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個又一個逆境。人的內心深處存在著一些沉睡的力量,人們會為之驚歎,卻從未想象自己會擁有。這些力量一旦被喚醒並付諸行動,生活就會被徹底改變。

—奧裡森·馬登(Orison Marden)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30年多前,賓夕法尼亞大學馬丁·塞利格曼博士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把一些看起來並無差別的狗分為A、B、C三組。在實驗的第一階段,A組的狗被揹帶綁住並受到輕微電擊,它們可以用鼻子去按控制桿,讓電擊停止,很快它們就學會這樣做了;B組的狗也是被同樣的揹帶綁住並受到同樣的電擊,但它們無法讓電擊停止,這些狗只能忍受痛苦;C組的狗被揹帶綁住,但沒有受到電擊。

實驗的第二階段。他將這些狗逐個放進一個叫作穿梭箱的裝置裡,這個箱子中間立著一塊低矮的擋板。每隻狗都被放到擋板的一側並受到輕微電擊。它們只需要跨越矮擋板跳到另一側就能停止電擊。A組的狗(可以控制電擊)和C組的狗(沒有受到電擊)很快就明白怎樣跨越擋板,擺脫不適。而B組的狗(不能控制電擊)則有不同的反應,它們躺下來嗚咽啜泣,沒有一個嘗試逃脫。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第一次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我驚呆了,彷彿我自己就是那個B組的一條小狗,拼命的忍受著電擊,嗚咽啜泣,卻不知道自己可以停止電機,並且逃離。

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發現:無助是後天學來的,B組的狗一旦學會了無助,就失去了採取行動的意願和能力。人類也是一樣,“習得性無助”就是將“做什麼都沒有用”這一想法內化,削弱了一個人的掌控感,而讓人類大腦和肌體無法產生應激反應,也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現實。

馬丁·塞利格曼教授進一步發現: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歸因或應對生活事件的方式所決定的。若一個人認為逆境是永久的(“這永遠不會改變”)、普遍的(“我會把所有的事搞砸”)和個人的(“這都是我的錯”),那這個人就會擁有悲觀的歸因風格;若一個人認為逆境是暫時的、外在的和有限的,那這個人則擁有樂觀的歸因風格。歸因以心理學的角度講就是認知。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認知框架。同樣一件事情,不同認知框架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讀者文摘》裡面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視力非凡的男孩》,它講述了一位名叫卡爾文的小孩的故事。卡爾文幼年因病造成雙目失明,可他會打籃球,讀書成績好,朋友很多,而且他堅持自學編程,希望可以開發幫助失明人士的電腦系統。作者好奇,這世上那麼多和卡爾文一樣遭遇的孩子活在壓抑、痛苦中,甚至選擇輕生,為什麼卡爾文看起來比正常的孩子還要身心健康?以下這段卡爾文和媽媽的對話,或許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有一天,卡爾文問媽媽:“為何是我要經歷雙目失明?“

媽媽說:“孩子,我也不知道原因,也許是上帝對你的生命有特殊的期許,他希望你活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卡爾文說:“可是,媽媽,失明瞭,我就再也看不見你了。“

媽媽拉起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臉龐上,溫柔地說:“孩子,你只是眼睛看不見,但你從未失明。別人用眼睛看,而你可以用手看,用心看,我相信以你獨特的觀察方式,你會看到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世界。“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卡爾文媽媽真是一位有力量而且有智慧的媽媽,她讓我想到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到的“抱持“的概念。抱持是指母親營造一種共情式的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使得他們能夠逐步發展出一種能力,能忍受生命那些未整合的碎片體驗給自己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從而覺得自己越來越有力量。不僅如此,卡爾文的媽媽還是一位認知重構的高手,她成功的把孩子的缺陷,轉化成讓孩子自豪的優勢,這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她做到了。在給孩子做認知重構之前,我想這位媽媽一定也用了一些時間讓自己首先走出傷痛的陰霾,先在自己心裡重構這一事件對於家庭、她個人以及孩子未來人生的意義。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我們都期望生活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式發展,但人生中往往會有一些時候,我們會遇到淬不及防的打擊,生命進入低谷。如果我們使用慣常的認知,那麼打擊就是打擊,低谷就是低谷,痛苦無以復加,前方模糊一片,無路可循。就在這樣的時候,我覺得一個人首先要做的是對自己的抱持。更多的自我否認、自我懷疑,自我攻擊只會讓你的生命能量更低,頭腦更混亂,把一切搞得更糟糕。抱持自己就是要接納自己的不夠好,接納自己做錯了決定,接納自己的失敗。失敗者和成功者最大的區別是失敗者永遠都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成功者相信。成功者總是知道如何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以積極的方式激勵自己度過難關。抱持對於深處逆境的人而言太重要了,一個人能夠做到對自己的抱持,就已經停下了自我攻擊和亂作動作,開始真正的反思和規劃。而這個時候,如果他還可以獲得家人的抱持、朋友的抱持,合作伙伴的抱持,那麼逆境就不再為逆境,他一定有勇氣、也有能力突出重圍。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抱持只是讓自己的心靈得以喘息,不再那麼焦慮或者憤怒,而真正要走出逆境,還要開始重構自己對於逆境的認知。開展這樣的重構,你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 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於我的生命有什麼正面的意義?比如讓我反省、讓我看清一個人、讓我懂得敬畏、懂得珍惜 ……
  2. 這件事情的發生,可以怎樣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比如更經歷豐富、更有擔當、更有力量、更智慧、更嚴謹 ……
  3. 即便這樣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我在生命中還擁有些什麼呢?比如家人、比如健康、摯友、陽光、空氣 ……
  4. 即便這樣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我都還有選擇性呢?比如放棄、從頭來過、分手、孤獨淡定、重振旗鼓、開源節流、開發新產品、換一個地方生活…….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人類所需要面對的逆境包含:社會逆境、職業逆境、個人逆境三個層次,放置在一個三角形中,社會逆境最高,個人逆境最低。逆境的發生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比如社會逆境如經濟大蕭條、自然災害、戰爭等,必然帶來後兩個層次的逆境即很多人失業、公司破產、家庭矛盾激化、更多人失去健康、甚至生命等等。而在面對逆境時,發力點往往是自下而上的,那就是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處境下,我們都要盡力做好自己,讓自己活下來,而且活得更好,如果力所能及,再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一天,他赤身獨處囚室,忽然之間頓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心靈的自由感。從客觀環境上來看,他完全受制於人,但自我意識卻是獨立的,超脫於肉體束縛之外的,他可以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他的這種超越也感染了其他囚犯,甚至獄卒。弗蘭克爾協助獄友在苦難中找到活著的意義,尋回自尊。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弗蘭克爾運用這種難得的自我意識天賦,發掘了人性中最為可貴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選擇的自由”。弗蘭克爾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記錄了他的生命歷程,以及他創造的意義療法。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位神人,他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至貴州龍場。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是一個荒蕪的小村落。關於這個村落,《陽明先生年譜》裡有這麼兩句描述:“蛇虺魍魎,蠱毒瘴癘“,可見生存環境極其惡劣。而且,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住的基本都是少數民族,語言根本不通。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在龍場,活下來已屬不易,而陽明先生不僅沒有因灰心絕望,走向“死地”,反而完成了他生命最偉大的一次昇華”。他在《瘞旅文》中說:“自吾去父母鄉國而來此,二年矣,歷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慼慼也。“意思就是說:“自從離開家鄉父母,身處龍場,我經歷瘴毒等惡劣環境而能活下來,是因為他沒有一天自怨自艾,恐懼憂傷”。的確如此,而且不僅如此。在龍場,陽明先生將新建的小木屋命名為“何陋軒”,隨後,他又在附近建了座“君子亭”。他還在山上挖了個洞穴,改成居室,取名“玩易窩”,在這裡研讀《周易》。更有甚者,王陽明給自己做了一個石頭棺材,每天晚上就睡在裡面。有一個風雨之夜,狂風呼嘯,一道驚雷閃過,陽明先生突然大徹大悟,從石棺材中坐了起來,一陣長嘯,這嘯聲照亮山河萬朵,劃過歷史的長夜,陽明先生說了一句話:“始知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也是四百多年來影響深遠的陽明心學的起點。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與弗蘭克爾所處的納粹集中營和陽明先生所處的龍場比,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逆境是小之又小的,大部分的逆境沒有給人帶來生命的威脅,更多的是因為事業、財富、健康、情感的得失而帶來暫時心靈架構的坍塌。只要我們願意,每個人都可以至少找到一個人抱持自己,那就是我們自己。只要我們願意,我們至少都會找到一點逆境給我們生命帶來的意義。我們還會發現我們生命有很多的擁有,並不會因為逆境而失去。心理學博士,國際知名的人際關係和情感問題研究專家約翰·格雷(John Gray)說:“

所有逆境確實都是讓靈魂成長的機會。“ 今天,我將這句話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原創)逆境,真的不可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