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與2008年5月19日,舉國默哀3分鐘,多難興邦


2020年4月4日與2008年5月19日,舉國默哀3分鐘,多難興邦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讓人第一時間想起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輪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那是為了悼念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遇難的同胞。

同胞們,相隔不足12年,兩次均發生在子鼠年,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兩次全國性哀悼,實在是不多見的。

偉大的《義勇軍進行曲》又響徹在耳畔,“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種危機意識要時刻保持,國歌啥時候都不能改,多難興邦,我們古人已經論述得非常清晰了。


2020年4月4日與2008年5月19日,舉國默哀3分鐘,多難興邦


《左傳*昭公四年》: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若可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裡、丕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為盟主。衛、邢無難,敵亦喪之。

這是關於“多難興邦”最早的論述,《左傳》中用齊國、晉國兩國多難而興,衛國、邢國兩國無難而衰,辯證分析,鞭辟入裡。

《左傳》之作者左丘明,比孔子長几歲,最著名的就是孔子與左丘明同恥。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足見,很多方面,孔子是以左丘明作為自己榜樣和人生標杆的。

不忘歷史,是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國家災難日,我輩更要時刻銘記在心。我們是個命運共同體,民族興則國家興,時刻保持憂患意識,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所言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2020年4月4日與2008年5月19日,舉國默哀3分鐘,多難興邦


21世紀的今天,與2000年前之春秋,又有何異?

不同之處春秋之故事發生在華夏大地,相同之處是將世界看成天下,諸侯國林立。

新冠肺炎全球波及,哀悼日,全球疫情依然任重道遠,人類戰勝疫情還遠未結束。但,國際勢力錯綜複雜,縱然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國際關係依然非常棘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依然要堅實推進前行,無論是大步流星,還是步履蹣跚,只要全國人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終能達到彼岸。

銘記歷史,不忘國難,多難興邦,警鐘長鳴,2020年4月4日,這一日,放下所有的雜念,沐浴更衣,10時哀悼。

最後,重新審視自己,如果您是學生,是否擁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遠大信念;如果您是企業家,重新反思是否擁有打造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國際名片的偉大理想;如果您是普通上班族,是否還有做好一顆螺絲釘,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添磚加瓦的鬥志;如果您是……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創造歷史的,不是別人,就是你,別亂看了,說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