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為何既是米糧川又是文化寶地?

lemoncai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河套平原發達很容易理解,因為本來就是黃河中上游平原,有豐富的水源。

在古代,農業不能沒有水。只要有水加上土地肥沃,這裡很快就會成為人口密集的地區。

簡單說下概念:河套平原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裡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著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狀,故稱“河套”。

這裡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創造了仰韶文化,說明很多人類已經開始在這裡居住生活。

不過,由於河套的位置相對靠北,在戰國時期主要是林胡少數民族盤踞。

戰國前期,趙國就出兵趕走了林胡,佔領河套。

由於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秦國也來爭奪,雙方多次開戰。

秦朝統一六國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在前215年至前214年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三萬戶到那裡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

河套平原開始有大發展。

河套平原自古以來非常適合農業種植,但是它的位置比較不好,過於靠近蒙古高原,處於遊牧民族的近距離威脅下,只有一道長城作為屏障。

所以,歷史上從漢代開始漢人就大發展河套,農業繁榮。但卻屢次遭遇諸如匈奴、羌人、突厥、回鶻、西夏、蒙古、女真等多個少數民族入侵和佔領。

這裡雖然適合農業種植,但前提是農民得有命種地吧?

由於遊牧民族入侵的殺戮、搶掠、尤其是掠奪農民作為奴隸,河套平原的發展斷斷續續,無數次興起又衰落下去。


直到清代末期,遊牧民族在火槍大炮下衰敗下去,對漢人不再有威脅。

於是,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開始遷到河套,經王同春對於灌溉系統的開發,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

到了抗戰時期,傅作義在這裡屯守,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以對日寇長期作戰,河套又有很大發展。

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河套也被重視,成為全國重要的產糧區。

河套平原是非常適合農耕的。其實這裡的全年降水量低於400毫升,理論上是完全不適合農業種植的。但因為有黃河水,所以灌溉不成問題。早在漢武帝時期,為發展農墾事業,從內地徵召10萬農工,在今天后套西部修建引水灌溉工程,並建造了多座城池。

後代的統治者,也大力修建這些灌溉工程,讓成為西北農業的一枝獨秀。

古語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

這裡土地非常肥沃,又不缺水,氣候也不錯,適合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各種作物,是西北地區最發達的農業區。

直到今天,河套地區也被“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

另外,這裡在現代還發現了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薩沙


河套,這個漢語詞的意思非常有意思;專門用來指黃河在流入內蒙古和寧夏地區時形成的一個“幾”字形衝擊平原,這裡的土質非常適合農耕,因此素有“塞北江南”之稱。



廣義的“河套平原”範圍大約有25,000平方公里,包括內蒙古中部黃河沿岸,陰山和鄂爾多斯高原中形成的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以及銀川平原。

自遠古開始,這裡就受到了“仰韶文化”輻射的影響;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的那一位)在這裡設立了“雲中郡”;

自漢代以來,這裡成了中原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比如匈奴等征戰的戰場;雙方你爭我奪,互有勝負,一直到唐朝,這裡才逐漸穩定下來;

7



因此,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與河套平原有關的描述不計其數,尤其是唐代以降的邊塞詩詞更是耳熟能詳,膾炙人口:

比如: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短短二十幾個字,再現了這裡的草原風情。

還有比如:賀蘭山下果園成, 塞北江南舊有名。“塞北江南”因此詩句得名。



王昌齡 《出塞》詩中的詩句:但使 龍城 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

最著名的非岳飛的《滿江紅》莫屬: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陰山、賀蘭山、大青山等等地名都是古來文人墨客,戍邊衛士們筆下的主題;同時,這裡也是中原漢民族與遊牧民族交流的 場所。 比如“南匈奴”就是在這裡慢慢融入了中原的漢族。

在近代,當年的傅作義將軍就曾經在這裡屯田戍邊,興修水利,傳承著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1951年這裡建成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1954年綏遠省建制撤銷;隨即設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再後來又設立了河套行政區;所以“河套”一詞的範圍與過去相比小了許多;

1975年,這裡又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乾渠(俗稱二黃河),以及配套的大規模水利建設工程;河套平原成了名副其實的“塞北江南”——米糧川和文化寶地。


閒看秋風999


河套平原為何既是米糧川又是文化寶地?

大家好,我是山海美食閣閣主,我的回答是:“縱觀世界古今,所有的文明起源地都跟這個地方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因為自然環境決定生存環境,只有當這個地方的農業生產能讓人們衣食無憂的時候,人們才能夠有精力去發展除農業之外的經濟與文化,長此以往,這個地方必定能夠成為文化寶地。”

《管子·牧民》中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講的正是人們只有在吃飽穿暖衣食無憂的時候才能去考慮禮儀與榮辱,有了物質基礎的保證,才能有文化的產出。

首先,河套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原因也是由於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導致的。從中國的溫度帶上來看,河套平原位於中溫帶,氣溫對於它來說並沒有什麼優勢。從乾溼地區的劃分上來看,它屬於半乾旱與乾旱地區的分界處,依舊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河套平原卻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晴天多,日照時間長,這成為了河套平原當地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優勢。

大家都知道農業生產離不開光照條件,因為農作物中的有機物是通過光合作用轉化而來的,所以有一個好的光照條件絕對是農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於中國北方來說,農作物的生長旺季主要在夏季,並且夏季越往北白晝時間越長。這種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讓河套平原糧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保證,糧食不僅單產高,顆粒飽滿,而且營養物質含量比全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糧食都要高。

其次,河套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黃河”,黃河作為我們中國的母親河,同樣它更是河套地區的母親河。之前咱們講到過河套平原地區位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全年降水量極少,那為什麼它能被稱為米糧川呢?當然是因為有黃河的流經,為它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才得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第一要素——水源。

可是母親河不單單給河套地區帶來的是水源,還有非常重要的土壤,土壤同樣作為歷史上農業生產的要素。歷史上土壤肥沃的地方不都先後形成了大都市嗎?例如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南京,珠江三角洲的廣州,還有成都平原的成都等等,都是依託河流帶來的肥沃土壤興盛農業而興起了城市。黃河從寧夏段到內蒙古段由於落差非常小,水流速度慢,所以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套平原地區沉積下來,這就為農業生產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滿足了農業生產對土壤的需求。

再從溫帶大陸性氣候的角度來講,河套平原地區由於夏季晴天多,導致該地區的晝夜溫差非常的大,從而產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生物現象。那就是白天氣溫高光照強導致光合作用非常強,製造了大量的有機物。而夜晚氣溫非常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極大地被削弱,導致有機物充分的積累了下來。所以這裡出產的農作物個頭不僅大,種子顆粒也都很飽滿,從而導致其農作物產量也非常的高。

綜上所述,河套平原地區兼具了夏季氣溫與光照、黃河水、肥沃的土壤與極大地晝夜溫差等多個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富甲一方的米糧川並不奇怪。有了豐富的自然物產資源作為保障,自然也就能夠安心的發展政治、經濟與文化。隨著長期歷史發展與文化的積澱,河套平原地區也就成了文化寶地。即使朝代更替,只要自然環境不會變化太多,這裡依然會糧倉豐滿,文化發展也會永不停息。


山海美食閣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在幾字形的黃河灣。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為寧夏與內蒙古重要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早在5000~701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北部已經覆蓋了河套地區。這一文明的誕生和傳承繁衍使得河套平原具有悠久的歷史文明。

縱觀人類歷史,人類文明大都發源於江河流域。這與傳統農業耕作所需的灌溉條件密不可分。


雨宸的色彩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在幾字形的黃河灣。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為寧夏與內蒙古重要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河套平原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於中國的北方軍事史、烏拉特草原文化史、遊牧定居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討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於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阿洛推文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在幾字形的黃河灣。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為寧夏與內蒙古重要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自元代起,“河套”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書籍裡,並有了較穩定的內涵,用來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南,黃河沿岸地區。並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也有以黃河南、長城北地區為前套的,與河的北面的後套對稱。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明朝以後稱“土默川”。 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清代光緒年間形成八大灌渠。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成為糧倉,塞上江南!

河套平原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面積1.7萬平方公里。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


1閻浮檀金


甘肅.寧夏,青海的部分地區為河套地區,連綿成河套平原 ,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條件優越,適宜種植高梁,大豆,小麥,番茹等五穀雜糧,並收穫頗豐,所以被人們稱為米糧川.

河套平原是中西文化交流寶地,歐洲,非洲,西亞及東南亞的文化商旅團隊,通過亞細亞地區,進入中國新疆天山南北,來到玉門關,嘉峪關,暢達河套平原,因此,一條偉大的絲綢之路就這樣誕生了!

敦煌文化遺址,馬踏飛燕,駝鈴搖月,金銀珠寶,古蘭經,等.馬幫,商隊遊走在茫茫大漠,帶來了西域的先進文明- -- 伊斯蘭教和古老的佛教.

經過千百年來的歷史洗禮,河套平原 便成了文化寶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千年文化寶地必將放出萬丈光芒!


賀虹橋1958


河套地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因為從上古世代這裡就繁延生息著中華民族的先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這裡就成了貫通西域各國乃至世界文明和中華文明互相交融的橋頭堡。在海上航行還沒有發展之前,這裡是是我們中華民族瞭解世界,走向世界唯一的通道。所以這裡散落和埋藏著,很多的歷史瑰寶,等待著我們去發現,開發和利用。因此稱他為“文化寶地”是名副其實的。


品山103510031901


河套平原,由於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優越的地理優勢,是南北東西文化在歷史上的聚集之地,行程了文化的融合,所以說是文化寶地。


白靜先生


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匯、搏弈和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