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27回56回悟空被逐有什麼不同?

用戶3818091340587


這兩回說的都是悟空被逐出取經隊伍,悟空因殺死白骨精被唐僧逐出取經隊伍和因殺死強盜(楊老漢的兒子)被逐,兩次被逐,性質截然不同。對於西遊記流行說法是唐僧的三個徒弟代表了貪嗔痴。我就這兩次被逐說一下人性的心理。

第一次被逐,就故事本身而言是因為唐僧肉眼凡胎,看不穿白骨精的變化,誤以為孫悟空亂傷人命,這才一怒之下把孫悟空趕走了。而孫悟空呢,看著唐僧那固執的模樣,也是氣不打一處來,駕起筋斗雲就回了花果山。從人性來說這就是個不分是非,看不清事情的本質從而犯錯。這裡他本身是沒有什麼錯誤的,只是被外部表面現象所矇蔽。

第二次被逐,是因為孫悟空不聽唐僧的教誨,打死了六個作惡多端的強盜。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次唐僧是知道這六個人是作惡多端的強盜的,但是還是要求悟空不要傷他們性命,而悟空覺得這六個人作惡多端,要是留著他們會有更多人受難,所以不能留。這個其實兩個人也都沒有錯,這體現了人性的矛盾心理,首先是佛家一心向善,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都可有錯,能改就好。另一個觀念是殺一人能救萬人,那就要化作降魔羅漢去降妖伏魔,拯救天下蒼生。所以兩個都沒有錯。再看那留個被殺的強盜的名字,原著裡寫道: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如果你將他們的名字第一個字連接起來,就會發現是佛家所說的六根。而唐僧團隊追尋的就是這六根。孫悟空的做法就不符合佛家的宗旨,才會被唐僧趕走。並不是簡單的因為傷人性命。


李天允


這兩回說的都是悟空被逐出取經隊伍,27回是悟空因殺死白骨精被唐僧逐出取經隊伍,56回是因殺死強盜(楊老漢的兒子)被逐,兩次被逐,性質截然不同。

第一次被逐,是由於唐僧與悟空間的差距,面對白骨精無法達成共識:在悟空眼中是妖怪,在唐僧眼中則是人類!所以這次被逐,悟空是委屈而又無奈的;

悟空被逐、回到花果山,當八戒去請他的時候,他明顯是處在心繫唐僧的狀態!貌似一直在等待八戒的到來,他的那副逍遙、快樂狀,只是演給八戒看的!八戒滿心以為他成功地使用“激將法”勸回了悟空,其實,悟空更可能是“將計就計”!

第二次被逐,與第一次不同。那次,對於妖怪的判斷出現重大分歧情有可原,但這次的判斷是一致的:楊老漢的兒子是人,不是妖,楊老漢對唐僧、悟空一行有款待之恩!所以不能殺死楊老漢的兒子!

請注意,楊老漢的兒子是盜賊不能成為殺死他的理由!否則,悟空剛被唐僧收為徒弟的時候,殺死那六個強盜,就不會因為唐僧的唧唧歪歪而自行離開唐僧。因為,仙界的原則就是不能殺死人類,神仙們剿殺妖怪的理由就是妖怪吃人!

比如說,八戒和沙僧為妖時是吃人的,被觀音收編進取經隊伍時,八戒和沙僧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吃人!

而且,就在悟空衝向楊老漢兒子一夥盜賊的時候,唐僧已明確高聲指示,把他們趕走即可,萬不可殺死!但是悟空不僅殺了,居然還特意將楊老漢兒子的頭割下來,血淋淋地扔到了唐僧的面前!

很明顯,悟空是在公然挑釁唐僧!因為,悟空認為唐僧對自己不公!悟空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他要明確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僅僅大徒弟的身份,他認為是不夠的!

這次,無奈的應該是唐僧了!這樣的公然挑釁,除了逐出隊伍,已別無選擇了。而且,這次逐出後,取經路上縱然再遇到千難萬難,唐僧也絕不會再要悟空歸隊了!

於是,悟空變幻分身,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的好戲。其含義是明白無誤的:我悟空可以保你去西天取經,同樣的“悟空”也可以徹底粉碎你的取經任務!想甩掉我是沒門的!

所以,悟空在天宮和地府都是要求辨別真假,而到了如來的腳下,是要辨明“邪正”了!因為,悟空很清楚,在如來的眼中,所謂的真假美猴王,只不過是“二心競鬥”罷了!

看起來,如來像是臨時決定要配合悟空的!他收回說出了一半實情的話(“二心競鬥”),而做了另外兩件事:一是隨口編出一個新物種“六耳獼猴”,圓了悟空演的戲,二是許諾了悟空“汝亦登蓮臺”,給了他“定心丸”!顯然,悟空在取經路上的表現,值得如來給予這樣的回報!

觀音也做了一件事:她要唐僧“休在嗔怪”悟空!意思是,翻篇了,好好同悟空一起走完剩下的路程吧!唐僧的回答極其簡潔,就四個字“謹遵教旨”!顯然,唐僧也是心知肚明!

從此,唐僧與悟空琴瑟相和——倆人雖名義上仍為師徒,但實際上是平等關係了——直達靈山,取經、成佛!


鄭光赫


您好,寫盡紅樓夢,答遍西遊記。我是危樓還望嘆西風。

西遊記第27回寫了什麼?那麼我要告訴你,第27回寫了屍魔三戲唐三藏,也就是最出名的白骨精的故事。

在這一回中因為孫悟空三次將唐僧眼裡無辜的好人打死,在八戒的挑唆下,唐僧乾脆休了這個徒弟。

而第56回唐僧師徒並沒有遇到妖怪,他們是遇到了一夥長得凶神惡煞的強盜。

為什麼說他長得凶神惡煞呢?因為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裡會講那些長得凶神惡煞的人描繪成為紅頭髮的人,比如說在女兒國遇見的如意真仙,就是一頭紅髮青面獠牙。而這夥強盜也是紅頭髮,所以看得出來他們應該是一夥長相十分猙獰可怕的強盜。

孫悟空呢,在這一回中打殺了強盜,不止如此,在這一回孫悟空其實做了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有一位老者將唐僧師徒夜晚收到家中居住。

這位老者的兒子就是強盜中的一個人主義,注意一下,這時候老頭的兒子還沒有被打死。

老者為了救這師徒4人,在發現兒子他們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時候,就趕緊偷偷跑到後房,告訴了唐僧師徒,讓唐僧師徒躲過了災難。

但是孫悟空回頭去看一看情況如何的時候,卻將老者兒子的頭直直地砍了下來,還向唐僧說,我將這老漢的逆子首級砍了下來。實在是令人十分驚悚。

這兩回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最大的區別就是,在第27回孫悟空打死的是真妖怪,真的想傷害他們師徒的妖怪,而第56回的時候,打死的全是走入歧途,犯了錯的凡人。

還有什麼區別呢?還有的區別就是在第27回孫悟空其實做的是好事,不只是降妖除魔,還幫師傅鋪平了道路,但是第56回呢,他們明明已經逃脫了,孫悟空卻還是要回去又打又殺,這時候孫悟空其實是犯了殺生之錯的。

還有一個小小的區別,就是在第27回豬八戒一直不停的教唆唐僧,讓唐僧念緊箍咒,但是在第56回,是唐僧自己一定要念緊箍咒,豬八戒並沒有在其中推波助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能夠得到您的認可。


T西風


《西遊記》原著第27回,離開五莊觀後,唐僧師徒在白虎嶺遭遇白骨精。白骨精三度變化想吃唐僧肉,卻接連三次被孫悟空打死。最終,唐僧發狠,將孫悟空趕走。

《西遊記》原著第56回,孫悟空打死了幾個強盜,被唐僧逐走,後來六耳獼猴假扮悟空攻擊唐僧,最後被如來佛祖識破。

《西遊記》第27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故事梗概:

一日,師徒一行走到一座大山中,只見天色陰沉,谷中濃霧瀰漫,悟空料定必有妖怪。他用金箍棒在地上劃一圈,讓八戒、沙僧保護師父在圈內休息,他去探聽虛實,順便採些鮮果來充飢。這座山內千年修行的白骨精,她聽說吃了唐僧肉可長生不老,於是她三次設計捉拿唐僧。

第一次,她變成一個美麗少女,手提一籃饅頭,笑著想把師徒三人從圈內騙出,悟空趕到,舉棒就打,女妖化一縷青煙跑掉。第二次,她變成老婆婆,拄一根柺杖從山後走來,悟空認出又是白骨精變的,舉棒又打,白骨精故伎重演,化煙脫逃。

第三次變作一個老頭,在一間茅屋前坐等唐僧的到來。悟空看見,上來就打,白骨精招架不住,便用計從雲端扔下一黃絹,上寫:佛心慈悲,切勿殺生;再留悟空,難取真經。

唐僧信以為真,怪悟空連傷二命,逼悟空離開。悟空走後,白骨精順利地捉了唐僧,在白骨精邀母親來吃唐僧肉時,孫悟空趕到,並打死老妖,變成白骨精的母親進洞救出了唐僧。

西行途中孫悟空被師父“一度氣跑,兩次遭貶逐”。

作為“聖僧”的高徒,每遇妖魔鬼怪,或遭陰謀詭計,他都主動請纓,衝鋒在前,與邪惡勢力,搏鬥在最前線,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孫悟空的身影。接受磨難:“艱難困苦,玉浴於成”。警惕之心,清醒之志,深隧之神

由“美猴王”到“齊天大聖”再到“鬥戰勝佛”,孫悟空一生走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戰鬥歷程。生命從“自發”到“自覺”再到“自為”,我們看到了一代英雄人物的成長過程。



王鱗


在取經路上,孫悟空曾經被唐僧趕走過兩次。第一次27回就是在三打白骨精後,因為唐僧看不穿白骨精的變化,誤以為孫悟空亂傷人命,這才一怒之下把孫悟空趕走了。而孫悟空呢,看著唐僧那固執的模樣,也是氣不打一處來,駕起筋斗雲就回了花果山。

至於第二次,則是因為孫悟空不聽唐僧的教誨,打死了六個作惡多端的強盜。孫悟空的這一做法,讓唐僧看到了孫悟空的無組織無紀律,所以再一次把孫悟空趕走了。可是這一次,孫悟空被趕走後,卻沒有第一時間回花果山,而是去了南海珞珈山找觀音菩薩訴苦去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孫悟空第二次56回被唐僧趕走後,為何沒回花果山,而是去找觀音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釋,主要原因就是時間不同了。孫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趕走時,是在他參加取經團隊的早期,在這個時候,孫悟空對取經還沒有什麼參與感。並且因為剛參加取經沒多久,孫悟空對一切還不是不怎麼在意的,畢竟天大地大,哪裡不能讓自己瀟灑呢?所以,孫悟空二話不說就回了花果山。

至於第二次被唐僧趕走時,取經路都已經走了大半了,整個團隊也都磨合地差不多了,大家的感情也都很深了。這個時候,讓孫悟空毫無顧忌地離去,他的心底是拒絕的。並且此時整個取經任務都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馬上就要成功了,這個時候把孫悟空一腳踢開,換誰都不幹啊!所以,孫悟空第一時間就跑到觀音菩薩那裡告狀訴苦去了!

這一切也和我們現在參加工作的情況很相似,剛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對於公司或者管理者有一點不滿意了,隨時都可以辭職走人,想走就走,瀟灑無比。可是參加工作幾年後,卻變得越來越不敢辭職了,哪怕是受了再大的委屈,也最多就是找人吐個槽而已,因為年紀越來越大,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們都在負重前行而已!


睿讀西遊


題主你記錯了,《西遊記》中,孫悟空不是二十七回被逐,第二十七回是孫悟空在五莊觀偷吃人參果,把人家人參果樹推倒,惹了鎮元大仙,不得已請觀音菩薩去醫人參果樹。

孫悟空被逐,是第二十八回三打白骨精。

這次孫悟空被唐僧驅逐的比竇娥還冤,明明是個妖精,可自己卻偏偏打不死,留下了閨女老媽兩具假屍,唐僧肉眼凡胎,那認的是好人還是妖精?

但唐僧雖有怨氣,還是忍了。

誰知白骨精得便宜賣乖,又變一老翁再次而來,也是孫悟空太一根筋了,師傅在豬師弟教唆下已經憤怒到了極點,你孫悟空就不能變通一下,保護好師傅放白骨精一馬嗎?

但猴子的字典裡就沒有變通二字,又一棒子把變成老翁的白骨精打死了。

妖精是除掉了,但唐僧的忍耐力達到了極限,且不論猴子打死的是人是妖,完全不把師傅放在眼裡,就使唐僧受不了啦,你說在師傅助攔之下出棒傷人(或妖),你讓唐師傅的臉往那放?

今後還怎麼領導取經團隊?

於是,唐僧驅逐了孫猴子。

第五十八回唐僧驅逐孫悟空就驅逐的不冤枉了。

你說一夥攔路搶劫的強盜,自有地方政府、公安機關來管,關你過往僧人什麼事?

況且被官兵抓獲,這夥強盜也因該由法院定罪,你孫悟空狗拿耗子多管什麼閒事?

你孫悟空既然神通廣大,使個定身法把這夥強盜定住,你還走你的路就行了,卻拿棒子把人家打死,活該被唐僧驅逐。


jianchi


要是都這麼閱讀古典就沒意思了!即為古典,就要讀出古典的後世作用出來。讀不出來它的未來典故和含義,那它還叫是古典嗎?這兩回的寓意深長的詮釋了,現代醫學外科_斷肢再生(不僅僅應用在人體中而且還非常高明的應用到植物繫上面去了_嫁接!)與醫學鑑定一個人的_生與死間的教課書式的形態。這才是稱為古典的現代應用典故。死摳字面的,不是讀典,是扯淡。要是扯淡,還是影視導演玩的666。至於如何讀典,呵呵,文有文讀,理有理讀。我_喜歡理讀!別人怎麼讀,取決於你自己。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