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樣的玉雕牡丹,美的令人心動!


唐朝是華夏文明史上一朵絕美的奇葩。那個時代的中國強盛而瑰麗,既有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富庶繁華,也有盛產詩仙文豪的文明底色,更有吸引萬國來朝的實力和氣量,從裡到外都釋放著一種蓬勃、華美、堅強的生命活力,像極了那雍容華貴的百花之王——牡丹。

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樣的玉雕牡丹,美的令人心動!

▲玉雕名家 侯富博 作品《國色天香》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一句話將牡丹說成了‘國豔’,這在當時可一點兒也不誇張。唐人眼中的牡丹花大而形美,色彩豔麗,美都美得明目張膽、大氣磅礴,這種自信和瑰麗十分對唐朝人的脾氣,牡丹自此也有了“花中之魁”的美稱。花中之魁大氣而張揚,每到盛放的時節,大片的花叢更是顯得奼紫嫣紅、富麗堂皇,從氣質上就給人一種富貴繁盛之感,再加上女皇武則天的青睞,牡丹在世人的眼中便也成了富貴、吉祥的指代,‘牡丹,花中富貴者也’的觀念也在民間固定下來。美麗而自信、雍容且吉祥,牡丹以獨特的美感開滿了整個盛唐,也以此為起點,成為了中國人無法忽視的美麗意象。

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樣的玉雕牡丹,美的令人心動!

▲玉雕名家 黃文中 作品《有鳳來儀》

這樣的牡丹,在玉雕文化中自然也不能缺席。實際上,玉雕中的牡丹形象常常被用來同美人搭配在一起,組成一個極為風雅貼切的名字——國色天香。下面這件南紅作品,就是玉雕名家玉雕師丁醒演繹的《國色天香》主題雕件。在玉雕中,丁醒老師借柿子紅濃郁豔麗的色澤來表現雍容華貴的牡丹,在盛放的牡丹花下,還有一女子正翹首冥思,看女子嬌豔柔美,髮髻高聳,既有衣裳半掩的美豔嬌羞,也有慨然盛放的堅定與華貴,所謂‘雲想衣裳花想容’,大概就是這般景緻。

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樣的玉雕牡丹,美的令人心動!

▲玉雕名家 丁醒 作品《國色天香》

透過作品我們不難看出,玉雕中的《國色天香》以牡丹與女子為意象,既是在書寫牡丹之豔,也是在表現女子之美,它謳歌的是一種美的方式與態度,表達的是中國人對於繁盛之美、大氣之美與華貴之美的欣賞,那是盛世之中才能生髮出的美感與氣韻,是華夏文明強大而悠久的真實寫照。玉雕中的牡丹不僅完好地表現了這樣的特質,而且還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美好含義,比如‘國色無雙’的風華、比如‘有獨富焉’的富貴,更比如那份‘富而無驕、貴而不挾’的品格……佩戴這樣一件牡丹題材的玉雕,我們能夠彰顯美麗與貴氣,收穫富貴、吉祥的美好寓意,更能夠體現文化底蘊,表達一種富而不驕、美得端方的態度,將佩戴者的美感裝點得更加有層次、有性格。

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樣的玉雕牡丹,美的令人心動!

▲玉雕名家 譚小龍 作品《國色天香》

美而不落俗套、貴亦堅守品格,這是牡丹玉雕的特徵,也是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欣賞更多玉雕精品,品味更多玉雕文化,就上玉雕名家吧!這裡有海量玉雕作品,還有數十位全國知名玉雕大師,等你來交流!快來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