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好“防騙安全網”反詐宣傳再升級

“請開門!請開門!我們是警察,電話那頭是詐騙嫌疑人,不要轉錢給對方。”冒充公檢法詐騙的“X警官”正在誘導受害人進行最後一步轉賬操作時,突然聽到電話另一端傳來真警察的聲音,他連聲嘆息:“就差二十秒,錢就到賬了……”然後,不甘地掛斷了電話。

近日,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霞山公安分局正式掛牌成立霞山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從加強防範源頭入手,擴大反詐騙宣傳覆蓋範圍,普及防騙知識和技巧,及時制止了一批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小小宣傳單彰顯威力

“警察同志,宣傳單上說的詐騙手法都真實發生過嗎?”

“當然!這裡列舉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都是現實生活中騙子常用的招數,好好看看,關鍵時刻能保住你的錢袋子。”

3月27日,霞山公安分局新園派出所民警梁華志帶領一名輔警到新園北社區綠塘村發放反詐騙宣傳單張,當發送完八層樓的住戶走下樓梯時,發現一名潘姓男子拿著一張反詐騙宣傳單在焦急地等候他。

潘先生告訴警察,他租住在綠塘村從事微商,最近需要30000元資金週轉,在一次瀏覽貸款網頁時被一條借貸信息吸引,便留下自己的手機號。不久後,一個自稱借貸公司的電話主動聯繫潘先生,對方通過QQ聊天把相關的貸款材料發給潘先生填寫,不久後又打電話來說由於潘先生個人操作失誤,填寫表格時把銀行卡號碼寫錯導致6000元資金被凍結,現需要潘先生先交6000元解凍資金,並提供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照片以便快速解凍資金放款,待解凍後,6000元和貸款30000元會同時到賬。

匯款,還是不匯?在潘先生猶豫不決的時候,想起家裡人拿回來的反詐騙宣傳單張,正巧又遇上挨家挨戶開展反詐騙宣傳的民警。聽完潘先生的講述,梁華志肯定地告訴潘先生:“這是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千萬不要匯款。”這時潘先生徹底從騙子佈下的迷陣中清醒過來,他喃喃自語:“對呀,我根本就沒有填過銀行卡信息,哪來‘填錯材料’一說。”

“謝謝你們,正是因為你們宣傳到位,才讓我免受錢財損失。”潘先生對公安民警開展地毯式的反詐騙宣傳深表謝意。

提前二十秒叫停轉賬

“你好,是張女士嗎?我是XX市公安局X警官,你涉嫌洗黑錢,現需要你配合接受調查……”這是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典型的開場白。

3月17日,市民張女士就接到這樣一個詐騙電話,對方以她涉嫌某違法犯罪為由,將其引入局中。自稱“X警官”的騙子稱張女士因涉嫌違法犯罪,需要進一步核查其身份和銀行賬戶。張女士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X警官”按照事先編好的劇本嚇唬她,並一再囑咐要對此事保密,不得告訴任何人。

接著,騙子提出,張女士如果想自證清白,必須配合“公檢法機關”進行調查,提供賬戶信息。出於恐慌,張女士當即拿了身份證、銀行卡急匆匆地衝出家門,按照電話裡的約定去霞山某酒店開房。在房間裡,張女士按照對方指示,將自己的網上銀行賬戶、賬戶餘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告訴了對方。正在準備告知賬戶密碼之時,解放派出所民警接到張女士妹妹的報警電話迅速趕到,及時制止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

“你們晚來二十秒我就真的轉錢了……”事後,張女士感激地對解放派出所民警說。民警還耐心地給張女士普及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法,提醒張女士在接到類似詐騙電話、短信時,要堅決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

反詐小廣播傳遍大街小巷

“今日防詐小提示:買口罩如何防騙?”近日,市民黃女士收到了一條彩信,點開後簡單瀏覽,馬上就能掌握防範口罩詐騙的注意事項。

連日來,霞山公安分局主動出擊,組建多支反電詐宣傳小分隊,深入農貿市場、購物廣場、城中村、步行街等場所、路段,採取錄製反詐廣播並沿路播放、派發宣傳單張、張貼宣傳畫報、懸掛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知識送進千家萬戶,將溫馨提示的聲音傳遍大街小巷。

隨著宣傳活動不斷深入推進,宣傳小分隊創新形式提升宣傳效果。霞山公安分局與中國移動公司合作,推出了彩信宣傳,將防詐常識編成溫馨提示彩信發給市民。市民張先生說:“短信、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傳播快速、便捷,覆蓋面廣,定期發佈安全防範信息,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瞭解轄區治安動態及防範措施,做到防患於未然。”

據統計,自3月8日以來,霞山公安分局反詐宣傳小分隊先後出動警力200多人次,車輛70多車次,行車1000多公里,深入街道、社區、村莊、廣場、市場等地開展宣傳70多場次,發放宣傳單張2萬多張,懸掛橫幅標語20多條,警民攜手在轄區內打起反詐宣傳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