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鄰家老三最近因為清明祭祖的事情和剛過門兒的新媳婦吵了起來。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清明祭拜祖先是要下跪磕頭的,主要是作為後代子孫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及感恩之情。同時也表示血脈傳承不忘本,希望能夠得到先祖們的護佑而讓家族發揚光大。當然,這也詮釋了國人最為尊崇的孝道!

老三媳婦兒是90後,用老輩話來說“比較時髦”。她認為祖先又不是她祖先,她從外地嫁過來甚至連見都沒有見過。就這樣對著一個素未謀面的祖先磕頭有點不可思議!而且覺得這都是迷信,頂多鞠躬就行了,她們老家那裡都是鞠躬。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老三的瘋狂吐槽


昨天來我家喝茶的時候,老三開始給我大倒苦水:“你也知道,在咱們這裡祭祖不下跪實屬大不敬,會被人指指點點說不孝順的。而且我家那丫頭片子你也看到了,她現在也太牛了,完全不是談戀愛時候的乖乖女。結婚快一年了,家裡感覺是她說了算一樣,完全一副“老孃就是不跪,你能咋地”的嘴臉。”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我笑道:“老三啊,你這哪裡是替祖先鳴不平,你這是為自己吧?”

老三啜了口茶來掩飾尷尬......

我又說到:“其實下跪磕頭這個事情,你還別說,確實是有講究的。這個雖然是你媳婦的不對。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你想想,咱們磕頭要求的是什麼?是敬意,是來自內心對祖先的敬意。你磕頭的時候不說話,但是你有沒有敬意祖輩們是能感受的到的。你強迫一個完全沒有一點敬意的人去磕頭那不是鬧得三方都不開心嗎?”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三方?不就我和我媳婦嗎?怎麼還三方了?”老三疑問道。

“還有你祖先也不爽啊,他感到有個對他有敵意的人磕頭能開心嗎”我笑著說。

“哈哈哈哈哈哈哈,這麼說也是對的。”老三笑的合不攏嘴。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別讓孝道變成笑道


關於老三這個話題無獨有偶,其實抖音上也有兩個關於婚禮現場新婚夫婦給父母跪拜敬茶的視頻特別火,都是關於類似事件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個是新娘被人按著脖子強制磕頭,婚禮現場變成分手現場的視頻。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在給父母敬茶的時候,新娘因為接受不了跪下磕頭這種禮數所以硬生生的沒有下跪,只有新郎一個人跪下了,但估計內心也是尷尬到極致了。


這個時候新郎的朋友們就開始在旁邊起鬨了,說新郎剛結婚就成了“妻管嚴”,以後還不天天跪搓衣板吃軟飯。新郎越聽越生氣,最後強行按著新娘跪下磕頭。


新娘氣的受不了,轉身給了新郎一巴掌,並氣呼呼的說這婚沒得結了,然後走了。合夥飯最終吃成了散夥飯......很多網友說都怪旁邊起鬨的人。其實按照正常邏輯,年輕人都會看不慣新娘而起鬨的,也怪不得他們。


第二個是新郎不懂禮數,敬茶時候把爸爸氣走的視頻。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視頻中新娘下跪了,而且表現的非常有禮數。但是新郎跪拜敬茶的表現卻在老一輩人心目中特別沒有禮數,甚至說極為惱火。


因為新郎下跪的時候不知道是電視上學的還是在哪裡看的,雙手合掌,然後跪下磕頭。直接把爸爸氣的吹鬍子瞪眼睛的,然後氣呼呼的走了。這在咱們這裡是對已逝的祖先的禮數,對長輩是不允許雙手合掌的。說句難聽的,這是在詛咒老人啊。


所以,沒有傳承的孝道最終演變成了笑道。


祭祖的另外一種解讀方法


論傳承來說,祭祖是真的要下跪的。而且人越多越好。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據史料記載,祭祖在古代其實就是一個家族族長帶領族人和先祖們溝通的場景。按照現代通俗的講,那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

用現代通俗點的來說應該是這麼講的:

後人家長帶著子孫跪在墳前說:“爸媽或者爺爺奶奶,你們好。我帶著滿堂兒女來看你們了。你看咱們家已經開枝散葉了。你們在那邊也會感到欣慰吧。今天來給你們送錢了,記得在那邊吃好喝好,買點新衣服。千萬別餓著自己凍著自己。咱家誰誰誰又娶媳婦了,媳婦是哪裡的怎麼樣......誰誰誰又添新丁了,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你們祖上有靈記得保佑咱家發揚光大、福澤昌盛、平平安安等等等等......”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等於就是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簡要的和祖先們聊聊天,讓他們泉下有知。這個時候,兒女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團聚於一堂祭拜祖先。讓祖先們知道你是他們的後代,好得到祖先們的萌佑。

當然,你作為子孫總不能居高臨下的站著說吧。跪拜是一種禮敬孝道,跪天跪地跪先祖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按照風俗來說,另外一個世界是不能吃熱食的,所以清明祭祖當天吃冷食也是一種說法。於是許多地方民間有清明祭祖吃青糰子的習慣,這個習慣從三國時期就有了。


清明節的其他習俗


清明祭拜祖先,90後老婆不願下跪,嫁過來的媳婦必須要磕頭嗎?

  • 祭祖千萬不要在太陽高升的時候,儘量在沒有陽光的清晨或傍晚。
  • 送錢的時候紙一定要燒透徹,不然先祖收不到。
  • 拜祭祖先最好是能夠兒女全部到齊,集體下跪。當然,現代的血脈傳承概念已經淡化,而且許多人並沒有見過祖先,所以多以鞠躬代表禮數敬意。
  • 祭祖掃墓現場掘絕對不能吐痰,是為不利。
  • 掃墓時要把墳頭的雜草樹枝都清理乾淨,若墳包有缺土漏洞都及時添加新土進行修補。民間傳說上面的樹枝會對子孫的氣運和健康不利。
  • 孕婦或婦女經期不宜掃墓。
  • 祭祖時不宜穿的大紅大紫,以端正肅穆為適。
  • 身體不佳不適合掃墓。
  • 不要在先祖安息的地方嬉笑謾罵,是為不敬。

總結:至於娶回來的媳婦是否必須下跪。這個在今天其實完全可以採取折中方式。那就是直接血脈親屬建議下跪,媳婦類的可以以鞠躬為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