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穀子前,種子要如何處理?

生活八戒


1. 曬種

種下前需要曬種,種子在冬季寒冷的倉庫裡儲存,經過曬種,能使種子內部發熱變化,促進種子早發芽,提高發芽的趨勢和發芽的概率。是一個經濟有效的增產技術。曬種方法簡傾易行。種下前幾天,選擇睛天,將種子攤在席子上,厚約半寸左右,連曬二、三天即可。

2. 發芽試驗

穀子耐貯藏,保存多年仍可發芽。據山西省農科院資料,保存了十年的1800份穀子材料,發芽的概率仍在80-90%。

通常從外地新引進的種子,都應該在種下前需要做發芽試驗。

發芽試驗的方法:將要試驗的種子混合均勻,隨機取樣百粒。用水浸泡1-2小時。攤在墊有溼紙的碟子裡,上面蓋上溼紙或溼布,放在20-25攝氏度溫度條件下。三天後總計發芽數佔種子總數的比例,叫做發芽的趨勢。發芽的趨勢是說明種子生活力強弱的。種子發芽數目越多,說明發芽的趨勢越強。

如果100粒種子中有95粒發芽,發芽的概率就是95%。為了做到試驗準確,要用同樣種子做三份試驗。最後以三個試驗的平均數為準。好的谷種,發芽的概率應在95%以上。如果發芽的概率在90%以下,要適當增加種下量。發芽的概率在70%以下者,不能做種用。







奇花異卉的世界


穀子,屬於禾本科的一種植物。古稱稷、粟,亦稱粱。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2~30度,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適合栽培 ,屬於耐旱穩產作物。原產中國,在中國北方有較廣泛的種植。


那麼,種植穀子前,種子要如何處理呢?

一. 曬種

播種前選擇晴朗的天氣,把谷種攤放在陽光下曬上2—3天的時間。谷種經過長時間的倉儲,不免會沾染一些黴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有效的殺死黴菌。另外,經過陽光晾曬,種子內部溫度升高,就會喚醒沉睡的芽胚,能經濟有效的提高谷種的出芽率和谷種的生長潛力。

二.篩選種子

先用風車或簸箕,清除枇谷雜質,選留飽滿的種子。


在通過三洗將優質谷種精選出來。

一洗: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把飄在水面的雜物、芘種除去,留水底飽滿撈出。

二洗:將一洗撈出的谷种放入20%濃度的鹽水中再次清洗,把飄在水面的半飽谷、秕穀再次深次的篩除,另外,20%濃度的鹽水還可以對谷種表面進行殺菌清洗。

三洗:把二洗過後的谷种放入清水中,清洗掉鹽。

最後把洗淨的谷种放到陰涼處晾乾。

三.谷種發芽測驗

選擇100粒谷種用水浸泡1-2小時。攤在墊有溼紙的碟子裡,上面蓋上溼紙或溼布,放在20-25攝氏度溫度條件下。兩天左右看看有多少谷種出芽,出芽數目除以100,這就是發芽率。為了達到準確性,可同時做三組實驗,取平均值。發芽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穀子的長勢和產量,一定要選擇高出芽率的谷種進行播種,這才能為高產增收打好基礎。

四.藥劑包衣拌種

用40%的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1%兌水稀釋後拌種,拌後堆堆蓋覆蓋物悶6~8小時。也可,每100公斤種子用2兩辛硫磷兌水5―8斤用噴霧器噴在種子上,邊噴邊攪拌,拌勻後,堆起來,上面用麻袋覆蓋,悶6―12小時,可防治地下害蟲。為防治黑穗病和白髮病將悶過的種子陰乾後,用種子重量的0.2―0.3%克菌丹、多菌靈、福美雙拌種;也可用40%的五氯硝基苯250克拌20斤的種子。

藥劑包衣拌種主要目的是防治底下害蟲、苗期粟葉甲、蚜蟲、薊馬和灰飛蝨,白髮病和黑穗病。這些都是穀子作物易受到的蟲病。因此,藥劑包衣可靈活掌控,實用至上。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那麼,一切農作物之際必然要在於種子,良好的種子處理才會對高產增收有所保障,是作物生長的重中之重。

我是最帥二亮子,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個人淺見必有不足,歡迎大家討論指教,我願意在學習中成長,希望大家給點贊評論關注,謝謝大家。

種植小靈通


(1)穀子是什麼

我在農村的時候,年年都種穀子的,我對穀子的情況還是非常瞭解的,所以我還是來回答一下種植穀子的問題吧,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要先簡單的普及一下“穀子”的基本知識,穀子是什麼?穀子就是穀子,穀子不是稻穀,穀子是旱地種植的一個主要的糧食品種,穀子磨出來的米是小米,小米有黃小米,也有白小米,在戰爭年代的“小米加步槍”的小米,就是穀子磨出來的,穀子與高粱,與玉米一樣,都是我們所說的粗糧,而我們所說的細糧只有大米白麵,大米是水稻磨出來的米,而白麵則是小麥磨出來的麵粉!

(2)谷種的選擇

穀子是春天種植,秋天收穫的,穀子在秋天收穫之後,就會把來年種植的谷種選擇出來,單獨脫粒,然後用風車進行風選之後,就會存放在通風陰涼的庫房裡保存的,穀子在來年春天種植前,還要對谷種進行最後一次風選的,由於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的儲存,有些不適宜的,或者有糠癟的現象的穀子,通過風選之後就會會被淘汰的,這些被淘汰出來的不可以做種子的穀子,可以拿去餵豬餵雞了,而籽粒飽滿的穀子的種子就會留了下來,這些保留下來的穀子的種子,在春天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


(3)穀子種子播種前的處理

穀子種子在播種前是需要處理的,當把風選好的可以播種的谷種選出來之後,在穀子種子臨播種前的時候,應當拿到室外進行一次晾曬的,因為谷種的顆粒非常小,春天外邊陽光明媚,春風吹拂之下,曬三個兩個小時就完全可以了,這樣就會把需要播種的谷種表面的的潮氣,水份全部曬沒了,這樣的穀子的種子就是非常乾爽的了,也非常適合播種的,穀子的種子在播種前,是不需要用水浸泡催芽的,也不需要用農藥包衣的,如果用水浸泡或者用農藥包衣穀子種子的話,可能對穀子種子造成損害的,甚至會影響到穀子種子出芽的!



(4)谷種播種前出芽試驗

谷種在播種之前都是要做一次種子出芽實驗的,通過對谷種的發芽實驗,檢測出穀子種子的出芽率,這樣在穀子種子播種的時候,就掌握了穀子種子播種的比例,也就可以按照穀子的實驗出芽率,進行谷種播種的,谷種在播種前,挑選出100粒谷種,用溫水浸泡做發芽實驗的,這個谷種的實驗非常簡單,農民朋友們都會做的,當谷種的苞牙全部拱出來之後,耐下一點心,數一數100粒穀子的種子,有多少粒出芽,也就就得出了穀子的出芽率了,這樣在穀子種子播種的時候就有了參考的數據了!




(5)種植穀子的土壤土質

穀子是需要打壟種植的,由於穀子的種子籽粒非常小,所以種植穀子種子的土壤必須鬆軟,如果有板結的土塊的話,就可能會將穀子種子的嫩芽壓制在土塊之下,發了芽的穀子的種子也可能夭折土壤之中,所以穀子在種植前必須要對土壤進行整地耙地起壟的工作,這樣會讓土壤土質更細膩,更鬆軟,穀子的種子播種在這樣的土壤土質之下,才可以順利的發芽出苗的,完好的出苗率,才是穀子秋天豐收的最基本的保證。


(6)穀子底肥

穀子是需要大量肥料的,當然最好的肥料還是農家肥的,在谷地翻地整地起壟前,將做底肥的農家肥全部施撒完畢,均勻的撒在農田裡,將谷地起壟之後,這樣土壤與農家肥就有機的的結合在一起了,如果種植穀子的土地,原來也是施用農家肥,地力較好的話,每畝地應當適用6000公斤左右的農家肥做底肥為好,如果種植穀子的土地,原來沒有施用農家肥,地力一般的話,那就要多施用一定數量的農家肥做底肥的,根據土地土質地力的情況,每畝地再多施用1000~2000公斤農家肥,也就是對原來的土地地力不好的,施用的農家肥做底肥,底肥的數量應當在7000~8000公斤左右的農家肥為好!


(7)穀子的播種種植

現在大面積的穀子的播種種植,都是採用機械化的,由於現在的播種機械功能多樣化,用機械的種植方式可以將地膜一次性覆蓋完成,這樣也能加快穀子的種植速度,和穀子種子發芽出苗的時間的,而在比較邊遠的山區種植穀子,有些農民朋友們還是用傳統的播種方式來播種穀子的,也就是用馬牛拉犁杖播種的,對於穀子種植數量少的農民來講,這樣種植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由於谷種的穀粒比較小,穀子種子發出的谷芽比較細弱,所以穀子的種植的深度不宜太深,深度在6至7公分就可以了!


(8)穀子播種的墒情和水分的情況

穀子的種植必須要保證土壤墒情的,在土壤鬆散的情況下,也必須要保持土壤的溼潤程度,這也是穀子的種子能不能正常發芽出苗的關鍵問題,穀子播種前一定要掌握好土壤的墒情,如果土地過於乾旱乾燥的話,就必須要先給土地澆一遍水的,土壤的墒情很好,土地的溼潤度含水量也可以的話,就不需要澆水了,這樣穀子就能夠正常的發芽出土了,在穀子的小苗出土後,再根據土壤的墒情和小苗的生長情情況,進行澆水了,雖然穀子是屬於一種必較抗旱的農作物,但是,只有充足的水分供應的話,穀子才能夠健康成長的!



(9)穀子出苗後的田間管理

如果谷種沒問題,土壤沒問題,肥料沒問題,水分沒問題,種植沒問題的話,穀子就會按時的發芽出苗,穀子發芽出苗之後,伴隨著穀子的雜草,也會隨穀子一起發芽出土的,這樣在穀子出全苗之後,就應當對谷地的雜草進行清除,統統方法還是用鋤頭鏟地鋤草的的,穀子也要進行三鏟三趟而,而現在的對穀子的鋤草方法,人們已經習慣用農藥除草了,不管是用人工的方法用鋤頭除草,還是用農藥去除草,只要把穀子的草除掉就好了,否則的話,谷地裡的雜會影響穀子正常生長的!



(10)穀子的種類

最後說一下穀子的種類,現在我們種植的穀子有兩類,一種就是普通的穀子,這種穀子磨出來的米有金黃色,也有白色的,我們通常就叫黃小米或者白小米,市場上比較普遍的是黃小米多,白小米少,但是這兩個小米的品質都是一樣的;還有一種穀子叫紅粘谷,這種穀子磨出來的米是粘的,我們都叫它小黃米,把小黃米的米磨成面就是小黃米麵,可以用來蒸粘豆包,或者撒粘糕吃的,小黃米麵蒸出來的粘豆包或撒出來年糕也是非常好吃的,在東北地區的市場上,普通的小米和小黃米都是有賣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導讀:穀子,現在種植面積非常小的品種,主要是在北方的丘陵、半山區。穀子就是小米的種子,在脫皮後就成了小米。穀子的營養價值豐富,尤其是胡蘿蔔素與維生素的含量非常高,市場銷售價格也比大米高,只是在種植的過程非常繁瑣,產量也非常低,是現無法實現大規模種植。在我家這邊以前小米是主要的糧食產物,如何的小米種植是為了喝粥,種植非常小了。

穀子是如何播種的?

◆ 穀子播種現場

①播種機“耬”

對於穀子的播種,我今天只是講解一下,在我家鄉這邊的農村是如何進行對穀子的播種的。採用的還是在生產對時期的“播種機”,對於這個播種的名稱叫“耬”,屬於古老而傳統的設備。採用人力或畜力拉這個播種機進行播種,在後邊還需要人力的掌握,控制種子下流的速度,就是保證種植的密度,太密了會浪費種子,太稀了會導致缺苗。這個都是憑藉經驗來的,想我這樣的80後,基本是完全不會這樣的工作了。

◆ 墩子

②播種厚還需要一項工作--墩地

“墩地”這個詞屬於方言吧,暫時我沒有想想好用文字描述。大體的意思就是需要把播種機“耬”播種的地方在壓一下。關於“墩地”的 設備非常簡單,就是兩個車輛一樣的石頭輪。直徑在25公分左右,厚度在15公分的兩個石頭輪,需要人力的拉著它沿著播種的路徑在壓一遍。保證土壤與種子的充分結合,不利於土壤中水分散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種子在發芽後生長的比較結實,在定植的適合更為方便一些。

小結:以上就是關於在農村種子穀子的傳統方式,這樣的方式最少在50年以上了,就用的哪個“耬”比我的年齡還要的。對於是否有新的種植穀子的設備我就不清楚了,在我家鄉附近基本都是採有這樣的播種方式。

對於穀子播種前,谷種如何處理

穀子的種植時間非常關鍵,播種早了土壤溫度低,種子不發芽。播種晚了就過季節,到時候穀子無法成熟。在播種的時間一般遵循的是24節氣中的“芒種”這個節氣,在芒種節氣這一天的前後一週都可以了。在播種前還有一個條件就是需要下雨,把土壤下雨淋透以後才可以播種。


①篩選谷種

在農村農民加種植的谷種都是去年留下的,也就是在成熟後挑選的穀穗特別大、飽滿的留下作物第二年的種子。現在就需要對其穀子進行篩選一下,一般才簸箕把顆粒不飽滿的種子簸走。留下的種子基本都是非常飽滿,適合進行這一季節的播種選用。

◆ 優質谷種

②曬種子

對於種子選好後,接下來需要把在屋子儲藏一年的種子進行晾曬了。一般種子的數量都不大,最多也就3-5斤左右。這個取決於種植面積,如今在農村種植的也非常少了,種植1畝地就算是非常多的了,大多數人家3-5分地。對於穀子的晾曬一般平鋪大約半公分就行,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晾曬2-3天基本就可以了,主要的目的還是增加發芽率。

◆ 鹽水選種

③擇優選種

在第一次選種只是非常粗略的選種,只是把一些雜質或顆粒不飽滿的篩選一些。在擇優選種後,就可以做為播種的種子了,對於擇優選種採用的措施也叫鹽水選種,在民間只是個大概的操作流程,一般為10斤水中放入1斤的食用鹽,經過這樣的鹽水篩選的種子可以提高10%-15%的發芽率。具體的做法就是把穀子到放有鹽水的容器中,然後在用木棍進行攪拌,顆粒不飽滿的穀子就會浮在水的上面,沉下去的就顆粒飽滿的種子。用笊籬把漂浮的撈走,剩下的穀子再次晾乾就可以作為種子使用了。

④在播種前最核心的一步--種子拌藥

1)民間傳統拌藥方式

拌藥的目的:防治地下害蟲對種植的危害,他們會把播下去的種子給吃掉。還可以房子一些病菌的感染。這個拌藥是在播種進行前完成的,一般就是在播種機“耬”裡面進行的。在我家這邊採用拌種的農藥一般採用甲胺磷的,這個比例一般都是按照種子的多少不同的比例。主要防治的就害蟲是蝲蝲蛄,它在出苗的時候會穀子苗的根全部咬掉。會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現象,也就是造成缺苗嚴重的。

◆ 拌藥後的種子

2)科學拌藥方式

對於這個科學的拌藥方式我是從相關的資料上找到,好不好用,我也不知道。我家種子穀子採用是傳統的拌藥方式,對於有不同建議了,我們可以在評論去探討一下,覺得不過癮的,可以私信我。關於穀子黑穗病和白髮病一般採用的藥物為克菌丹、多菌靈、福美雙拌種或採用瑞毒黴可溼性粉劑拌種。對於防治地下害蟲的採用辛硫磷,我自己猜測與甲胺磷的成份基本相似。

總結:以上是關於農村中傳統的農民自留谷種的處理方式,也是經歷帶帶相傳至今的。對於這樣傳統的種植方式也很有可能就到此為止了,想80年的人,還稍微的從事幾次或看見過這樣的種植方式。在90、00年代的人可能都沒有機會在看到這樣的傳統種植方式,更別說對於種植穀子的種子如何處理了。


起點農業


穀子又名慄,去殼後叫小米;在全國均有種植,主要集中在我國河北、河南,內蒙古等乾旱半乾旱地區,是我國北方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一、穀子在種植前,要挑選優質的種子播種;

1、風選和篩選種子;風險就是通過。風車、揚或簸等方式,把種子中的秕穀、塵土以及雜物清理出去;而篩選就是用篩子秕穀、泥土等雜物清理出去,嗯,使谷種保持清潔、大小一致。

2、曬種;在播種前,把準備播種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兩至三天,可以改善種子表皮透氣性、提高胚芽的活力,由於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的作用,經過晾曬的種子,不僅可以提高發芽率,還能減少病害的發生。

3、鹽水選種;把挑選好、晾曬過的種子,用食用鹽水漂洗,把不合格的種子進一步漂洗出去,挑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有效地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出苗的整齊率。

鹽水選種的操作方法是:配製15%的鹽水溶液,待食鹽全部溶解後,把種子倒入容器內迅速攪拌,把飄在上面的秕穀撈出單獨存放,最後把沉在水底的飽滿穀粒撈出,用清水沖洗三至五遍,曬乾後就可以播種。

4、清水選種;清水選種可以有效地去除種皮上的病菌,有效地減輕黑粉病和白髮病的發病率;

清水選種的操作方法:將挑選好多種子放入清水中清洗三至五遍(每遍清洗都要換乾淨的清水),把漂浮在水面上的秕穀清理出去,洗過的種子撈出後,要放在陰涼處晾乾,就可播種。

二、播種前種子處理

1、發芽試驗;發芽試驗是確定播種量的依據,經過發芽試驗後才能確定種子的播放量;

發芽實驗的操作方法:在發芽器皿或者碟子上鋪濾紙或者紗布,於500顆種子分成五組,每組100顆,均勻的放在器皿或者碟子內,加入適量清水,放在20至25度的恆溫箱或者熱炕上,要保證溫度和器皿內呈溼潤狀態。

經過七天時間,在溫度水分都適宜的情況下,器皿內的種子都會發芽,沒有發芽的就已經失去了發芽的能力,經過試驗發芽率超過95%的為一級良種。90%以上95%以下的為二級良種。

2、浸種和種子肥育;

(1)、溫湯浸種;溫湯浸種有效可防治黑髮病、黑穗病發生;

溫湯浸種操作方法:把挑選的種子放入麻袋內,放入60℃的溫水中,不停地翻動麻袋,使種子受熱均勻,浸泡十分鐘後,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三分鐘,倒出晾乾待用。

(2)、種子肥育;用硫酸二氫鉀配置的溶液浸泡谷種24小時,可有效地減少秕穀率;用幹雞糞3kg兌水100kg浸泡谷種十小時,也有很好的肥育種子作用。

3、種子大粒化也叫肥包穀;通俗來講就是在谷種的外面包上一層肥料,肥谷種擴大到高梁或者綠豆粒大小,方便均勻播種、提高發芽率、促進穀子幼苗茁壯成長。

種子大粒化肥殼配方:過磷酸鈣30%。鈣鎂磷肥50%加入細土20%;還有一種方法是過磷酸鈣30%,細土20%加入細沙50%。

種子大粒化操作方法:將種子放入簸箕內,一邊向種子噴撒配藥,一邊噴灑清水,一邊噴水一邊搖動,使每粒種子都能均勻地沾上肥料殼。

以上介紹的是谷種精選和播種前種子處理方法。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毛驢講三農


說起穀子有些人估計還納悶呢?什麼是穀子,穀子就是我們平時吃的小米,喝的小米湯就是穀子做成的。穀子呢是我們農村主要種植的經濟農作物之一,和我們種植的小麥、玉米都是一樣的,主要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種植的。穀子的營養價值非常的豐富,主要含量就是胡蘿蔔素和維生素比較多,與其他的雜糧相比穀子的營養價值真的是很高。因此呢穀子在我們的農村真的是隨處可見,很多的農民都會種植一些穀子。但是呢種植穀子要想提高產量和質量我們首先就是必須要選好種子,因為種子直接影響了我們種植穀子好壞。種子選好呢還不算,在種植穀子之前我們還要做很多的處理。那麼種子要如何去處理呢?下邊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種子的處理是保證苗齊、苗全、苗壯的有效措施,具體辦法有:

一、換種

換種呢就是說我們同一個品種的穀子不能在同一區域內連續種植,應該在每隔3--5年的時間呢就換一次種子。

二、曬種

在播種的前一週呢,我們選擇一個比較晴朗的天氣,將所有準備播種的種子攤在地上大約2--3釐米的厚度,讓太陽曬上2--3天的時間,記著要翻翻。經過曬的穀子種能顯著的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三、選種

在播種的前幾天呢我們要將種子放在濃度15%的鹽水中,把漂在水面上的雜質清除,剩下沉澱在水底的一般都是比較大比較飽滿的種子,我們將其撈出用清水洗上兩邊,然後再將其曬乾即可。

四、拌種

為了播種之後穀子防治地下害蟲和黑穗病、白髮病的危害,我們要在播種前進行藥劑拌種。用種子的重量0.3%的瑞毒黴可溼性粉劑拌種,可以有效的防治白髮病。用種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可以有效的防治黑穗病。

以上四點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四點種子播種前的如何處理的辦法,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種植穀子的農戶,對此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我們互相學習經驗,希望我們都能把穀子種植好。


小雨農村記錄


一、 種子處理

1. 曬種

種下前需要曬種,種子在冬季寒冷的倉庫裡儲存,經過曬種,能使種子內部發熱變化,促進種子早發芽,提高發芽的趨勢和發芽的概率。是一個經濟有效的增產技術。曬種方法簡傾易行。種下前幾天,選擇睛天,將種子攤在席子上,厚約半寸左右,連曬二、三天即可。

2. 發芽試驗

穀子耐貯藏,保存多年仍可發芽。據山西省農科院資料,保存了十年的1800份穀子材料,發芽的概率仍在80-90%。

通常從外地新引進的種子,都應該在種下前需要做發芽試驗。

發芽試驗的方法:將要試驗的種子混合均勻,隨機取樣百粒。用水浸泡1-2小時。攤在墊有溼紙的碟子裡,上面蓋上溼紙或溼布,放在20-25攝氏度溫度條件下。三天後總計發芽數佔種子總數的比例,叫做發芽的趨勢。發芽的趨勢是說明種子生活力強弱的。種子發芽數目越多,說明發芽的趨勢越強。

如果100粒種子中有95粒發芽,發芽的概率就是95%。為了做到試驗準確,要用同樣種子做三份試驗。最後以三個試驗的平均數為準。好的谷種,發芽的概率應在95%以上。如果發芽的概率在90%以下,要適當增加種下量。發芽的概率在70%以下者,不能做種用。

3. 精選種子

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風選就是用風車或簸箕,清除枇谷雜質,選留飽滿的種子。

水選種下前,把簸淨的谷種倒在盛有清水缸內,攪拌後,把漂在水面上的谷雜質撈出來,用沉下去的飽滿籽粒作種用。

近年來,已逐漸被“三洗一悶一拌”綜合精選法代替。種子經過三洗,即第一次清水源枇去雜;第二次用100斤水加20斤鹽的鹽水漂種,又把半飽谷漂出去;第三次清水洗鹽。種下前“1605”悶種和藥劑拌種,對黑穗病、白髮病、地下蟲等病蟲害防治效果良好。三洗過的種子,粒粒飽滿,撒籽成株,出苗全,小苗壯。

為了防治穀子病蟲害,種下前,有的還需進行種子消毒,如石灰水浸種、溫湯浸種等。

二、 適時種下

穀子生長要求一定的外界條件,但是這些外界條件比較複雜而且是經常變化的,和穀子生長要求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為使這一矛盾得到統一,人們就必須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採取適時種下栽培措施,使穀子各個生長髮育階段的要求和外界條件相統一,從而奪得高產。

我國土地遼闊,地形複雜,形成了氣候複雜多變的特點。因此,各地區種下時間也不一樣。一般情況是,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和河北省的北部,由於氣候寒冷,無霜期短,利用春季土壤返漿水分充足,對出苗有利,大部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下種。種下時間,是早種好,還是遲種好?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早種年年收,遲種碰年頭”。也有人說,“早種一把糠,遲種一包米”。究竟哪個對,這應當全面考慮。早和遲是相對而言的,並不是無限制的早,也不能無限制的遲,早和遲都是有一定條件的。

所謂“早種年年收,遲種碰年頭”,主要是指,早春土壤水分足,乘土壤返漿之後墒情較好,容易捉苗。古書有這樣的記載“良田宜晚種,薄田宜早種”。在過去的條件下,土地改造的不好,土壤的蓄水抗旱能力差,耕作栽培也比較粗糙,種遲了,遇到春旱,很難捉住全苗。過去,人們也懂得“早種長稈,遲種長穗”的道理。但是在舊習慣勢力的影響下,出於“見苗三分收”,早種比遲種風險少,所以主張早播而不敢晚種。

穀子是短日照作物。早種的穀子,由於受日照的限制,生長時期延長。尤其是在生長前期高溫多溼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旺盛,消耗養分、水分也最多。到了抽穗後,營養缺乏,提早出現黃葉,成為未老先衰的長相,光合作用減弱;特別是當穀子灌漿時期,易受高溫高溼的影響,發生“熱傷”即“煮死”現象,批谷更多;早種的穀子,苗期受早時間長,幼穗分化受到影響,加上前兩個原因,看穀子長勢植株高大,但是籽粒不飽,秘谷很多。結果是“苗旺籽稅”。如果造當遲種,穀子拔節後孕穗期受旱時間縮短,生長時期縮短相對地加強了穀子的生殖生長。水分、養分、光照等條件得到合理分配,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葉面積生長速度適宜,光合作用正常,灌漿期避開了熱傷,就會出現“豐產長相。

總的來說,就是要根據穀子的生長規律和自然氣候來適時種下。



雲穎


穀子怎麼種植?我來講解一下

1、 選地輪作

由於穀子籽粒小,芽弱,頂土能力差,因此種植穀子要選在土質疏鬆、地勢平坦、土層較厚、排灌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上。地塊選好後,要精細整地,整好地。穀子要輪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塊連續種植穀子),不迎茬(在同一塊地上隔一茬種植穀子)。穀子輪作一般3-4年。穀子前茬最好是豆類、綠肥,其次是小麥、玉米等作物。

2、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精細整地能防旱、保墒、保全苗。整地要早動手,土壤化凍一犁深就要及時淺耕並結合淺耕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磷二銨15公斤,耕翻後要立即耙耱保墒。整地後應使土壤達到細、透、平、絨,上虛下實,無殘株殘茬即可播種。

3、 播種

(1) 適時播種

穀子種子發芽最低溫度7-8℃,最適溫度在13℃左右,幼苗不耐低溫,因此確定穀子播種期要因地制宜。在張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為宜。谷種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重量的5%用量拌種,可防治黑穗病。

(2)播種量與播種深度

按照需要苗數、發芽率、真雜率、千粒重計算播種量,一般畝播種量1-1.5公斤。播種深度應掌握墒情好宜淺、墒情差宜深的原則,播種深度3-4釐米為宜。

(3)播種方法 穀子播種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是耬播和機播(條播、穴播)兩種。

(4)播種要求

採用耬播或播種機播種,要求撒籽均勻,不漏播,不斷壟,深淺一致,播後要及時鎮壓。春旱嚴重、土壤墒情較差的地塊可增加鎮壓的次數,以提高出苗率。

4、 田間管理

(1) 苗期管理 

要做好保苗、蹲苗、間苗、除草等環節。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條播株距8-10釐米,行距18-20釐米;穴播株距20釐米,行距20釐米,每穴留2~3株,畝保苗3.7萬-4.2萬株,結合間苗或定苗,淺中耕鬆土進行穀子蹲苗促壯苗,除草保墒,定苗時留生長一致苗,留壯苗不留弱苗,留綠苗不留黃苗,留健壯苗不留病蟲苗。雜交種間定苗時要拔出假雜種。

(2) 拔節到抽穗期 

6月下旬進入拔節期,要結合澆水,深中耕,畝追尿素15公斤。到孕穗期,結合澆水,畝追三元複合肥20-25公斤,並及時中耕除草、天旱時多進行中耕,中耕不僅能夠增加產量,而且可以提高米質。

(3) 噴施除草劑 

可選用穀子專用除草劑,能除去谷田中常見一年生的單子葉、雙子葉雜草,如: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藜等,省工又省力。可在播種後出苗前噴施土壤表面,或穀苗3-5葉期時雜草未出土前噴施,切忌在種子頂土時使用。

5、 防治病蟲

(1) 穀子苗期和拔節抽穗期易受玉米螟和地下害蟲的危害,若有蟲害,可畝用5%辛硫磷50毫升兌水40公斤噴霧防治。

(2) 穀子灌漿至成熟期,特別是早熟品種要注意防鳥害和防倒狀

6、 適時收穫

當穀穗變黃、籽粒變硬、穀子葉片發黃時即可收穫。收穫後不要立即脫粒,堆放7-10天后再脫粒,利用後熟提高產量。



扶貧陽哥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瞭解到大多數農民在水稻種植時,都是直接將秧苗插入已經準備好的土壤中,再進行一些施肥,灌水,除草等相關措施,但是對水稻種子的生長和發育卻沒有什麼瞭解,首先,我們要知道種子處理指的是將水稻種子放進土壤進行種植之前,催芽前的曬種、選種、消毒這三個步驟。

一、曬種

曬種主要是在種植種子前吸收一些太陽光,並將種子進行預熱,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種子的發芽勢。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了解其中的原理。

首先,在稻穀收穫之後,雖然已經將稻穀風乾揚淨再放進倉庫儲存,但又因為稻穀的成熟度和乾燥度不同,空氣中的溼度和溫度在存儲期間也會有所不同,如果種子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變得潮溼,其呼吸作用會變得更加強盛,從而導致種子內的養分消耗過多。因此,就會使得種子的發芽能力變弱,發芽的勢頭降低,導致發芽參差不齊。這時我們將種子進行咽種處理,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增強種皮的通透性,促使其在浸種環節能夠均勻吸收水分。

其次,氧氣對於種子的發芽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氧氣是赤黴素從種胚中產生的重要因素。赤黴素會對澱粉進行催化降解,使之成為可溶性糖分,作為種胚發育和幼根成長,幼芽形成的好幫手。

最後,我們要知道,曬種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短波光都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的作用,所以我認為,曬種作為種子處理的第一步,是種子處理最基礎的一步,也是種子處理較為重要的一節,只有處理好種子我們才可以為水稻種植打下好基礎,獲得好的收成。

二、選種

培育出健壯的秧苗基礎是種子飽滿。因為在秧苗處於三葉期之前,其大部分都是依靠種子自身的胚乳來提供其生長的養料,具有飽滿的種子,種植出的秧苗在其生長初期就較為茁壯;種子乾癟瘦小,其長成的秧苗也會較為瘦弱。進行選種的方法也是具有很多,首先是對種子進行風選和篩選。就是用吹風設備將稻殼與穀粒進行簡單分離,再運用孔眼大小相適應的篩子,篩去穀粒中的秕粒、細粒以及雜物,留下穀粒較大,較為飽滿的種子作種。所以,我覺得想要種植出健康優質的稻粒,科學正確的選種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

三、種子消毒

我們要知道水稻的某些病原體是可以通過種子傳播的,比如稻瘟病、惡苗病等都是通過種子進行傳播的病害,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對種子進行消毒,來有效的對這些病菌進行減少或消滅。讓我們來簡單看看其中的幾種消毒方式。1、溫湯浸種

首先要把稻穀種子放在冷水裡浸泡二十四小時,在轉移到30~50℃的溫水中泡上十五到二十分鐘。通過這種消毒方式我們可以很好的殺死能夠引起多種病症的病菌。所以,我認為這種消毒方法相對於農民來說較為便捷。

2、石灰水浸種

我們可以利用石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來進行種子浸泡消毒。反應過後形成的結晶薄膜,隔絕了空氣,導致種子裡萌發的病菌吸收不到氧氣而死亡。首先要將即將放入的石灰化開並進行過濾,然後再把想要進行消毒的種子放入石灰水中,谷種應與水面存在17-20釐米的高度。在浸種操作進程中,注意不要攪拌石灰水溶液,防止將石灰水錶面薄膜弄破,以至於讓空氣進入溶液而導致殺菌失敗的結果。浸種時間長短的把握因季節的不同而存在著差異。

通常在早稻進行浸種的時候,外界氣溫條件處於15-20℃間的時候,一般要浸種3-4天的時間;當進行晚稻浸種的時候,外界氣溫處於25℃左右的時候,一般浸種時間為1-2天。並且在浸種措施結束後,應用清水將種子清洗乾淨,再進行催芽處理。我認為,石灰水浸種消毒方法比較適用於進行水稻種子大量播種的時候。

總結:通過上述對水稻種子處理的相關步驟和方法的講解,相信水稻種植者們對水稻種子的處理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和印象,水稻種植的根本就是水稻種子的處理,如果我們沒有健康茁壯的種子何來強壯的秧苗,何來優質的稻粒?








粵西小羅


那要看什麼樣的種子,有的種子種植前要消毒浸泡,還有的種子還需要發芽,才可以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