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拍晚霞困難還是朝霞困難?你拍的圖片如何?

攝影微談


華為手機隨便拍。




火洲傑人


手機攝影是拍晚霞困難還是朝霞困難,你自己拍得如何?

相比之下拍朝霞要困難一些。因為朝霞要起得比較早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攝影是光與影的變化與組合。

1 .在拍攝之前就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天氣是否晴朗,太陽光什麼時候出來(一般8:00左右)要事先有個預判,要提前到位,做好一切拍攝準備工作。

2.手機的電量是否滿格,內存是否夠用,要騰出足夠多的內存空間,也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3.還有拍攝地點,事先都要提前選好。總之事先要充分的做好一切拍攝準備工作。

下面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拍攝日出和日落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構圖:

1.可事先確定好拍攝主體(朝霞),那陪體和主題是什麼,?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什麼樣的情感?事先心中要做到有數。

2.構圖,可採用水平構圖的1/2法,1/3法構圖。拍朝霞,主要就是拍攝霞光。

3.可正逆拍。如果是正面的逆拍,可拍攝主體的剪影和

4.斜拍或是側拍。可向左或向右側拍和逆拍。一般拍攝朝霞的最好方法是有一定角度的逆拍,即斜拍或是側拍,這個角度體現的光線最強,也是最長。這就是拍朝霞最基本的拍攝方法和構圖方法,各位同仁也許還有比我更好的構圖方法和拍攝方法。所以我們以此共勉。

下面我就曬曬我拍的朝霞的照片。這張照片我記得大概是在8:00過點拍的,早晨的那種強烈的太陽光線穿過薄霧照耀在田野上的感覺真的好爽,不僅空氣好清新!景色也好美!這是我偶然的一次意外拍攝到的。

所以,在這裡我還得補充一點說明:拍攝,不僅要講技巧和方法,還要偶爾靠點‘運氣’和機遇的成分在裡面。有時你早就計劃好了時間地點在哪拍,主題也想好了,可等來的卻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那個樣子(結果),最後拍下來回去後還得ps加工。這大概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這上面兩張照片是在8:00之前拍的日出效果,當然這是在我們這裡拍的效果,這時還早,太陽才剛剛露出來,給人一種陽光慢慢地透過雲層露出來的感覺。其它地方拍的可能又不太一樣了,大家都明白的,時間地點不同,拍的效果就不一樣。下面這張照片才是拍日出的時間剛剛好,太陽光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萬道霞光照射在祖國的大地上,真的是好美!這也是我在上班的路上用手機拍下的。日落的拍攝和構圖的方法跟拍日出是相同的,只是拍攝的時間不同而已。

下面這張照片大概是在下午6:00過左右,在下班的路上拍下的日落照片。強烈的太陽光線照射在灸熱的水泥路上,感到是那麼的很刺眼。

下面這張是我以往旅遊時拍的日落時的照片。也很美,也是一種偶然的巧遇拍的,因為我是第一次去蘇杭旅遊,第一次坐船去遊錢塘江,到京杭大運河遊覽。所以根本沒有刻意的去做什麼拍攝的準備工作。當時看到這麼美的日落,毫不猶豫地拿出手機就拍了,也沒多想什麼。是我無意中的收穫。


奇香巴巴


朝霞和晚霞,是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和即將從西方地平線降落時,對天空雲層的照射,而產生的絢麗多彩的霞光。

由此可知,拍朝霞需要起早,還得有預判能力,“運氣”層面的因素較大,準備時間倉促;拍晚霞可以提前觀察雲型和雲層厚度,預判成功率較高,準備時間充足。

朝霞,拍攝時間早了,天空不明亮,“雲”微紅且暗;拍攝時間晚了,太陽光過強,雲霞展現效果不佳。

晚霞,由於太陽降落較慢,有時間調整構圖、曝光等參數。但也要注意拍攝時間,早了,雲霞未紅透;晚了,天空漸暗,雲霞紅裡透黑。

無論拍攝朝霞還是晚霞,都要以天空亮度適中的部位測光,切忌雲霞“過曝”,因為過曝光而丟失的細節是很難彌補的。

最後一點,個人認為也很重要,如果你真的喜歡拍攝朝霞或晚霞,你就應該平時留心,提前選好拍攝地點。因為,無論朝霞還是晚霞,最佳拍攝時間也就是幾分鐘,時間不允許你“見到霞光再去選拍攝地點”!選擇地點時,當然是考慮前景,是利用建築群還是山脈?是否能利用上水面倒影等等;再就是拍攝前方一定要開闊。

以下9張照片,是8月24日早晨4:53——5:14時間內,在建昌水上公園,跟蹤拍攝了朝霞的形成過程。用華為mate20pro手機拍攝的。











曉軍趙


打開專業模式,有6個設置項,我會依次介紹每個設置項的功能以及應用的場景,這樣大家看完我這篇文章就可以輕鬆學會專業模式的使用,隨心所欲的設置參數去拍照啦。

1.測光模式手機提供三種測光模式,從左到右,分別是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矩陣測光是對整個畫面進行綜合測光,中央重點測光是對畫面的中心部分進行重點測光,點測光是對選中的點進行測光。比如拍純黑背景只留主體可以用點測光實現。

2.感光度(ISO)是指感光元件對於光的靈敏程度,數值區間一般為50-102400,ISO值越小,畫面越暗;ISO值越大,畫面越亮,但是ISO越高,畫面噪點也越大,要想得到清晰的畫質,ISO值必須小,越小越好,所以ISO值一般都是設置成50或者100。

用普通智能模式拍攝夜景,機器會把ISO調的很高,500-1500不等,這樣拍出來的夜景照片噪點很大畫面很粗糙,如果用專業模式把ISO設置成50,快門速度調慢一點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噪點多畫質差

3.快門速度(S)是指快門從打開到關閉一次的時間,數值區間一般為1/4000秒(就是1秒鐘的四千分之一)到30秒,快門一次就好比人眨眼睛一次,眨的越快看到的內容越少,眨的越慢看到的內容越多。

我們常說的慢門/長曝光就是指把這個快門時間設置的比較長(比如0.5秒),拍攝出來的是一種糊的效果,就有運動軌跡呈現,如果拍攝流水就會有一種霧化的效果。如果你想把運動的物體拍的很清晰不糊,就需要把快門速度設置的很快(比如1/1000秒),比如抓拍運動員。

4.曝光補償(EV)曝光補償是控制曝光的一種方式,雖然跟ISO一樣都有提高畫面亮度的效果,但是還是有區別,曝光補償主要是用在相機測光不準確的場景,比如拍攝雪景,大片白色雪花交叉反射,機器會認為環境很亮,所以自動調低曝光,拍出來的雪就是灰色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手動增加曝光補償,使拍出來的雪是白色的。這種情況下提高ISO就起不到好效果了,反而帶來大量噪點。

5.對焦方式(AF)對焦方式分為自動單次對焦(AF-S),自動連續對焦(AF-C),手動對焦(MF)。自動單次對焦適合拍攝靜止的物體,自動連續對焦適合抓拍運動的物體,也就是焦點會自動追著物體走;手動對焦是自己根據場景選擇,往左適合拍花草微距,往右適合拍大場面的風光。

6.白平衡(AWB)不同的光源環境下畫面會有色彩偏差,鎢絲燈下畫面會偏黃,日光燈下畫面會偏綠,要消除這種光源造成的細微偏差,就需要用到白平衡,不過我一般都是默認,因為很多時候差別不明顯,照片後期也可以調整。

搞清楚了這6個設置項的功能,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場景搭配不同的參數了,我這裡列舉幾種比較常見的用普通模式拍不太好的場景,並把專業模式需要設置參數的大概區間列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1)逆光剪影選擇矩陣測光,並把測光點對準光源(太陽、路燈、白熾燈等);ISO設置成50-100;S設置成1/1500-1/15秒;其他項默認即可。

2)逆光人像選擇矩陣測光,把測光點對準人物臉部;ISO設置成50-100;S設置成1/1500-1/15秒;曝光補償減一檔或者兩檔(即-0.3或者-0.7)使背景不過曝;其他項默認即可。

3)雪景選擇矩陣測光;ISO設置成50-100;S設置成1/1000-1/50秒;曝光補償加一檔或者兩檔;其他項默認即可。

4)夜景選擇矩陣測光;ISO設置成最低50;S設置成1/10-1秒(必須配合三腳架,不然畫面會糊);其他項默認即可。

5)抓拍運動的物體(小孩、寵物等)選擇中央重點測光;ISO設置成50-100;S設置成1/1500-1/50秒;對焦方式選擇自動連續對焦;其他項默認。

6)慢門(也叫長曝光)選擇矩陣測光;ISO設置成最低50;S設置成1/30-1/5秒(必須配合三腳架,不然本該清晰的物體也會糊);其他默認即可。沒有使用三腳架,所以主體也有點糊了

7)微距(花朵、昆蟲等)選擇矩陣測光;ISO設置成50-100;S設置成1/1500-1/100秒;對焦方式選擇手動對焦並移至靠左邊;其他默認。

專業模式的功能和應用場景就介紹的差不多了,碼字不易,希望對你有幫助!覺得有收穫可以關注我,持續分享手機攝影乾貨技巧!


挑戰創作家


巴里坤大草原晚霞




誠信一生161999634


昨晚的拉薩晚霞




malonepeng


早起的霞光



A000青瓷


青島的小麥島




搗蛋兵5463082


朝霞晚霞都漂亮,關鍵是看天氣,而且現在都是數碼相機,拍不好馬上補拍,成功率很高。第一張是梅里雪山晚霞,第二張是石渠巴格瑪尼牆附近朝霞。




守望者老胡


廬山西海晚霞

個人認為拍攝朝霞和晚霞都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提前看好天氣預報,選好合適地理位置,拍攝角度,拍攝前調整好快門,光圈,感光度。因為好的風景稍縱即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