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對身體影響有多大?外媒:可能藏在基因中(圖)

我負責分享*你負責欣賞*歡迎轉發+點贊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3月28日報道,科學家正在尋找新冠患者的基因組,以解釋為何有的患者會出現明顯症狀,而有的患者則是輕症。編譯如下:

感染新冠對身體影響有多大?外媒:可能藏在基因中(圖)

美國《科學》週刊日前披露,全世界專家已啟動追蹤新冠肺炎患者基因變化的研究項目,為的是解釋為何有的患者是輕症,而有的患者卻是重症。
新冠病毒是一種具有選擇性的奇特病毒,只有少數感染者會出現明顯症狀。儘管症狀最嚴重的群體通常是老年人或患有心臟病等基礎性疾病的人,但部分死於新冠肺炎的人生前一直很健康,甚至相對年輕。為此研究人員決定追蹤患者的基因組,以尋找能夠解釋這種神秘現象的基因變異。《科學》週刊刊登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指出,這些基因組可被用來識別感染病毒風險最大的人和不易感染的人,同時還有助於尋找新療法。
該項目的研究對象包括意大利等重災區的新冠肺炎患者,研究人員試圖比較症狀較為嚴重但未患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或肺部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與輕症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的基因組。研究人員指出,臨床結果顯示,各國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很難預測此項基因組研究的結果。但名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Ⅱ”(ACE2)的基因受到研究人員的重點關注。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很可能利用該基因進入呼吸道細胞。專家指出,ACE2的基因變異可能使病毒更容易或更難進入細胞。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兩週前率先展開了一項重大研究工作,以期收集世界各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遺傳數據。研究人員專門為該項目創建了一個網站,並與大型生物樣本庫取得了聯繫。這些生物樣本庫多年來對成千上萬名志願者進行了跟蹤研究,以期探索基因與健康之間的聯繫。這些生物樣本庫主要位於歐美國家,其中大多數表示願意提供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
哈佛大學也開展了一項旨在識別保護性或易感性基因變異的個人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正在招募願意提供整個基因組、組織樣本和健康數據的志願者。3月初,研究人員向數千名志願者發放了調查問卷。在美國,48小時內有600多名志願者配合完成了調查。
除了ACE2之外,科學家還希望瞭解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的差異是否會影響新冠肺炎症狀的嚴重程度。這種基因能夠影響免疫系統對病毒和細菌的反應。
新冠病毒迅速傳播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持續增加。但不幸中的萬幸是,隨著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研究人員發現基因變異的速度也會進一步加快。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在數月內鑑定出第一個易感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