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真的可以被删除了!这杯“忘情水”该不该干?

2020年3月18日,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伊鸣研究员和万有教授团队在 《科学》杂志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Development of a CRISPR-SaCas9 system for projection- and function-specific gene editing in the rat brain(用于大鼠脑中投射和功能特异性基因编辑的CRISPR-SaCas9系统的开发)】。

他们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CRISPR-SaCas9系统,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了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

他们对比两个不同的实验箱,诱发老鼠对箱子的恐惧记忆,通过对特定印记细胞群的基因编辑精确删掉实验鼠对其中一个箱子的记忆,而对另外一个箱子的记忆完好保留。

记忆真的可以被删除了!这杯“忘情水”该不该干?


其实,记忆删除的实验,很早就有了。

2011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人类应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种药物,帮助患者降低对负面情节的记忆。

2013 年,荷兰奈梅亨大学神经学家马莱恩.克勒斯,用电击疗法,帮助 39 名患者忘掉了一些特定的痛苦记忆。

和此次实验最相似的是,2012 年至 2014 年,麻省理工大学刘旭和他的团队先后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他们操控记忆的三步曲——标记特定记忆、激活以往记忆以及移植虚假记忆。

那这项研究成果到底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记忆对学习至关重要,但是难以消除的负面记忆会让人产生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之类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症状。

当记忆可以被基因标记并删除,就意味着,一些心理疾病,如果在看过心理医生仍然没有效果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根除。

就像这次的论文发表者伊鸣老师说的:“慢性痛、药物成瘾、慢性应激等疾病,本质上都是患者在经历了疼痛、毒品带来的感觉或压力后,产生了难以清除的、长时间存在的“病理性记忆”。”

而基因删除记忆,也许会在这个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减少犯罪

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人的早期经历往往诠释一些隐匿的犯罪心理问题。如果儿童时期遭遇重大痛苦,可能会引发未来的犯罪。

虽然这个理论还值得推敲,不过不可否认,儿时经历对一个人性格和行为塑造的影响。

所以,如果真有一种科技,可以把人们儿时的痛苦记忆消除,也许可以真正从潜意识动机根源减少犯罪。

3. 创造无畏的超人?

如果,恐惧,悲伤,愤怒,羞辱,内疚这些情绪产生的负面记忆,都可以消除,那人类是不是会变成一种“胆大包天”的超人?

“宠辱不惊,去留随意”的情感境界,也许很快就会到来。

有时候想想,真的还是有点恐怖的。

现在,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基因可以修改,记忆也可以删除了。

如果这些东西都都可以被人为改变的话,那我们还是我们吗?

或者,我们真的就像美剧《西部世界》里高仿真游戏的NPC一样,只是运作这个世界的一个部件吗?

想想真是不寒而栗。

万事求全何所乐——这句《红楼梦》里,我很喜欢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也许,人生不完美一点,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