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好思考》有感

重讀好好思考,看到一句很不錯的話分享給大家,思維發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驟不僅需要獲得新的知識,還需要獲得新的管理方式來運用自己的已有知識——馬文 明斯基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呢是這樣的我們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已有知識的分類,是使已有知識更加系統化。

文中有一個公式,思考力水平=你做出的假設+事物發展規律的重合度,當然事物是客觀的,我們的判斷是主觀的,一般情況下是主觀符合客觀,在掌握一定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就能夠用主觀加客觀對客觀做出短期可信度較高的預測。因為我們目前能做出的判斷其實是在自己已有知識儲備基礎上的主觀估計,這種估計可以說是完全主觀的,但當掌握了大量已知客觀規律、知識、前人經驗時。做出的估計與事實規律的符合程度就會很高。

根據有關研究,人們在遇到一個問題時如果自身已有知識體系無法完全理解或者不理解時大腦會自動替換掉這個問題,變成更簡單的問題,進行回答。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然有的情況下並不是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而是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有問題,這時候思維模型就顯得很重要。分析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思維模型,也可能一件事適用多個思維模型,就如特效藥般有一個可能是最合適的。

書中把思維模型分為四個層次第一類是經驗技巧型第二類是方法流程型第三類是學科原理型第四類是哲學視角型,我們要從不同層次上去理解同一件事,是一個思想由淺入深的過程,不一定每件事都要用哲學視角來看待,適合的也許就是最好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積累一些關於這些的模型,在生活中可以嘗試進行套用,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比如SWOT分析就屬於方法流程類。從四個方面分析問題優勢、劣勢、機遇、挑戰,這個分析方法應用廣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類似的方法模型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大家可以蒐集一下嘗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