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趙垠垠

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有時候比糧食禁令更可怕的,是人們面對糧食禁令的行為方式。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經濟學家馬克西莫·託雷羅(Maximo Torero)在3月26日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各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會加劇全球糧食短缺。

“全球糧食短缺”?後疫情時代,這一話題,頓時又讓人們懸著心的提了起來。

託雷羅表示,目前糧食豐收情況較好,但是未來幾周後可能會開始出現糧食短缺。水果、蔬菜類的短缺可能會在兩個月後出現,因為屆時果蔬將迎來成熟期,需要大量技術成熟的採摘工人。而且成熟期採摘的時間很短,一旦錯過很容易造成腐爛。

當前,世界多地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實施了禁止市民外出、停工停產等措施,這就間接導致農業生產部門工人短缺,直接影響產量。

此外,多國政府紛紛出臺的保護主義政策,比如增加關稅和出口禁令,也將擾亂全球貿易的健康秩序。

目前,世界第三大稻米輸出國越南宣佈暫停出口稻米,最大稻米輸出國印度則因為防疫禁令而暫停大部分的物流運輸三星期。哈薩克斯坦也已經全面禁止出口小麥粉和蔬菜(包括洋蔥、胡蘿蔔和土豆)。當地時間3月28日週六,埃及也決定在3月28日——6月28日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各國採取措施後,瞬間點燃了糧食市場,期貨價格飄紅,相關糧食股也接連上漲。專家預計,糧食依賴進口的國家可能會出現糧價上漲,甚至糧食短缺的危機。

面對災害,國家禁止糧食出口的案例在歷史上也不少見。

2010年,俄羅斯受高溫、旱災影響,數百萬公頃的農作物消失。當時為了穩定本國糧價,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宣佈作為全球第四大糧食出口國,將禁止糧食出口。當時禁令的消息一出,小麥價格上漲至23個月內最高點,引發了人們對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的擔憂。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年的調查,在受調查的77個國家內,約有四分之一國家,如阿根廷、中國、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等國家都曾在本國糧食危機時,採取過“糧食禁令”相關的措施,例如:增加關稅、出口限額甚至全面禁止出口。

糧食禁令背後“保護本國利益”的邏輯固然不難理解,但其帶來的多米諾效應更加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託雷羅認為“當前大家所採取的保護性政策,反對自由貿易原則,只會適得其反。貿易壁壘將帶來更多的市場動盪,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的農業企業分析師齊貝爾(Phin Ziebell)亦指出,假如主要出口商把貨囤積在國內不讓出口,會導致全球的消費者開始擔憂糧食短缺問題,從而出現恐慌、不理性購物等行為,令問題更加嚴重。

這一預測,一語成讖。

3月16日,馬來西亞政府宣佈封國,其鄰國新加坡國內因為擔心馬來西亞對新加坡進行糧食斷供,立馬出現了囤貨潮,超市貨架被搶空。

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但是,“空貨架”=“糧食短缺”麼?

其實不然。

就在囤貨潮第二天,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長陳振聲(Chan Chun Sing)在Facebook上表示,“我們不會出現沒有飯吃,沒有東西用的情況。”他說,新加坡可以獨立生產麵條、嬰兒奶粉和罐裝食品等產品,大家只需要買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

全球農業和營養開放數據執行主任安德烈·拉佩里爾(Andre Laperriere)也對《衛報》說,“大家不用太擔心空貨架,這不是由供應不足導致的,是現在受疫情影響,物流出現了問題。我們要保持冷靜,只要不囤積,糧食還是充足的。相反,如果我們囤太多的食物,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食物浪費,而且大眾的囤貨狂潮也會讓商家趁機提高食品價格。”

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供應鏈管理教授理查德威爾丁(Richard Wilding OBE)也對phys.org(一科學類新聞網站)表示,“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食品被浪費,重量約達13億噸。大多數食物浪費是由供應鏈最末端的消費者引起的,而恐慌性購買將導致更多食物被白白浪費。”

縱觀國內外的糧食產量和儲備情況,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自2008-2018年全球年均水稻產量和收割量都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水稻產量達約8億噸。

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2008-2018年全球水稻產量和收割量 ,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而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產國,近些年年均水稻產量約達2億噸。另據我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6384萬噸,同比增長0.9%。

聯合國警告小心糧食短缺?我要囤糧嗎?


2008-2018年全球主要水稻生產國,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據新華社對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的採訪,從2014年開始,國家按照“產區保持3個月,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要求,重新核定並增加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各地已全部落實到位。 目前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於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

有時候比糧食禁令更可怕的,是人們面對糧食禁令的行為方式。

糧食禁令一般是各國政府在評估之後,為保障本國利益進行的進出口管控。

雖然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糧價上漲,但只要大家不過分哄搶囤積,政府能在新冠肺炎期間為農場工人提供足夠的防護設備,讓他們能夠安全地繼續工作,“糧食危機”就追不上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