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時考上了武漢和北京的985大學,去哪個城市比較好呢?

腳疼治腳


論讀書的城市當然是北京好,但是也得看你考的分數,再想想你需要讀什麼專業,最後才確定讀什麼大學。

首先,我們來看看北京和武漢都有哪些985高校:

北京的985高校有8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武漢的985高校有2所: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都非常高,如果你能夠考上清華、北大和人大,當然不可能考慮武漢的985高校。

而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倒有一拼。

北京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王牌專業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武漢大學的王牌專業有:理論經濟學、法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口腔醫學等等。

華中科技大學的王牌專業有: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

當我們高考成績出來了,我們要冷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再根據自己的等位分,去看看能夠上哪些學校,再從這些大學中去看看你的分數是否夠專業分,個人建議是“穩穩穩”,就是說你的等位分與該專業錄取的平均分相當,就是你所選擇的大學了!否則我們一旦“衝”,衝到了被“調劑”,讀一個你後悔終身的專業,那麼就麻煩了!

綜上所述,我們選擇大學,不僅僅看城市,更重要還得看專業,志願填報一定要“穩穩穩”,最好不要被調劑到你不能接受的專業。至於讀北京的大學還是武漢的大學,要全盤考慮。


平淡是真oymlq


假如你考上了武漢和北京的985大學,你會去哪個城市?這個問題是不是很有趣?或者很無聊?

其實我告訴你,這個問題,是高考報考甚至研究生報考的一個核心問題:選擇高校,還是選擇城市,甚至是選擇專業,這個三個到底該怎麼考慮先後次序。

咱先看看北京的985大學和武漢的985大學有哪些?

北京的985高校數量是全國第一,共有8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這7所高校中,屬於工信部的2所:北航和北理,國家民委的1所:央民,其他5所都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

武漢的985大學只有兩所:

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那麼選擇北京的985高校,還是選擇武漢的985高校呢?

我想,首先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先排除了,能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基本上不會考慮去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這一點應該大家沒有異議吧,因為清華北大的實力太強了,光環效果太厲害了。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人文社科類重點大學,實力非常強,基本上文科和武大對標,理工科基本上沒有,不過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人文社科的霸主高校,實力比北大的人文社科都強,所以能考上人大的,估計不會考慮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剩下的幾所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些年實力是越來越強,不僅航空航天類學科厲害,就是其他電子信息類學科實力也非常強,北京理工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學科也很厲害。

北京師範大學

是國內師範大學的老大哥,實力非常出眾,中國農業大學是國內農業大學的老大,中央民族大學是民族類高校的老大,那麼怎麼選擇這些高校呢?

北京和武漢

選擇大學就是選擇城市,大學最重要的一個權重就是城市,大家都知道,京上廣深的大學分數非常高,一方面是實力強,一方面是城市太牛,這些地方的高考錄取分數自帶城市加成分數30分。

為何大家寧願放棄西部的985高校也要去北京上海的非211呢,其實就一個院校,就業好,在哪裡上大學,基本上在哪裡就業的概率就非常高。

所以選擇北京,基本在北京就業,選擇武漢基本在武漢就業。北京那超級大都市,就業機會多多啊,而武漢就茶園了,因此華科技大學的學生大半都跑到了南方,是武漢實在沒有那麼多就業機會。而北京院校的學生都不願意離開不家,

當然最後,咱總得有個結論吧,最好的選擇就是看高考分數。

根據2018年廣東省的高考分數情況,清華北大肯定是最高的,而低於華中科大和武大的北京高校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顯然這就是選擇。是大多數考生的選擇,可能在有些省份,北京理工大學分數會超過華科和武大,但是中國農業大學和央民基本都是低於武大和華科的。

所以,北京的肯定優選清華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北師大,然後是武大和華科,最後才選擇中農和央民。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全國的“985工程”大學名單已經成為了歷史,所以不會再更改。

但即便所有的“985工程”高校都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的民間知名度也暫時無法被超越,仍然會深入民間的認知。

這是所有“985工程”重點大學的名單以及它們的全國排名(2019年校友會版):

從上面列表可以看到,北京市有8所“985工程”高校,分別是: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武漢市只有2所“985工程”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如果按排名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顯然比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都要高,民間知名度、社會認可度也要高。但北京市的另外5所“985工程”大學,則排名明顯要比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要低一些,尤其是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就更是低了比較多。

所以,如果把北京市和武漢市的總共10所“985工程”大學,按照它們各自的排名、以及考慮它們所在地域,給它們劃分層次的話,我認為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1層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第2層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第3層次: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如果考生能夠同時考上第1層次和第2層次的大學,幾乎不需要做出什麼選擇,能考到哪一所大學就去讀哪一所大學。

但如果考生能夠考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則不應該選擇第3層次的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因為它們之間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可度還是相差比較遠的。

刻意為了選擇去北京讀書,放棄就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感動時代


這個問題其實大家沒什麼糾結的,大部分第一時間都能脫口而出:北京,因為北京是首都,各方面條件必然會更好。當然這個是沒有問題,北京各方面條件肯定比武漢好,雖然武漢進步的很快

還有說一句目前是平行志願,同時考上兩所大學是不可能的,因為平行志願只投檔一次,檔案一旦投出就不會再投,但是這個問題可以在志願填報階段進行討論。高考志願填報並不能單純的只考慮城市的好壞,其他很多問題也值得考慮

01高考志願填報需要考慮那些問題?

1.首先就是自己的興趣問題

其一併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去北京讀書,肯定也有希望武漢。其二對於大學來說,每個人興趣也不同,有人喜歡華中科技大學,也有人喜歡喜歡北京理工大學的。這個對於自己的興趣就很重要,不喜歡的學校相對於來說學習上會更加乏力

2.院校和專業問題

如果你能考上武漢大學,相信你不會去北京的“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同理如果你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的一流專業,相信你一定不會去“武漢大學”相對來說沒那麼強的專業。能上一所綜合競爭力強以及一個比較一流的專業對於一大學生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3.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如果你想學“師範類”“航空航天類”去北京的兩所985必然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為這兩所學校更加專業,實力也很強。但如果你想學的一些專業在武漢大學或者華中科技比較強,但在北京的(除北大清華外)一些985中沒那麼強,顯然選武漢的比較好。

總的來說,對於高考志願的填報,影響的條件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的選擇才能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當然對於這種重點本科的填報,當然是需要考慮一定的地域性的,因為不同地域未來的就業前景,發展方向,以及你的前途都是有影響的。特別是對於“計算機類”“信息工程類”,城市就是未來發展的命脈

一些其他的專業諸如醫學類,師範類,以及一些對地域性要求不高的專業,其實就應該能考到哪裡去哪裡,畢竟未來你也又可能不在那個城市工作

最後

其實武漢最近這些發展也挺快的,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沒必要過份追求去北京上海。當然我也不是說不能去,看當時的情況吧

我是教育100分,喜歡歡迎點贊關注!

教育100分


要是以前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建議你去北京。畢竟是國家的首都,就業機會多,發展空間大。但這次疫情讓我重新認識了武漢,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北京有八個985大學,武漢有兩個,如果能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就去北京,其他的不在考慮範圍內,但如果考不上,那就需要慎重考慮一下了。

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和北京的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可是有一拼的,可以說並駕齊驅。這就看你的傾向性和專業選擇了。

武漢的特殊時期,一定會有特殊的機會,就業需求量廣,發展空間大。有一些高三的學子們都躍躍欲試,都想去武漢,都覺得是個機會。

要我選的話,我選擇去武漢!

去年冬天我去了一趟北京,匆匆忙忙兩天就回了,但印象深刻,那是個拼爹的地方,否則別去。

我學生在北京生活,上班15年了,混的還不錯,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貸款200萬,月供1.5萬,都是打工族,工作也不太穩定,這次在家蝸居兩個月,3萬元的月供不是小數目,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結婚10年才敢要孩子,僱不起保姆,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讓媽媽帶,想孩子想的發瘋,沒有辦法,原計劃孩子幼兒園都在老家上,老家是農村條件太差,才不得不把孩子接了回去。

父母幫不上忙的千萬不要去北京,上學可以,就業還是選擇其他地方,壓力能小很多,生活要幸福很多。

所以,如果有能力考上華中科技大學或武漢大學,還是去武漢吧!


元氣女神


現在武漢市成為了新一線城市,說明它發展潛力會比北京大。當然綜合水平北京還是有不用細說也是'當仁不讓。最為讀書的選擇的話,就分析一下個人需求,需求和選擇之間選個最大值。我有點小見解。

第一看專業,例如武漢大學自然科學總分排在全國高校第十一名,在北京的同等學校未必會有武漢大學有優勢。如果個人有明確的專業興趣的,以興趣為導向。如果你能進想讀專業在那個學校又不夠該專業分數,這時就要了解該校轉專業的難易程度。

在我們學校像我讀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就很容易轉專業只要你自己找到願意收你的學院就好了。可是我的同學讀審計學專業的,轉專業條件要考到全年級前十名,綜合測評前五,這就很難很難了。

一定要調查清楚就讀學校這方面的信息。

不然你會後悔四年的。錯過這個轉專業的機會,只能等到考研改變專業了。

第二看個人以後去哪裡發展,不同行業在各個地方情況不一樣,際遇也不一樣。大城市壓力大,競爭激烈,可是機會也同時會多。留在北京學校讀書,四年下來會積累到北京的人際交往圈,對在北京發展有利。同樣在武漢讀也一樣。

其實那個地方都有它優劣勢,關鍵是自己如何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這就需要問自己了。

如果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就決定一個地方去找到一下什麼。

詩不在遠方,在你要去的地方。




大O說個溜溜球


同時考上了武漢和北京的985大學,如何選擇,我覺得要具體分析。

北京是首都,經濟發達,大公司林立,就業機會和上升機會要大得多,在相同條件下,選擇北京肯定沒錯。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是武漢唯二的兩所985名校,在全國的排名基本上沒低於15位。北京985高校有8所,當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佔據全國第一第二,但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在985中就相當靠後了。另外選擇時還要看你所學專業學科的排名,實際上一些非985、非211學校的特色專業排名是非常不錯的,比如武漢理工大學的非金屬材料、江南大學的食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氣象、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建築……在全國業界是響噹噹的。記住:大學也有自己的江湖。

所以選擇武漢還是北京的985大學,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專業學科結合各方面因素決定。


雲上高原


不知道您這個問題是出於什麼考慮而來的。

您是哪裡人?

這個問題跟此次的疫情有關嗎?

我們就先從一般情況出發來分析一下吧!

作為一個也曾為擇校而整夜輾轉難眠的過來人,今天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學習其實是由各種各樣不同的形式構成的。

在學校裡學習是一種最簡單高效的文化傳承方式,也是社會為人的發展提供的基礎保障。大家都坐在教室裡面,老師講,學生聽,邊聽邊記憶,然後考試,擇優錄取,有能力的繼續往上走。

有人認為考試成績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就考試這點兒事都搞不定,其他的又能有什麼指望呢?一個人如果能力強,各個方面就都不會差,優秀是一種習慣,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分數能上985院校了,說明是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其他方面應該也不差。當然也有那種保送名校卻連雞蛋也不會剝的情況,請相信那只是極端的個例。

這樣優秀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遇強則更強,把他們放到什麼樣的環境,他們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環境對人的影響絕對不比書本小。

北京是我們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有最新的科技,最前沿的時尚和最網紅的美食美景。身在北京,可以隨處看到電視上微博上出現的著名場景——晚飯後去長安街壓馬路不是夢,下了課坐個地鐵就去故宮角樓喝杯咖啡了,每週逛一次後海可能只是為了去買鼓樓大豆包。

這些的確催人奮進,因為只有足夠努力足夠優秀才可能一直擁有這樣的特權。所以到了北京,為什麼很多人再苦也要想方設法的留下,因為吸引力真的足夠大。

再說點實際的。

畢業找工作,校園招聘哪裡多?

大企業更願意去哪裡招人?

哪裡的大公司更多呢?

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也許就不用再糾結了吧。

去北京,毫不猶豫的!

什麼專業都行,不滿意還能考研呢!

除非你家是武漢的,而且堅決不想離開。




怪獸秒懂指南


首先,武漢共有兩所985大學,分別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北京共有8所985可以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如果,單從兩個城市來說,肯定選擇北京,因為北京是國家的首都,同時北京也是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從專業角度來看,每個985的重點學科都所不同。




創意來源生活


北京共有8所985大學,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武漢2所985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我是這麼看的,如果你畢業後想要留在北京或武漢哪個城市,注意,我說的是二選一的話,就選哪個城市,讀書除了學知識,還要有人脈關係的積累,比如你的同學、老師、校友甚至實習單位。當然也不否認,跳出這個圈子的也有,比如武大畢業的雷軍,現在也在北京創業。

如果是畢業後工作城市還沒選擇,或者以後想要出國,單論城市氛圍的話,那麼我建議還是選北京吧。

畢竟北京屬一線城市,無論是文化、科技、資訊、開放包容還是城市的底蘊和人文,我覺得北京都要厚重一些。另外,在教育、科研、人力資源等方面,北京也擁有國內領先的優勢地位與資源儲備。

武漢雖然也在發展,也屬於華中重鎮,但也僅限於追趕的狀態,城市的人文、創業氛圍甚至收入還是比北京略遜一籌。

當然有網友會按大學的排名選校,的確,從排名來講,武大國內排前10甚至還要往前是沒有疑問的,除了清北人領先外,北京另外的幾所985,武大都有傲人的資本,你到武大,明顯感覺武大有著與武漢這個城市不一樣的地方,教育的理念和意識都緊盯著北大清華,而且他們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仁者見仁,如果你非要按大學的排名來選學校,那麼可能除了清北人,你可以選擇武大或者華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