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耕田時,什麼時候施肥好?

常德農村小趙


1、葉菜類:葉菜類主要有白菜、青菜、菠菜、莧菜等。葉菜類追肥以氮肥為主,但生長盛期在施用氮肥的同時,還需增施磷、鉀肥。如栽培大白菜,開始進入蓮座期和包心前的兩次施肥是豐產的關鍵。若全生育期氮肥供應不足,則植株矮小,組織粗硬,春季栽培的葉菜還易早期抽薹;若結球類葉菜後期磷、鉀肥不足,往往不易結球。

2、果菜類:果菜類包括瓜類、茄果類和豆類,食用部分都是生殖器官。一般幼苗需氮肥量較多,但過多施用氮肥易引起徒長,反而延長開花結果,導致落花落果;進人生殖生長期,需磷肥量劇增,需氮肥量略減,因此要增施磷、鉀肥,節制氮肥用量。黃瓜坐瓜後,應重施肥,每結一批瓜需補充一次肥水。

3、根菜類:根菜類主要有蘿蔔、胡蘿蔔等,食用部分是肉質根。根菜類生長前期要多施氮肥,促使形成肥大的綠葉;生長中後期(肉質根生長期)要多施鉀肥,適當控制氮肥用量,促進葉的同化物質運輸到根中,以便形成強大的肉質根。如果在根菜生長後期氮肥過多而鉀肥不足,易使地上部分徒長,根莖細小,產量下降,品質變劣。

設施栽培的蔬菜宜多施用有機肥。因為大棚等保護地蔬菜,比露地蔬菜單位面積施肥量大得多,且因無雨水淋失,致使剩餘的肥料大部分殘留於土壤中,使土壤溶液養分濃度過高,妨礙根系吸收養分,所以在保護地栽培蔬菜,應充分考慮前茬肥料的後效,多施有機肥,適當少施化肥,避免因鹽類積聚而使後茬蔬菜受害。


北京拍客


關於您的問題,我做了個總結,希望能幫助到你。

種糧食的順序為:耕田、播種、施肥、插秧、除草、收割、打穀。但不同的糧食種植的順序稍有區別如種小麥:耕地、播種、施肥、鋤草、採收等。種玉米:整地、選種、播種、合理密植、補苗、定苗、除草、施肥、採收等。

種糧食的順序排列

糧食的種植順序一般為:耕田、播種、施肥、插秧、除草、收割、打穀,但是不同的糧食作物某些環節會有些許差別,比如豆類與小麥的順序大致為:耕耘、播種、施肥、收割。而水稻、玉米及高粱的順序大致為:耕耘、播種、施肥、插秧、施肥、收割。

整地

1、整地:一般玉米田地採用淺翻深松和平翻深松整地,淺翻在13cm左右,平翻在18cm左右,深松深度在30cm左右。

2、要求在地勢平整和排水良好的地段,翻後要立刻進行耙地,耙深在15cm以上。

3、秋起進行壟底深松和施肥,深松32cm左右,施肥深度15cm以上。

選種

選擇優質的種子,必須從正規場所進行選購,要查看品種簡介,方便檢測種子質量,提高發芽率。種子處理儘量用包衣種子,如果種子沒有包衣的,播種前要進行篩選,篩選後曬1-2天,從而提高種子發芽率。

準備播種

在土壤耕層內地溫穩定在7-8度時,就可以進行玉米播種了,最佳播種時期在5月1日-5月10日,可視墒情及春季氣溫情況確定播種,播種深度以3-5cm為宜,墒情差時深度以5cm左右為宜,墒情好時氣溫較低可進行淺播,深度適宜在3-4cm。可採用氣吸式精播機,播種與施肥能同時完成,一般種子和肥料間距要保持在側5cm深3cm為宜。

合理密度

合理的密度能使光照均勻,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玉米種植是在田間的,可根據品種特性和自然條件確定適宜的行株距,一般採用寬行0.7-0.8米,窄行0.4-0.5米的寬窄進行種植,也可採用0.6-0.7米等行距種植,株距在0.25-0.3米,每667m2定苗密度為4000-4500株,合理控制肥地宜密,還有瘦地宜稀的方式種植。

後期管理

補苗:在放苗時有發現缺苗斷壟的,要及時催芽補種和緩後移苗補種,也可在相鄰處留雙株苗,補種時需要提前3天進行浸種催芽,在補種後的4天左右,要查看補種苗的出苗情況,在出苗後施適量的速效肥促進生長,補種要在幼苗2-3葉期,期間可結合田間定苗補種,可選擇生長旺盛的幼苗移栽,在緩苗期之後進行適當的追肥。

定苗:在幼苗3-4葉期時,可視田間幼苗的生長情況確定適宜定苗時間,生長旺盛的苗田要適當早定苗,而苗勢較弱的可適當晚間苗,在定苗時需要保證每穴選留株壯苗,清除掉弱苗。春季的溫度和土壤的水肥較好,有利於幼苗的生長,也會導致雜草重生,因此不利於玉米的生長髮育,需要隨時檢查有雜草的要及時清除。

合理施肥

玉米生長需要施足底肥,重施穗肥、早施苗肥、補施粒肥等,一般底肥每畝施水糞20-25擔,也可選擇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左右,在追肥時可溝條施和暗施。

在留苗密度大於4500株每畝時,在可見葉6-9葉時,期間噴化控劑金得樂與玉黃金等,可縮短底部節間的長度,能促進根系生長,使根系更強壯,避免玉米發生倒伏的情況。

採收

在玉米後期籽粒水分降至28-30%時就可以進行採收。

採收方式:可採用人工下棒、脫粒機脫粒、機械下棒、脫粒機脫粒、秸杆粉碎還田等,或上凍後使用康拜因直接脫粒,後期秸杆粉碎還田。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哦!喜歡的點個贊 謝謝


謝子非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家在北方地區,我結合我們當地實際情況來回答你的問題。我們當地主要是利用黃河提灌溉水,由於北方解凍較遲,每年立春後二十多天開始耕地,耕地之後,三五天就開始播種。我們這裡主要播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蔬菜經濟作物有洋蔥、西紅柿和土豆。

種植糧食作物施肥時間和標準:

小麥玉米地,上一年秋收後就要耕犁一遍,然後冬天澆灌冬水。立冬後大地冰封,一些害蟲和病菌都被凍死了,有些人在秋收後耕地的時候就會上家肥和磷肥。這次施肥量較少。

春天大地解凍後耕地,也是一次平整土地,溝溝坎坎這次就要平整好,還要施肥,這是今年的底肥,必須要施厚肥。小麥玉米地裡主要是尿素和碳胺。

仲夏時節,這時候小麥正好是拔節,灌麵漿的時候,最缺水和肥料。這個時候就會在白行里拉開一個小溝渠,撒上肥料,當天就要澆灌水,肥料就會溶解。

種植蔬菜經濟作物對肥料要求較高。

首先上年的耕地施肥就要厚,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鉀肥。還要打一層農藥,然後灌上冬水,到了春天解凍後,就要春耕,現在春耕就要施肥,這次施肥主要是底肥,以尿素為主。

蔬菜到了抽節的時候,這時候不但要上根肥還要噴灑葉肥,西紅柿和洋蔥每隔二十天就要施一次肥,施肥量不能太低,因為農民有句俗話"前輕中重後適中",所以中間一段時間施肥要及時。

洋蔥和土豆生長週期短,施肥兩次就可以,西紅柿生長週期長,必須要有四次施肥,每次施肥要單株單施,用專門的施肥槍,施肥後必須澆水。

這是我根據我們當地的實際情況談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歡迎討論!


走進藏東


老話說:三追不如一底,還是上足了底肥好!苗子打小就粗壯,抗病。


菏澤牡丹蘆之鄉


施肥一般情況下會在耕地之前施肥,撒在地面,撒完化肥後開始耕地,這樣耕地後化肥留於土壤下,有利於保證化肥不過多流失,同時在播種後,農作物生根發芽更有利於對化肥養料的吸收,促進農作物更好的生長。


帶你走進香菇種植


你好,很高興看到你的提問。

現在講究生態養殖,生態種植,不建議施化學肥

可以用農家肥,主要注意養地通俗說就是肥田

比如牛糞就是上好的肥田養料

耕完田就可以弄上去

希望能幫到你[祈禱]


渝鄉生活


農村耕田時什麼時候施肥好?所有的農作物都可以打底肥和施麵肥,但水田種植水稻要想產量高收成好,最好是在農耕時就撒下肥料,做底肥最好是豬糞牛糞等農家肥,儘量少用化肥少打藥。


餘鋼大叔愛好多


有機肥


李愛斌一帆風順


農家肥要在插秧前一個月左右,因為農家肥腐熟需要一段時間。插秧前一兩天用複合肥打底。插秧後一個星期灑尿素催綠。抽秧時再灑一次複合肥,如果秧苗泛黃適當加點尿素,此後不能再施肥,以免收割時草多粒少。因地域不同施肥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腳踏兩艘鞋


農村耕田時什麼時候施肥為宜?應該視作物的種類,小麥應該在播種前耕地時施足底肥,如果是玉米,應該在玉米六片葉時施肥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