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推進落實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隊伍“職業化”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我市印發《武漢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下稱《辦法》),4月3日,記者採訪我市多名社區工作者,他們紛紛表示,《辦法》為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職業化”指明方向,為基層社會治理鼓舞幹勁、增強動力。

建立老中青結合人才梯隊 服務群眾底氣足

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黨委書記董守芝告訴 記者,4月2日晚,社區“兩委”成員認真學習了《辦法》,並於次日上午對社區工作者進行宣講,大家都覺得,《辦法》是對社區工作者付出與努力的充分認可。

學習了《辦法》,漢陽區江堤街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胡明榮說,《辦法》有助於建立人才梯隊,實現老中青結合。

洪山區獅子山街湖工社區黨總支書記袁宏志說,社區工作者是黨和政府與群眾溝通聯繫的橋樑和紐帶,《辦法》將社區工作者的重要性、對社區工作者的關心關愛提升到新高度。“《辦法》讓我們在基層戰鬥的底氣更足了。”武昌區南湖街中央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淑靜說。

設專幹崗位、建四崗18級 專業人做專業事

洪山區洪山街保利心語西區社區黨總支書記李人傑說,《辦法》最大亮點是建立四崗18級的等級序列,“形成完善的職業發展體系,讓每一位社區工作者都有更明確的職業規劃和目標。”

建立四崗18級,也讓張淑靜覺得“給力”。“將提升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辦法》明確,對錶現優秀、退休後還繼續任職的社區書記給足待遇,讓65歲的張淑靜感覺暖心,“‘超期續任’緣於群眾和組織的信任,依法關愛,鼓舞和保護了我們帶隊伍當表率的社區情懷。”

帶領社區一班人推動網格化改革,董守芝感悟: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全科網格員”們能力全面、驍勇善戰。《辦法》首次設置社區幹事崗位,她非常贊同,“社區幹事就是‘全科網格員’,變‘專科醫生’為‘全科醫生’,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胡明榮也為設置社區幹事崗位點贊,“專業人做專業事,真正實現服務居民一‘網’打盡、一‘籃’拎光、一‘鍵’按通、一‘點’可評。”

袁宏志說,《辦法》主張“晉升與考核機制掛鉤”,進一步推動社區工作者主動工作、積極作為。

培訓“量體裁衣” 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

《辦法》主張建立分層負責各有側重的培訓機制,不少社區工作者說,能有效提高隊伍能力與水平。

李人傑說,作為黨的基層戰鬥堡壘,社區工作者隊伍要加強黨性修養相關培訓,堅定理想信念,同時,還應加強法律知識、心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滿足群眾多樣需求。

“好比量體裁衣,‘分層負責各有側重’科學又實際。”袁宏志說,社區工作人員崗位要求各不相同,“一刀切”培訓不可取,“只有真正急你所需、助你成長,才能形成推動進步、向上的動力。”

董守芝說,需求不同,“各有側重”很重要。社區“兩委”成員應加大黨建引領、團隊組織等方面培訓,社區幹事的培訓應涉及政治意識、團隊協作、政務辦理流程等方面。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通訊員宋波 肖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