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中醫講,“肝司生殖”,就是說肝能直接調節女性經、帶、胎、產等一系列生理活動。女性與肝,與情緒究竟有何特殊關係?又如何針對性調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01

肝調節女性生殖的機理

婦科疾病也多與肝有關

《葉氏醫案》中記載,“凡女科雜病,偏於肝者居半”,“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肝失疏洩,氣滯血瘀就會引起“女科雜病”。這裡的“女科雜病”指的就是女性生殖系統腫瘤、囊腫、盆腔炎症等。因此,治療女性疾病首先要想到肝。

月經不調,重在調肝

經血是肝臟所藏之血。如果肝血缺少,無以下注成月經,就會出現月經的量少、拖後、痛經等。其次,肝主條達、調暢氣機,像一個調度一樣把肝血指揮到子宮並順暢地排出體外。

如果肝氣疏洩力量不足,導致肝血不能到達子宮排出體外,就會出現痛經。如果肝經火盛,使得血液流速加快則會出現月經提前、月經過多等。所以說,月經不調,重在調肝。

女子孕育離不開肝血供養

中醫常說,“女子以肝為先天”,女性經、帶、胎、產等生理活動,與肝的關係甚為密切。而且女子以血為本,由於行經耗血,妊娠血聚養胎、分娩出血等,無一不涉及於血。

肝是儲存血的倉庫,肝血庫存充足的時候,才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胞宮,為一次次地月經來潮做好物資儲備,而規律的月經又是孕育的必備條件。

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02

一次暴怒引發的停經

王某,女,28歲,未婚。月經不調三年,打算調理好月經後準備結婚、要孩子。但是在一次家庭紛爭時,王某發現自己剛來第一天的月經停了,而且之後月經都不再來了。

她去看了西醫,用激素治療,用了就來,不用就不來;也看了不少中醫,但大多也都是用些活血化瘀的方藥,吃了幾個月也不見有效。幾個月前經朋友介紹,找到我看診。

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給她把脈,我能明顯感覺到她的脈象比較弦緊。看了舌象後我基本確定王某的問題所在。她的舌象主要表現為:舌質紅,舌苔偏少,舌兩邊有瘀斑。

我通過進一步的問診瞭解到王某的一些身體症狀,比如在停經前很長一段時間,經期錯後,經期短,每次行經僅2天就結束。色淡量少,間有紫色小塊。經前乳房墜痛,心悸少寐,腰膝痠軟,食而無味,反覆長痘,整個人看起來疲乏無力。

從整個症狀可以看出,王某存在肝鬱氣滯的問題已經多年,突然停經,也是因為月經期間爭吵暴怒,而暴怒傷肝,從而造成瘀血內停,肝的疏洩功能變得失衡。

肝氣不疏會導致氣血紊亂,脾胃氣血紊亂就會沒胃口,大腦氣血紊亂就會不思睡眠,氣血瘀滯在面部或是胞宮走行不暢,就會長痘痘、月經不調等症。

一般體寒的人通過活血化瘀能調理好月經,但是由情緒問題導致的月經不調,主要應從調肝入手,而不僅僅是活血化瘀。我給王某開了丹梔逍遙散,再加一些外治法。

單純的逍遙散,疏肝健脾功效各半,主要是養,而丹皮可以揉肝,梔子是去心火的,丹梔消炎散加強了除煩、去心火的功效,能較好的調節情志問題引起的月經不調。

抓住了問題的根本,王某的月經很快就又回來了,月經不調的問題,經過幾個月的調理,也有了明顯的好轉。

03

2個穴位1個方,幫你養肝助孕

情緒是影響孕育的一個重要因素,生活中適當舒緩情緒,給自己減減壓便能解決很多婦科問題。此外,我還為大家推薦1個食療方和2個外治方。

艾灸肝俞穴

取穴:肝俞穴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

功效: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也就是肝臟氣血在背部聚集的位置,時常艾灸、按摩這個穴位,能起到疏理肝氣、溫補肝血的作用。

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按揉期門穴

取穴:期門穴位於胸前,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處。簡易取穴,可以從乳頭處往下觸摸,數兩個肋間隙的位置,就是期門穴。

功效:這個穴位是肝的募穴,也就是肝臟氣血在胸腹部聚集的位置,按揉這個穴位,能起到清肝火、理肝氣的作用。

注意:按揉穴位會有酸脹的感覺,持續按揉至酸脹感減弱,再慢慢做幾個深呼吸,會有心胸舒暢、豁然開朗的感覺。

養肝助孕,3個方收藏好

調肝助孕食療方

給大家推薦調肝助孕鮑魚湯,鮑魚形似子宮,有良好的滋陰養血的功效,鮑魚殼是調肝、清肝火的,百合,能清心除煩。一起煲湯食用,有良好的滋陰養血、調肝助孕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