦天下老人,百歲以上者扳授下州刺史,婦人板授郡君,九十以上者板授上州司馬,婦人板授縣君,八十以上板授縣令,婦人量賜慄帛。”

這一特殊時期上,這些人一輩子都想要當官的這一心願,政府也被是給了很大程度的安慰。在這之中,不單單是子女,在那個時期的封建社會,連皇帝都如此重視的養老問題,那麼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還有什麼敢去違背的呢?

所以這對當時的老年婦女地位來講,是十分有推動性的。正因為當朝統治者對待養老的程度。從中也就是反應出朝廷對待這些老年婦女們的態度了,畢竟誰也不敢去違背皇上。

2.朝廷對老年婦女的高度重視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唐代,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富足的年代,有著大唐盛世之稱。其中在人們享受的同時,也不忘了關注老年婦女們的生活狀況。在從史料中記載的唐朝對於老年婦女們的一些相關政策上,就足以看出,老年婦女們的生活地位有多高了。

子女上孝敬老人,地方官員中也是關注她們的生活狀態,就連皇帝也要親自去看望這些人。這種種的舉措,使得唐朝社會上流行著尊老的風氣。不僅如此這也讓老年婦女的生活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

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心和照顧。也是讓得老年婦女晚年的生活有了極大的保障。

她們的地位在唐朝時期也是得到提高。從精神的滿足感到生活的需求,以及再到子女的關照,這樣的生活,或許是每個老年婦女們都想要的。地位高不高已經不重要了。

從《孝經·紀孝行章第十》載: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至其敬,病則至其憂,養則至其樂,喪則至其哀,祭則至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這些我們就是知道,我們華夏民族是一個禮儀,孝義情感豐盛的民族。不管自己如何,對於養育我們的這些老年婦女們說,我們是不會忘了她們的。

所以對於當朝統治者們來說,養老問題也算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問題,進而的措施也使得老年婦女們,有了很高的社會地位。

3.老年婦女地位高的原因

如此看來,結合養老政策的實施和當今聖上對待她們的態度,所以老年婦女所受到的對待是歷代皇朝以來尤為突出的一個朝代。

既然如此,那麼老年婦女的地位也會因為這樣的一個政策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不僅是這樣,它包含的是涉及整個社會層面的養老問題,所以老年婦女的地位為何如此之高,也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在唐代的經濟發展中,國家對待這些人的問題十分的積極,那是因為朝廷的當權統治者十分重視養老問題。

進而也就讓得很多的人們以及政府等相關部門把工作的重心逐漸的偏向於老年婦女們的保障方面。也就引發了很多的養老政策,這個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些政策和朝廷以及皇帝的關注,老年婦女的地位逐漸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昇華。

賞賜、封官,皇帝都要寵著她們,唐朝老年婦女地位到死為何那麼高

不過最主要的推動力還是因為統治者。然而就是這樣的社會風氣這樣的養老政策和十分關注老年婦女等一些老年人的皇帝,所以生活在唐代的她們為何地位如此高的原因,也就能顯現出來了。

四、結論:

以上我們也是瞭解到,從古代開始我們就已經認知到了老人們的生活問題,該如何去孝敬老人,關注老人。他們需要的也僅僅只是一個情感的安慰,而我們為何不去做呢?當今時代,在社會發展的同時,在我們前進行走的時候,不要忘了回頭望一望,那些原地還在注目著我們行走的老人們。

不要等後悔了才知道珍惜。所以我們應該像古人們那樣,尊敬老人,關照老人,愛護老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像唐朝時期那樣,如此的祥和。

參考文獻:

《孝經》

《新唐書》

《唐律疏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