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閻連科的小說《日光流年》裡,核心是“活著”。小說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河南有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落,因祖上有司馬、杜、杜三姓人家而得名的三姓村。百餘年前起,三姓村人因“喉噥症”就都活不過四十歲。三代村長開始了漫長的求生之旅,從司馬笑笑的“把所有莊稼都種油菜”,到藍百歲“把所有田土翻到地下幾尺”,再到司馬藍“從靈隱渠引水”。三代人,三個浩大的工程,無一例外流了血和汗,喪了人命,去醫院賣了皮子給燒傷病人,甚至犧牲了女人的貞潔,又都以失敗告終。


再來看看他們失敗的原因,一位長壽老人說自己活這麼長的原因是“吃的喝的都是油菜”,司馬笑笑就要求全村人莊稼都種成油菜。蝗災來的時候,保油菜棄玉米,結果很多人家在災荒中餓死。


藍百歲以為給田地換了土就會讓村人活過四十,在大躍進的時候,為留住盧主任給村裡修梯田的人馬,甚至不惜讓自己未出嫁的女兒藍四十去侍奉他。這也是司馬藍和藍四十一生悲劇的根源。結局卻是,翻出來的深層土毫無肥力,莊稼歉收,又餓死了好些人家。


《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司馬藍則認為引來靈隱渠的水才是治根之道,因為多年前看到喝了靈隱渠水的鎮上人,都活到了七老八十。為了完成畢生宏願,他甚至在得了喉噥症瀕死的時候,跪求沒能成為自己妻子的藍四十,他最心愛的女人,去城裡做皮肉生意為自己籌錢治病。可費盡全村人心血的靈隱渠水歷時十多年,終於引到村裡來的時候,已經不是當年的清澈模樣。

被汙染的渠水用裡面的塑料袋和動物屍體,打碎了村人最後的希望。司馬藍卻悄悄地去藍四十的家,發現她已經自殺。而接著,災荒年月,吃光了野菜、蝗蟲、蝗蟲殼兒,甚至會導致便秘致死的紅土後,決定分種子吃。分鐘子之前,村長司馬笑笑讓每家人把家裡殘疾、智障的孩子交出來,包括他自己的三個兒子,不分糧食。

《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最後,這群孩子在母親們出門挖野菜的時候,被騙到山溝裡,烏鴉在頭頂飛著,等著吃他們。司馬藍帶著孩子們來埋了他們,一群孩子在烏鴉嘴裡搶下自己同齡人的屍體,埋了他們。你以為這是最驚悚的嗎?村裡自此吃了段時間的烏鴉肉,司馬藍髮現,烏鴉肉竟是挖出他哥哥們的屍體做誘餌,打來的。


藍長壽唯一的兒子在大家準備外出乞討時跌死了,為了不讓他家斷了種,村人各自拿出自己的半塊饃、一把豌豆粉和烏鴉骨頭粉,讓他和他女人留在家裡生孩子。還暗暗告誡他,要把兒子屍體留好,女人懷胎十個月要吃肉。這是多麼粗野生猛又酸楚的生命力啊!


《日光流年》:閻連科,老家縣城的人,就沒有一個喜歡我的


讓人感慨,哪有什麼人生,活著就是一切。言盡於此,推薦各位還是去看看閻連科的作品。儘管他的《四書》不能出版,其他的一些作品也屢獲質疑,打壓,閻連科註定不是主流,據他自己說,自從寫了這些東西,有文化的討厭我,沒有文化的也討厭我,除了縣城的狗不厭煩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