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原來墓山真有泉水流出

張良墓,坐落在沂源縣張家坡鎮下河疃村東。又叫張良墓山,海拔662米,面積約4.5平方公里,山頂多植馬尾松,間或刺槐。傳說西漢張良死後葬在此山而得名。該山位於張家坡鎮駐地北6公里處的邵家峪村正東,銅陵關東南,是張家坡鎮與臨朐縣九山鎮的界山。

山南面有飲馬溝,傳為相國飲馬之處;東南有南槽子,餵馬所在。北端有著名的張良泉,泉眼以碾盤覆,水自石窟流出。民間傳說:若不蓋,海眼之水可淹沒附近村莊。墓山上不見一棵荊樹,傳說荊樹是打開張良墳的鑰匙。又一說是一旦打開,蓋住的海眼會爆發洪水,也是民間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的由來。

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原來墓山真有泉水流出

張良墓遠眺

據清道光七年版《沂水縣誌》載:“文山東北為張良墓山,縣西北百十里,即毫山東麓,銅陵關在焉。”

張良山上有清泉,泉因山而得名為張良泉。據清《沂水縣誌》記載:“ 張良泉,縣西北百三十五里,出西谷崖半山中,有大石東探,泉經其上,傾注於沂。

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原來墓山真有泉水流出

源自張良墓的溪水

盛夏瀑布若銀瓶倒瀉,聲震山谷,其或時至涓滴,則一線掛於萬仞,若釣者之垂綸。”西谷崖,指的就是張良山西面靠近邵家峪村的懸崖。沂,此處指沂水,即沂河。

張良泉不僅在本地很出名,在銅陵關以北的臨朐縣一帶也是影響很大。原先泉邊建有廟宇一座,叫張良廟。內有張良塑像一尊,廟兩邊題寫對聯:“昔為漢室開國師,今降甘露為庶民。”橫批是“造福於民”。

以前,由於不興修水利,每逢旱災來臨時,百姓們就寄託於張良泉,成群結隊的來到張良泉祈雨。為表心誠,祈雨甚為講究,必須先抽籤,再挑選好日子,先吃三天齋飯,然後再去搬張良神像。搬時,必須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並帶上整雞、整魚和整豬等供品,紙香也不能少。到張良廟祭祀後,將張良的塑像和牌位小心翼翼地放在轎中,然後取上一瓢張良泉裡的清水一併抬回祈雨的村子。待雨過天晴之後,再把張良的塑像和牌位送回廟裡,並隆重地舉行謝雨儀式。

傳說,有一次臨朐人來祈雨,抽籤時,簽上寫的是“過關有雨”。關,指的是銅陵關,即臨朐與沂源交界處的山隘口。神像過關後還真的下起了大雨。祈雨的人群扔下轎子,找地方去避雨。其結果,張良的泥塑神像被雨淋壞了。雨停,人們再去晃籤,簽上寫的則是“心不誠”。

早年建修的張良古廟已經了無蹤跡。1995年4月,邵家峪村百姓在原廟址以南,緊靠張良泉的平地上新建了一座用空心磚壘砌的簡陋的張良廟,並立一碑,碑上寫著“張良之位”四個大字。

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原來墓山真有泉水流出

新建張良廟前的張良泉,在張良山的西北山體上,還是原生態。泉的直徑不到1米,深約70公分。陽春三月,水面平靜。泉底水眼,細砂湧動。清澈的泉水從泉沿低凹處潺潺流出,彎彎曲曲,順山勢而下,形成小溪。溪邊綻出青草小樹,兩邊怪石交錯。小溪經過邵家峪村中的溝壑,向西注入銅陵湖下游的紅水河。溪長蜿蜒,約6裡許。

傳說“挖了張良墳衝了山東人”,原來墓山真有泉水流出

張良墓下的小水庫

清《沂水縣誌》上記載的張良泉,是為盛夏季節的景色。從其描述上來判斷,應該是邵家峪水庫上游的那眼澇泉。澇泉水也是順山勢而下,進入邵家峪水庫,是該水庫的主要補給源。水庫洩洪時,泉水在邵家峪村東南與張良泉小溪相匯進入紅水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