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從商朝到現在至少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漸漸有了今天的樣子,道教主要供奉“三清”道家奉行濟世救貧,閒雲野鶴,追求得道成仙,長生不老,歷史上的很多名人都有道家的背景,比如戰國時期的鬼谷子就是在山中修行的道士,後來得到成仙,他坐下的弟子也各個不同凡響,“孫臏”“龐涓”“蘇秦”等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然而時至今日道教卻慢慢的衰落,除了像龍虎山,茅山,青城山,等幾個大的道教發源地,全國各地的道觀比起佛教的廟宇來說真是少得可憐,正如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道”的運行是一個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規律,道教在當今社會逐漸走向衰落,那麼為何會如此呢?小編總結了一下幾點原因僅供參考。

第一點:統治者的支持,一個宗教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有上層統治階級的支持。元朝統治者尊寵和扶植全真道和正一道,其它的道教宗派只能紛紛融合進入這兩大派別。清朝統治者滿族本來是信仰薩滿教,後來為加強與蒙、藏的聯繫,又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對道教採取的是打壓的態勢。

在乾隆朝的時候,便已經嚴禁天師府真人派法員到各省傳教、授籙。一經發現,將進行嚴厲的懲罰。到了清道光元年,皇帝直接敇令不允許道教領袖張天師進京朝覲,徹底斷絕了清朝統治者與道教的直接聯繫。從此,龍虎山天師府便只能管轄龍虎山的正一道,喪失了全國道教領袖的地位,道教的發展也日趨低落。

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第二點:西方文化和先進思想的影響。這裡解釋一下,道教講究無為,而先進的思想和事物讓人更向往。例如:

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起義,給儒釋道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特別是釋、道兩家遭受的打擊更大。

“五四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無差別的攻擊,道教遭受了無妄之災。積貧積弱的狀況讓五四時的仁人志士們心急如焚,找尋各種可以救國強國的辦法。連廢除漢字這種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意見都提出來了,可見在當時的情勢下,要推翻中國傳統文化,也只能採取極端的手段。

第三點:道教內部的不斷分化。無論是正一道還是全真道,都衍生出許多小的支派,據記載其數目多達八十多個。分化的結果,不是促進了道教的發展,而是使得教團組織日益分散。能夠產生的社會作用也越來越小,影響到道教整體實力的發展。因此,道教的地位也逐漸地降低。

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而有的一些人的想法認為道教的神仙太多了,讓人出現“選擇恐懼症”,到底應該信奉那些神仙,這種說法把。小編想說,你是不是扯遠了?

其實這是對道教的理解不深,道教的神仙大多都是濟世度人,這也是“道”的衍化。《道德經》有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神仙則是道的化身。所以無論信仰哪位神仙,都離不開“道”的本源,歸根到底還是在信仰大道。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還與道教的修行的外在因素有關。道教修行需要有“法財侶地”四個因素,“財”即是修道過程中需要的財力和物力支持;“侶”指的是在修行過程中志同道合的道友,也可以稱為道侶;“地”指的是修行之所。這四個因素最重要的是“法”,即修行之法,修道三千六百旁門,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從。

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要想得到修行之法實屬不易,一般都是師父傳授給徒弟,正所謂“道不傳非人,法不傳六耳”,師父一般不會輕易傳法。鍾離權祖師在對呂洞賓傳法之前,進行了多次的考驗,呂洞賓成仙之後問鍾離權:“師父計年一千一百歲有零,度得幾人? ”鍾離權曰:“只度得你一人。”

道教南宗五祖之張伯端就是因為輕易的三傳非人而三遭禍患,所以不敢再隨便傳法給石泰,後又觀石泰品行俱佳,才將丹法傳授於他。很多人學道由於品行、資質等方面不佳,他們的師父不願傳授道法,致使入道很多年還在道門徘徊,這樣就使得道法只傳授與部分品行俱佳之人,造成了道教的衰落。

其實道教在當今社會為何顯得衰落還有其他因素,如一些不良媒體對道士形象的醜化,還有一些打著道教旗號的人招搖撞騙,給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但是不管世界如何改變,道教的勸人向善、濟世度人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道家思想: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什麼道家衰落?原因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