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問題不符合規範,是堅持原則還是聽領導的?

曉亮雲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這個問題。

這種事對於職場人來說一直是一個困擾,具體應對方法要視情況而定雖然下級與上級是應該保持一致性,有利於工作展開,但是具體情況還得具體來看。

在職場,首先服從領導的安排,領導和你意見不合的時候,通常只有一種選擇,怎麼把領導意見變成可以執行的方案,領導之所以是領導,一定是有公司和企業的深層考慮的。領導交代下來的工作,是不允許被反駁的,我們可以提意見,但絕不能和老闆起衝突。

其次,領導的建議對自己而言過於困難的,事後及時和領導溝通,這種情況一定要提出意見,不能盲目順從。每個人的職位不同,自身能力也不一樣,盲目去做多餘的不屬於自己的工作,一旦失誤,怕自己不能承受。

總體而言,要看領導提出的不合理工作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如果只是稍微讓你多做一點工作,或者是在有意鍛鍊你的個人能力,那麼就應該順從。如果是帶有惡意的欺負,或是被指示做不好的事,就要據理力爭,不能盲目服從。

希望可以幫到你!


水墨雪花


很好的問題,包含了規則與人性的衝突。

能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答題人的榮幸!

面對問題,我們先要拆解其中的元素

這個問題,包含以下幾個元素:

  1. 工作上的問題

  2. 工作本身有規範標準

  3. 領導的指令,並不符合工作規範

接下來,我們來找到衝突點

這個問題,包含一下幾個衝突:

  1. 工作規範和領導指令的衝突
  2. 堅持原則和服從領導的衝突

下面,我們來設問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補充幾個提問:

  1. 工作規範中,是否有對執行的補充說明,比如領導指令衝突的情況

  2. 如果沒有,那麼有沒有違規的後果說明,和責任懲罰規定

  3. 工作結果的直接負責人是誰,是崗位人員,還是領導

  4. 領導的指令,不符合規範的動機是什麼,是優化流程,還是什麼

  5. 領導的指令,是否有以權謀私,或其他利益的意向

  6. 領導的指令下達,是什麼程度,是強制、還是可以聽取你的意見

  7. 領導的指令,是否涉及到違法、犯罪、違背道德、人性等等問題

最後,我們針對具體情況,給出意見

問題本身,只是冰山一角。

通過設問,我們會發現,問題表面之下,隱藏著涉及企業管理、獎懲制度、職場潛規則、法律法規、職場道德、人心人性等等方面。

在不明確具體情況下,子禾給出以下意見:

  1. 所謂堅持原則,如果只是工作規範的問題,不涉及違法、道德、人性等問題,那麼職場的第一原則,還是服從領導,聽從指令。

  2. 因為領導就是那個可以打破規範、優化流程、突破規則的人,而員工不是,也不能是

  3. 如果堅持原則,涉及到違法、道德、人性等問題,那是做人的原則,無論多大的領導面前,你都可以堅持原則。

再舉個例子,方便理解

列寧要進克里姆林宮開會,衛兵洛班諾夫不認識列寧,一定要他按規定出示證件。列寧急忙把手伸進衣兜裡拿通行證。

一位來開會的同志看到洛班諾夫攔住了列寧查通行證,就生氣地嚷起來:“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寧!”。

但是,洛班諾夫堅持要看證件。列寧把通行證交給洛班諾夫後,洛班諾夫臉紅了,舉手行禮說“對不起”。

列寧卻親切地握著衛兵的手,高興地說:“你做的很對,小夥子!你對工作很負責任。革命紀律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列寧因為“擁有特權不搞特權,面對規矩不破規矩”,至今仍讓人敬仰。


我們要問的是,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列寧沒有證件,也一時拿不到證件,那麼請問,列寧該怎麼進去?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列兵的上級,安排列兵站崗的人”。

只有這個列兵的上級,安排列兵站崗嚴格查驗證件,也是可以要求列兵對某個人放行。

如果列兵依舊堅持原則不聽從指揮,那麼結局只有一個,被停止工作,由這個上級親自來站崗,再為列寧放行。


寫在最後:工作中的原則,崗位上的人本身沒有打破的權力,但一定有人有!


作者:讓商業變簡單的策劃人子禾,專注為企業家、創業者分享商業知識、方法、智慧。

感謝閱讀!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關注,方便您後續閱讀,感謝!聲明:以上內容為作者原創,時間2020年4月4日13:30,於今日頭條後臺。


策劃人子禾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涉及到你說的規範是什麼規範,原則是什麼原則。

一、違反法律或國家制度法規的。領導安排也不能做。有一些企業要求做員工做違法的事情,這是犯罪,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聽領導的。因為一旦做了,將來做事的人也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這不是一句“聽領導的”就能免罪的。

二、違反公司制度規範的。這需要判斷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以及公司制度是否有特殊處理情況。公司制度是在正常情況下的處理辦法,但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領導會統籌規劃,暫時與公司制度不符也是正常的。按領導說的做就可以了。

三、有違道德或職業規範的。這個針對具體情況靈活處理,總的原則是不能違背職業道德和職業規範,這涉及到你的職場個人品牌。

四、有違設備操作規範、質量處理規範的。這可能會涉及到人員生命安全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的,必須嚴格按公司規程執行。

五、有背於解決問題的一般流程與認知的。每件事情都有具體的特殊情況,而你的領導見的比你多得多,他的資源也比你的更多,決策的正確性比你大的多,所以還是聽領導的吧。

我們在工作中,免不了會有一些事情與領導的要求相沖突,在不違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以及道德規範的前提下,處理這種情況時需注意幾點:

一、與上司說明自己的立場與看法,並引用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邏輯,向領導提出個人建議。

二、如果領導不採納自己的建議,自己可以保留,按領導的意見辦理。


職場百日談


這就看情商了


Hunter Rober


你好題主,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工作不符合規範的問題,最終應該還是要聽領導的,但是不可以剛遇到問題就聽領導的,還是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並且進行表達,具體需要做如下幾件事情,並且按照順序去做:

明確是否符合規範的標準

工作上的事情是否符合規範,我想公司應該是有對應的標準;出現了事情,如果我們對事情本身的規範性產生了懷疑,那我們應該先明確下針對類似的事情公司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是明令禁止的紅線,什麼是模稜兩可的,如果你說的這件事情,公司有明確的標準表明這件事情就是不符合規範的,那你至少先做到心中有數據,在討論問題時也可以做到“引經據典”;但是我們也會出現自己對一件事情評估出錯的時候,別最後發現是自己對公司的條款不清楚,出現了烏龍。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針對發現的這件事情,查找公司的規章制度,明確下是否真的符合規範,千萬別想當然。

瞭解下為什麼是不符合規範的,領導還要這麼做

另外,在公司裡面,作為你的領導,與你相比,肯定是比你更加了解公司的規章制度,可能也知道這件事情真的是不符合規範,但是為什麼領導還要堅持錯誤的做飯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找領導私下了解清楚,為什麼會這樣。舉個例子,公司現在在招人,來面試的這個人業務能力根本不達標,根據公司面試的規則制度,必須要pass掉,但是領導還是要堅持留下來,然後你去找領導問原因,在公眾場合之下領導可能並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就會告訴你他認為這個人還行。但是私下你要問清楚為什麼,很大的一個原因可能是這個應聘者可能是某個大客戶的親戚,來面試前,客戶打了招呼,領導為了給大客戶面子,從公司的利益角度出發,所以還是決定要留下他。

所以,領導的做法,肯定是有他的原因,並不是領導所有的想法都需要告訴你。

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有理有據

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與我們的領導有不同的想法;不管我們自身的想法是否成熟,但是我們都要敢於表達出來,在會議上、在私下裡,我們要將我們的想法,擔憂說出來,但是我們要做到有理有據,別一味的只是說這個事情不合適,我們必須要針對這個事情想的很清楚,表達時有理有據,將這個事情說清楚。可能最終領導並沒有採納我們的觀點和想法,但是我們的建議也會是領導做決策的一個參考點,再換句話說,你適當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領導也知道你是個有想法的人。

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表明自己對原則的堅持,這種堅持並不是胡亂堅持,而是有理有據的堅持。

最終按照領導的想法去做,做好執行者

在公司裡面,針對一件事情大家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是最終必須要有一個拍板做決定的人,那這個人就是你的領導,在大家都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他最終做的決定,就是團隊的決定,團隊的成員必須毫無保留的按照既定的目標去執行,去幫助領導去實現目標。馬雲說,如果阿里巴巴的新員工一進來就跟他說各種意見和想法,那他一定會開除這個人,但是待了三年,再跟他說各種想法,他一定洗耳恭聽。這句話就說明了,進入職場,最初一定要做好執行者的重要性。

在職場,做好執行者,才是我們上升的第一步。

綜上,我覺得,如果你和領導的意見產生分歧,或者你認為事情不符合規範,你最終還是得要聽領導的,扮演你的執行者角色。但是,在領導決策之前,你有權利、有責任將你的想法有理有據的表達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