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飯,彩虹電器募資產能消化存質疑

近期,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彩虹電器”)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處於首次反饋意見階段,有投資者對發行人募資項目新增產能的消化有所質疑。

根據招股書,彩虹電器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30萬股,擬募集資金4.16億元,其中3.21億元將全部用於“柔性電熱產品產業化項目”,項目建設完成後,公司將形成年產電熱毯200萬床、電熱暖手器400萬隻的生產能力。

募投項目必要性受質疑

“雖說彩虹電器是電熱毯龍頭,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地暖等取暖設施已逐漸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有一定風險的電熱毯的消費者理論上應該增加有限,它也算不上消費升級的產品吧。”王姓投資者這樣認為。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國內的電熱毯銷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由2012年4600萬床的銷量降到2015年全國的2600萬多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我國取得電熱毯產品生產許可證廠家有200餘家,年生產量可達5000萬床。2016年,彩虹電器電熱毯產量為540.73萬床,約佔全國年產量的10.81%。

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彩虹電器的主要產品分為兩大塊:家用柔性取暖器具和家用衛生殺蟲用品,其中柔性取暖器具又以電熱毯為主、以在冬天較為寒冷潮溼又沒有集中供暖的西南地區更有人氣:2016年至2018年,電熱毯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41.52%、41.36%、47.77%,該品種佔據其營收的半壁江山。2016年,公司西南地區銷售佔比為58.91%;2018年,公司在西南地區的銷售收入為5.4億元,佔比53.53%,逐年下降。

而彩虹電器招股書中提示“氣候變化導致業績下滑的風險”。公司表示,在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下,2016年至2017年,其家用柔性取暖器具銷售額的增長率為3%。在2017年10月,全球氣候出現了拉尼娜現象後,冬季氣溫下降,於是家用柔性取暖器具的銷售額又增長了40%。可見在電熱毯作為主打產品的前提下,說彩虹電器是靠天吃飯也不為過。

資料顯示,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表示,2019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019年,全國平均氣溫10.34℃,比常年同期(9.55℃)偏高0.79℃。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的科學報告,接下來幾個月或更長時間裡,全世界(包括中國)很多地區的氣溫都可能會比平均水平要高。

證監會關注業績增長合理性

證監會給彩虹電器及相關機構的反饋意見涉及規範性、信息披露及財務會計資料三方面,共48個問題。

反饋意見顯示,彩虹電器2016年、2017年原始報表、申報報表差異調整較多。證監會要求說明原始報表與申報報表的差異產生原因、計算過程、差錯更正時間,相關調整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以及報告期內發行人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範。

2016年-2018年,彩虹電器向前5名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4984.83萬元、14822.08萬元和19280.44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36%、17.80%和19.07%。證監會要求說明2018年發行人向前5名客戶銷售額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增加銷售的情形等;客戶及其關聯方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係、同業競爭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

此外,彩虹電器在招股說明書中“生產模式”中用一句話提及了外協加工:“公司委託廣漢市三星電熱器材廠等10餘家廠商按照彩虹電器提供的原料和技術要求加工部分原材料”,因此證監會在《首發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詳細披露外協加工的主要工序、是否為核心工序等;披露報告期外協加工金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外協廠商與發行人是否存在關聯關係等。

就此,大眾證券報記者致函彩虹電器,但截至截稿時未收到有關回復。記者 蔡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