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救國”熱度高漲,全球車企“押寶”中國


汽車“救國”熱度高漲,全球車企“押寶”中國


中國車市給全球汽車業帶來溫暖。


中國貢獻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汽車銷量,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包括特斯拉、大眾等在內的中國工廠已開始復工。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需求的復甦“熱度”,給跨國整車企業帶來了希望。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


1、中國車企目前整體開工率已達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


2、德國汽車車頂供應商---韋巴斯特,近日宣佈恢復其在中國11家工廠的生產。


3、大陸集團的動力傳統系統部門----維泰斯科科技,在中國的業務也回到正軌。


4、瑞典雷達和視覺系統供應商Veoner,中國85%的產能已被有效利用起來。


中國正在需要的情況下主動成為國際產業鏈上的“備份”,為穩定國際產業鏈做出貢獻。


汽車“救國”熱度高漲,全球車企“押寶”中國


中短期看,疫情將對海外需求造成顯著衝擊,影響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


但從長期來看,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將加速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全球替代,產業鏈向國內轉移趨勢明確,利好中國供應鏈。

更遑論,近期限購開閘,購車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出臺,一場汽車行業“救中國”的大幕拉開,讓汽車行業再次看到了曙光。


當房地產已經“救”不了中國時,輪到了汽車產業粉墨登場。


當然政府對汽車行業的緊急輸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第一次發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先後推出4萬億計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計劃。


大力出奇跡。2009年中國共生產汽車1379.1萬輛,銷售1364.4萬輛,同比增長48%和46%。


這次,同樣值得期待。

是繼續押寶中國,還是轉移產業鏈?值得全球汽車業思考。


汽車“救國”熱度高漲,全球車企“押寶”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