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真的可以被刪除了!這杯“忘情水”該不該幹?

2020年3月18日,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伊鳴研究員和萬有教授團隊在 《科學》雜誌Science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論文。【題目為Development of a CRISPR-SaCas9 system for projection- and function-specific gene editing in the rat brain(用於大鼠腦中投射和功能特異性基因編輯的CRISPR-SaCas9系統的開發)】。

他們基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用CRISPR-SaCas9系統,在實驗大鼠的腦中實現了特定記憶的精準刪除。

他們對比兩個不同的實驗箱,誘發老鼠對箱子的恐懼記憶,通過對特定印記細胞群的基因編輯精確刪掉實驗鼠對其中一個箱子的記憶,而對另外一個箱子的記憶完好保留。

記憶真的可以被刪除了!這杯“忘情水”該不該幹?


其實,記憶刪除的實驗,很早就有了。

2011 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人類應激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一種藥物,幫助患者降低對負面情節的記憶。

2013 年,荷蘭奈梅亨大學神經學家馬萊恩.克勒斯,用電擊療法,幫助 39 名患者忘掉了一些特定的痛苦記憶。

和此次實驗最相似的是,2012 年至 2014 年,麻省理工大學劉旭和他的團隊先後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了他們操控記憶的三步曲——標記特定記憶、激活以往記憶以及移植虛假記憶。

那這項研究成果到底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呢?

記憶對學習至關重要,但是難以消除的負面記憶會讓人產生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之類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的症狀。

當記憶可以被基因標記並刪除,就意味著,一些心理疾病,如果在看過心理醫生仍然沒有效果的時候,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根除。

就像這次的論文發表者伊鳴老師說的:“慢性痛、藥物成癮、慢性應激等疾病,本質上都是患者在經歷了疼痛、毒品帶來的感覺或壓力後,產生了難以清除的、長時間存在的“病理性記憶”。”

而基因刪除記憶,也許會在這個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2. 減少犯罪

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指出,人的早期經歷往往詮釋一些隱匿的犯罪心理問題。如果兒童時期遭遇重大痛苦,可能會引發未來的犯罪。

雖然這個理論還值得推敲,不過不可否認,兒時經歷對一個人性格和行為塑造的影響。

所以,如果真有一種科技,可以把人們兒時的痛苦記憶消除,也許可以真正從潛意識動機根源減少犯罪。

3. 創造無畏的超人?

如果,恐懼,悲傷,憤怒,羞辱,內疚這些情緒產生的負面記憶,都可以消除,那人類是不是會變成一種“膽大包天”的超人?

“寵辱不驚,去留隨意”的情感境界,也許很快就會到來。

有時候想想,真的還是有點恐怖的。

現在,人的情緒可以通過藥物控制,基因可以修改,記憶也可以刪除了。

如果這些東西都都可以被人為改變的話,那我們還是我們嗎?

或者,我們真的就像美劇《西部世界》裡高仿真遊戲的NPC一樣,只是運作這個世界的一個部件嗎?

想想真是不寒而慄。

萬事求全何所樂——這句《紅樓夢》裡,我很喜歡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也許,人生不完美一點,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