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1》

四月,是春意最濃重的時候。

現下的太姥山上,春茶季到了中段,是白牡丹的採摘期。

而郊野裡,卻同樣是牡丹花的綻放季節。

雍容富貴的牡丹,國色天香。

曾有一年雨季,和老友去專程賞花。

黃蕊白瓣的白牡丹花,在毛毛春雨的沁潤下,更多添了嬌媚。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牡丹花,自帶獨特的清香。

不需走近,就能聞到清淺浮動在空氣裡的花香。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中的牡丹,它擁有著文化底蘊,越賞越有迷人的韻味。

而茶中的牡丹,以花香著稱,擁有白茶花仙的美名。

究竟,白茶裡的白牡丹,是一款怎樣的茶?

本篇就來從四個章節,逐一介紹!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2》

綜合篇

1、聽說春天產牡丹,秋天產壽眉?

不一定。

白茶的春茶季裡,不單單隻採白牡丹。

同時,還有白毫銀針與春壽眉。

至於到了秋天,白茶裡的秋茶大部分是秋壽眉。

但也有少量的秋牡丹生產。

故而,不能簡單的將白牡丹的生產季節,限定在春天。

春牡丹的採摘,大約在每年的三月底到四月初。

具體的時間跨度,要根據當年的春茶季開始時間來定。

有的年份開始得早,過了清明便沒有白牡丹可採了。比如2018年。

有的年份春茶季開始得晚,到了清明後一週多,還可以採到低等級的白牡丹。比如2017年。

而更多的年份,春茶季的開始時間恰好是三月中旬。比如2019年和2020年。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春牡丹採摘時間跨度和去年類似。

相比春牡丹,秋牡丹的生產難度高。

唯有到了深秋的寒露,才可以視情況採摘。

不過到了寒露節,秋季就算正式結束了。

由於天氣逐漸變冷,茶樹生長變得緩慢。

故而,秋牡丹的產量少。

在白茶裡偏向小眾,不易為人知。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2、春牡丹和秋牡丹哪個好?

各有特色,不分軒輊。

春牡丹,產自春天。

春茶裡具備的清新、清麗、清香、清爽的個性,彰顯得淋漓盡致。

而秋牡丹,產自深秋。

秋白茶的香氣沉鬱、湯水醇和、氣質悠揚的特徵,表現明顯。

可以說,不同生產時節出產的白茶,各有特色。

如果有機會嘗試,可以親自對比,答案最直接。

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春牡丹易尋,秋牡丹少見。

對於喜歡白牡丹風味的朋友們而言。

不論是新手喝茶學茶,還是廣大茶友們的日常口糧茶選,選春茶季的白牡丹更為實際!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3、什麼是牡丹王?

牡丹王,是春茶季時,白毫銀針與白牡丹的過渡產品。

它的官方名字是,特級白牡丹。

因為在白牡丹裡等級排名第一,所以民間對其有“牡丹王”的霸氣俗稱。

在外觀上,牡丹王的長相無限接近白毫銀針。

芽頭飽滿且粗壯,養分十足。

只不過,比起真正的白毫銀針,牡丹王多了葉片的存在。

細窄的嫩葉,襯托在芽頭旁。

不論是芽頭或葉背,都敷著濃密的白毫。

故而,牡丹王的香氣與滋味與銀針相似。

茶香上毫香在前,花香在後,與普通的白牡丹,並不相同。

茶湯風味上,由於白毫數量豐富的緣故。

滋味清甜鮮爽,特別爽口舒暢。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3》

外觀區分篇

4、所有一芽、一二葉的白茶,都是白牡丹?

這不一定。

白牡丹的採摘標準,是採茶樹嫩梢的一芽一、二葉。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白茶,就一定是白牡丹。

先來理一理邏輯。

白牡丹的外觀特點,在於芽葉細嫩。

芽頭飽滿,葉片細窄,茶梗不明顯。

如果一款“白牡丹”,它的芽頭過分的瘦,葉片過大,茶梗過長,並且芽葉上的白毫較少。

那麼,即便是它達到了一芽一葉的狀態,也並不符合白牡丹的外觀要求。

很有可能,是用春壽眉冒充的產物!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5、如何區分白牡丹和春壽眉?

普通的二級、三級白牡丹,與一級春壽眉之間。

囿於採摘日期相近,它們的外觀長得比較相似。

但,要想從中區分真正的白牡丹,並不是難事。

第一,看葉片的大小和數量。

白牡丹的葉片邊緣是窄的,像柳葉。但春壽眉的葉片更多,並且略大略寬。

第二,看葉片的間距。

白牡丹的採摘期靠前,葉片更細嫩,葉片往往是對生的狀態。

而春壽眉的葉片,一前一後的葉間距更遠。

第三,看芽頭大小和白毫數量。

白牡丹的芽頭更飽滿,並且芽葉上的白毫更明顯。

春壽眉的芽頭明顯更瘦,白毫數量較少。

第四,看茶梗的長短。

白牡丹的梗細且短,不明顯。

而春壽眉的茶梗更長,整體的幹茶狀態更蓬鬆!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6、白牡丹壓餅後,葉片顏色會變黑嗎?

不會。

白牡丹的散茶,顏色基調是芽白葉綠,綠色居多。

按照正常的壓餅工藝,將散茶壓成茶餅,不會改變一款茶的主色系。

茶餅壓制過程中,受到包揉的影響。

白牡丹的葉片,難免會發生部分破壁。

於是,葉片內部的色素物質(主要是葉綠素等),會有部分的損失。

相比散茶,經過壓餅後的白牡丹,葉片從嫩柳綠、陽綠慢慢變成砂綠、綠豆綠。

顏色的鮮豔度,降了一個色號。

但基礎的本色,並不會改變。

優質的白牡丹餅,不論內外,芽白葉綠的狀態依舊不變。

經過壓餅後容易發黑、發褐、變成咖啡色的白牡丹,只能是工藝失敗品!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4》

風味介紹篇

7、優質的白牡丹,為什麼要求花香落水?

白牡丹,以花香馥郁著稱。

處於新茶階段的白牡丹,花香四溢,分外鮮香。

洋槐、梔子、茉莉、七里香、晚香玉、水石榕、夜來花……

在揭蓋聞香時,數不盡的花香,清晰明瞭,錯落有秩的呈現。

不過,品質出色的白牡丹。

對於香氣的要求,除了要花香馥郁,香型豐富外,還要求香氣不能輕飄。

何為香氣輕飄?

指的是一款茶聞起來香,但喝茶的時候,卻在湯水中感受不到香氣。

基於此,品質出彩的白牡丹,要求花香落水明顯。

聞起來香,喝起來香,才是真正的好茶!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8、白牡丹是不是喝新茶更好?

這不一定。

在品質出色的前提下,白牡丹的新茶與老茶,各有特點。

再過一個多月,今年的高山白牡丹,將要陸續完成加工上市。

屆時,新上市的白牡丹新茶,風味特別的鮮爽。

經過沖泡後,杯蓋上的香氣縈繞。

花團錦簇般的茶香,特別有魅力。

細嘗湯水,像吮吸花蕊蜜那樣,清香清甜但又不失鮮爽。

喝茶過後,能讓人產生唇齒生香,連回甘也帶著無盡花香的舒服感受。

至於白牡丹的老茶,則更兼備甘醇、甘香的特徵。

內在物質豐富的老白茶,湯水渾厚,內容感豐富。

以香氣著稱的白牡丹,到了老茶階段,同樣不遜色。

藥香、花香、粽葉香、陳香等茶香。如夕陽下的一曲薩克斯風,分外悠揚。

原料品質出色,新茶底子起點高的白牡丹。

在存成老白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風味在不斷的精進與陳化。

越存,越陳,越是甘香!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9、滋味清甜的白牡丹,是不是悶不苦?

這樣的理解,完全是錯的。

一來,白牡丹的核心品質,並不在於甜度。

鮮醇甘爽,才是白牡丹的最大風采!

鮮爽,淳潤、爽口、回甘生津明顯的優質白牡丹,往往對品質要求嚴格。

高山茶園出品,經過精心日光萎凋,經過良好的乾燥儲存。

這樣的好茶,茶葉內在物質積累豐富。

使用蓋碗沖泡高山白牡丹,注入沸水後,稍稍與水接觸,茶味物質便能快速釋放。

100-110ml的標準蓋碗,搭配5克白茶幹茶。

泡茶時,出湯速度儘量要快。

唯有快出水,讓能讓泡出來的茶湯,濃淡合適,風味最佳。

如果是長時間的悶泡,容易讓白牡丹內部的茶多酚與咖啡鹼過量浸出,並且將大量的茶香悶壞。

以至於悶出來的濃茶,又苦又澀,喝起來還不香!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5》

儲存要求篇

10、長期收藏白牡丹前,為什麼要檢查含水量?

白牡丹的基礎品質要求,是幹度合格。

按現在的國家標準規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不得超過8.5%。

實際的製茶過程中,為了得出更好的品質。

負責任的製茶師,往往會將白牡丹的含量水,控制在7%以內甚至更低。

因為,若想讓白茶實現長期儲存,存成老白茶的目標。

唯有在幹度足夠低的前提下,才更加有利。

如果含水量不達標,製茶時沒能將白牡丹的芽頭,徹底烘乾水分。

於是,這部分殘留在茶葉內的多餘水分,會成為存茶的隱患。

在後期的長久儲存過程中,容易由內而外的作用。

讓白牡丹發生受潮、變質。

換句話說,含水量不達標的白牡丹,根本不可能長期保存!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11、幹度不足/受潮的白牡丹,該如何分辨?

大部分的普通茶友,在自查一款茶的含水量時,並沒有專業的儀器幫助。

那麼,該怎麼判斷一款白牡丹的含水量高低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聞香氣,摸手感。

乾燥合格的白牡丹成品,幹茶上能發散出乾燥、溫暖的清香。

擁有著乾燥的植物們,天然存在的好聞清香。

如果是一款存壞受潮的白茶,幹茶上往往香氣較寡淡,甚至帶有悶味與雜味。

而在手感上,幹度極低的白牡丹。芽頭與葉片摸起來比較乾燥。

芽頭上,濃密的白毫摸上去順滑鬆軟,而芽尖處微微扎手。

至於葉片傳遞出來的手感,分為粗礪扎手,像是薄脆的薯片。

輕輕一捏,葉片就碎成了粉末狀。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12、白牡丹的長期保存,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白牡丹的基礎存茶要求,在於常溫、避光、密封、乾燥、清潔、陰涼。

茶葉儲存怕潮,存茶房間儘量要保持乾燥。

室內的溼度,最好保持在45%左右,更有利存茶安全。

至於白牡丹儲存的溫度要求,在常溫25℃以下即可。

白牡丹的保存,不需要也不建議放進冰箱冷藏。

內部多潮溼水汽與明顯雜味的冰箱,反而會增加白牡丹的存茶風險。

為了穩妥起見,長期存白茶,最實用的方法是用三層包裝。

用食品級的鋁袋、塑料袋、加上外箱的瓦楞紙箱。

用內袋逐層將茶葉密封包裝後,放入外箱內。

外層紙箱的四周,需要用膠布密封。

經過嚴實密封防潮的逐層包裝後,將存茶的紙箱,放在架子或櫃子內。

隔離牆面與地面,才能確保存茶的安全!

一問一答,12個白茶基礎知識,教你讀懂白牡丹,初學者不容錯過!

《6》

四月天,春和景明。

捧起杯去年的白牡丹。

清新的花香,縈繞在唇齒旁。

臨在窗前,捧一本閒書。

窗外幾聲鳥鳴,屋內幾縷茶香。

如詩如畫的季節裡,慢慢品一杯好茶。

明心靜性,自能感受祥和清明的景緻!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