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民‖(原創)老村舊事之老八爺之死

李潤民‖(原創)老村舊事之老八爺之死

老八爺死了,沒有訃告,沒有哀樂,沒有哭聲,也沒有走村竄鄉的報喪人。村民們自覺地停止了所有的娛樂活動。 小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們從不同的方向湧向老八爺居住的小院。平日裡門可羅雀的院子裡,烏泱泱的擠滿了臂帶黑紗,胸別白花的村民。老人們圍在棺木周圍看著八爺蒼邁的遺容不停地拭淚,小夥子則忙著搭建靈棚,安排著後事。門前的小街邊擺滿了花圈、樹上掛著黑色的挽帳。院子中央的冬青樹上,撒著不少的白色紙花。新搭的靈棚中擺放著八爺的遺像和長生牌位。人們依次奉香、躹躬。向李姓氏族中長門的嫡系傳人,向自己的最後一任宗主掌門表示哀悼。這是一場特別的小村白事。連續三天,人們自覺的、無怨無悔地輪流守護著老八爺的亡靈。沒有親屬陪守,沒有孝子的回禮,沒有司儀,沒有治喪委員會。三三兩兩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回憶著老村的舊事,談論著老八爺的往事人生。

老八爺生於公元一九一三年四月,是傳說的李姓四兄弟中長門人的嫡系傳人,也是李姓宗族的最後一任宗主掌門。生活在封建落後的舊中國時代的中國農民,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人們的平均壽命和生育能力受到了很大影響。四兄弟的後世子民中,除四門人散枝落葉,人丁興旺外,其餘三門,都香火不旺,人煙稀少,佔小村人口不到二成。

老莊主在59歲之年,妻子產下一名男嬰,取小名五九。高興之餘,老人沒忘記光大門弟的重任,期望他所在的長門,兒孫滿堂。如森林之茂盛,因此將兒子的大號叫作森茂。老莊主老年得子,自是悉心教養,十歲時的孩子,就能熟讀經史子集各名篇及唐漢詩賦等古之經典。十六歲那年,關中出現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史稱"十八"年災。遍地哀鴻,民不聊生。老莊主也撒手人寰,一命嗚乎。五九也成了孤兒。而善良的老村村民,仍堅持長門主政的古訓,希望五九能在成年後子承父職,主持村務。在其成年繼任前,村務暫交時任代渭鄉鄉長的李日新料理。

李潤民‖(原創)老村舊事之老八爺之死

一九四八年秋,渭南宣告解放,國民黨統治下的農村基層政權也隨之土崩瓦解。接下來土改工作組進村,打土豪、分田地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當了家的農民,沒有忘記當初的決定,他們相信自己曾經推舉的年輕族長,能夠當好這個社會主義新家。此時的五九,早已真正淪落成為實實在在的貧農。他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積極參加各項工作,成為新農村的第一批共產黨員。在黨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他領導村民建立了城西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成立了第一個衣業生產合作社。一九五四年五月,他又響應黨的號召,率先提出聯合其他村子,成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的建議。獲准後,他領著橋村300多口人口,帶著1200畝士地,加入了紅星高級社。擔任了社長兼支書職務。

紅星村是個大村,人口是橋村的三倍。 在新的高級社領導班子裡有絕對的話語權。 社大人多,也就不乏能者。而支持森茂小村人管大社事的真正原因,不是他的名氣和才能,而是老村人祖上傳下來的雄厚的土地資源。聯合社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主要議題就是關於實現社內優勢互補,共同富裕的討論。最終形成橋村出讓百分之十五的士地,由社內其他生產隊耕種的決定。合社後的第三年,沋河水庫庫區遷來幾十戶移民進入紅星村,造成了橋村土地的第二次流失。

兩次土地的不合理分配,引起了惜地如命的老村人的憤怒,村民稱其為喪村辱權的叛宗條約。而揹負罵名的自然是森茂書記。橋村人沒有了往日的土地優勢。幾百畝灘地之間形成了數塊大小不一的紅星飛地。不斷髮生的械鬥,直接導致成兩村的分社。入社時帶走的1200畝士地,分社時帶回來不足800畝。引起了森茂書記的強烈震撼,他流著眼淚,向全村人躹躬、道歉,他也曾據理力爭,官司打進省城。最終,400畝地換來了15000元的補償。他用這些錢從雙王鄉給村裡引來了電,橋村是全鄉第一批用上高壓電的村莊。村子的變化,引起不少村莊的讚歎。外村人只看到橋村發展,卻不知道森茂書記的心酸。村民沒有原諒他的失誤,耳旁經常聽到別人的罵聲,高音喇叭上時不時的聽到呼叫王森茂的喊聲。昔日的宗主,沒有了往曰的尊嚴。他不得不引咎辭職,答謝村人。

自森茂書記辭職後,橋村的支書位上就再也沒有李姓人來擔當了。這也直接宣告了李姓宗親統治老村的徹底結束。辭職後的書記,人們也慢慢地改變著對他的稱呼,按其在同族同輩間的排行,叫成了老八,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八叫成了八爺,人們也慢慢忘記了對他的怨恨,諒解了他當初的無奈,記起了他曾經的諸多好處。

老八爺死了,遺體上蓋著他自己珍藏了五十年的黨旗。沒有官方的悼詞、沒有安排告別儀式。村民自主的三五成群地來向八爺告別。一位叫潤子的老人,他曾經的搭檔。用顫抖的雙手,慢慢地為他合上雙目。流著眼淚說:“安息吧!我的老王(wang,讀仄音,三聲)!我們永遠不會忘你領導的歲月,你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你對黨、對國家、對老村的忠誠。"一個曾經罵他合村最兇的,叫國雄的中年人。拉著八爺已經冰涼的雙手,哽咽著:“八爺,對不起,請饒恕我過去的無理,我們只看到你失誤,而忽視了你的無奈。在你主持村務的十五年中,老村沒有光棍,沒有失學兒童,沒有傷風敗俗,沒有忤逆不孝。也沒有貧富貴賤在人格上的差別。你領導的幹部班子清正廉潔,沒有貪汙腐化,沒有貪贓枉法。你才是老村人最寶貴的財富。"

老八爺墓地選在村北的公墳。安葬這一 天,全村老幼冒雨為八爺送行。玉山、世興、耀山等一眾村老,都來為他扶棺。村民們盡情釋放壓抑了五天的悲痛,全村哭成一片。老八爺走了,帶著沒有實現共產主義沒能光大長門的遺憾。這一天是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清明節。“老八爺,你生在清明,死於清明,你用自己的一生證實了自己的清潔、清廉、清明、清白。”人們如此說。

老八爺死了,享年九十八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