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若沒有青霞,又怎會有《聊齋志異》

蒲松齡:若沒有青霞,又怎會有《聊齋志異》

董橋說:“我們在人生的荒村僻鄉里偶然相見,彷彿野寺古廟中避雨邂逅,關懷前路崎嶇,閒話油鹽家常,倏忽雨停雞鳴,一聲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在蒼老的古槐樹下相逢話舊。”

董先生諳熟世道蒼茫、俗情冷暖,然而對於人生際遇的期待還是過於理想。事實往往分手分道後,卻永世不能相見。好在當日的情誼真摯而馨雅,即使後來客寓他鄉,也足堪慰籍紙窗竹影裡的孤寂與悽惶,更有隱藏於詩文中不羈的深情與惆悵。

譬如蒲松齡和顧青霞。

康熙九年,在同鄉好友兼東翁寶應知縣孫蕙組織的一次夜宴上,蒲松齡初遇顧青霞。

曾經,叢碧館主張伯駒在繁華旖旎的上海灘,初見潘素驚為天人。想來蒲松齡一見顧青霞亦當如是。

銀燭燒殘飲未休,紅牙摧拍唱伊州。

燈前色授魂相與,醉眼橫波嬌欲流。

——蒲松齡《贈妓之六》

時年三十的蒲松齡,顯然沉醉在名姬顧青霞的曼妙媚姿裡了。

年方二十的顧青霞溫婉可人,善琴箏、善歌詩。身在樂籍,閱人無數,對才名夙著的蒲先生一見傾心。幕賓蒲先生毫不掩飾對青霞的豔羨與愛慕。然而東翁孫蕙心裡則掀起了一陣陣酸酸的漣漪,不得不頻頻示意蒲先生:

華筵把酒醉吳姬,一曲揚州低翠眉。

堂上主人多妒忌,暗中為語杜分司。

——孫蕙《贈妓之八》

蒲“分司”是懂分寸的,但因青霞陡起的情感波瀾,卻又久久不能平息。顧青霞的形容舉止無不牽動著蒲松齡的心絃,綺麗的才情有如泉湧。

曼聲發嬌吟,入耳沁心脾。

如披三月柳斗酒聽黃鸝。

——蒲松齡《聽青霞吟詩》

旗亭畫壁較低昂,雅什猶沾粉黛香。

寧料千秋有知己,愛歌樹色隱昭陽。

——蒲松齡《聽青霞吟詩又長句》

……其它還有《為青霞選唐詩絕句百首》“喜付可兒吟與聽”——青霞端媚的吳儂軟語使蒲松齡如夢如幻;為青霞賦《夢幻十八韻》,辭藻之麗、典故之富,儼然是東阿王思慕洛神之時……

青霞吟詩,青霞鳴琴,青霞曼舞,青霞傾訴。

聽青霞,觀青霞,思青霞,寫青霞。

偶然遇見,遂成知己。

客居江南,在官場濁世滔滔中,蒲松齡迎來了生平最浪漫、最深情的歡愉。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可惜,蒲松齡忘了“堂上主人”孫蕙同樣垂青沉迷於顧青霞。孫蕙做官雖有循良之名,卻有聲色之好,家中已是妻妾成群,但還是於康熙九年歲末,為顧青霞脫籍,納其為妾。蒲顧兩人惺惺相惜、戀戀情深的時日到底掩沒在庸常俗世的裹挾中。縱有一汪深情,卻彼此無能為力,何況孫知縣對蒲幕賓有識才說項的高情厚誼,蒲松齡內心應是悲苦而無奈的。

蒲松齡:若沒有青霞,又怎會有《聊齋志異》

失落的蒲松齡驀然想起自己的科舉功名事業,想起了千里外的故土還有孝親育子的妻子。於是,在康熙十年的落花時節踏上了返回故里的行程。此生,與青霞再未相見。

流年似水,世事如夢。

康熙十四年,孫蕙進京升任戶科給事中,其家眷則回到了淄川故里,其中有顧青霞。身為一名江南女子,乍到言語不同、風俗亦殊的魯中僻地,顧青霞註定在孫府成群的妻妾中形單影隻。而孫蕙宦遊京師,風流不改,也註定了青霞的孤寂與悲涼。青霞的境遇,孫蕙知道嗎?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蒲松齡心如明鏡。

康熙二十一年,在淄川西鋪畢際有家坐館的蒲松齡先後寫了《孫給諫顧姬工詩,作此戲贈》、《西施三疊-戲簡孫給諫》、《閨情呈孫給諫》等二十四首詩詞,反覆的意思無非是揣度顧青霞的處境心情,以期昔日的東翁能對青霞珍重憐愛,其中《西施三疊 戲簡孫給諫》裡說:

秀娟娟,綠珠十二貌如仙。麼鳳初羅,那年翅粉未曾幹。短髮覆香肩,海棠唾起柳新眠。分明月窟雛妓,一朝活謫在人間。細臂半握,小腰盈把,影同燕子翩躚。又芳心自愛,初學傅粉,才束雙彎。

那更笑處嫣然,嬌痴尤甚,貪耍曉妝殘。晴窗下,輕舒玉腕,仿寫雲煙。聽吟聲嚦嚦,玉碎珠圓,慧意早辨媸妍,唐人百首,獨愛龍標西宮春怨一篇。

萬喚才能至,莊容佇立,斜睨畫簾。時教吟詩向客,音未響,羞暈上朱顏。憶得顫顫如花,亭亭似柳,嘿嘿情無限。恨狂客兜搭千千遍,垂粉頸,繡帶常拈。數歲來未領神仙班,不識怎祥勝當年?趙家姊妹道,斯妮子,我見猶憐!

——蒲松齡《西施三疊 戲簡孫給諫》

蒲松齡:若沒有青霞,又怎會有《聊齋志異》

寫此詞時,蒲松齡不見顧青霞已十一年之久,然青霞的榮華端妙、慧潔可愛,未嘗須臾離開目前,故而下筆迤邐多姿、雲霞滿紙。但這些詩詞在孫蕙看來,內心該作何想呢?你一而再的“閨情戲簡”未免過分了吧,我家侍妾,干卿何事?

蒲松齡的贈詩、贈詞於事無補,反而使孫蒲的友情漸漸疏離。或許這在蒲松齡意料之中,或許以為又必須如此,才不負與青霞的知己之情。

康熙二十五年,孫蒲卒。不到兩年,顧青霞去世。屢試不第、依然寄人籬下的蒲松齡為之心酸腸斷,隱秘的情思在《傷顧青霞》詩中表露無遺:

吟聲彷彿耳中存,無復笙歌望墓門。

燕子樓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

——蒲松齡《傷顧青霞》

人世無緣,寄予陰世。此生無緣,寄予來生。

可是陰世尚遠,此生未盡。今後的餘生裡,此情綿綿,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客舍孤燈下,青霞的音容倩影一一匯入聊齋先生的生花筆底,或為人、或為鬼、或為仙、或為妖。《聊齋志異 嬌娜》篇,孔生雪笠與狐女嬌娜無緣結為連理,卻互為知己,彼此於危機時刻不惜捨命搭救。篇末“異史氏曰”:

餘於孔生,不羨其得豔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觀其容可以忘飢,聽其聲可以解頤,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於“顛倒衣裳”矣。

蒲松齡:若沒有青霞,又怎會有《聊齋志異》

顯然,蒲松齡對“嬌娜”之人物大有寄意焉。

《聊齋志異》中每個溫良嫵媚的女子身上大抵都有顧青霞的影子,是情之所至抒其鬱懷,亦是紙上重逢、夢裡話舊。秉筆之際,想必蒲松齡亦時時聽到那鶯啼般的歌聲,以及,窗外瑟瑟的冷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